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行《筹海图编》共十三卷.它的编撰过程以郑若曾入胡宗宪幕府为界分为两个阶段.郑若曾在未入幕府之前已经完成了《筹海图编》前七卷部分内容的编撰,而前七卷的大部分内容及后六卷完成于胡宗宪幕府之中.在《筹海图编》第二阶段的编撰中,虽然郑若曾仍然担任着资料收集和执笔撰写等主要编撰工作,但幕府主人胡宗宪在这一阶段编撰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不仅组织其幕府成员共同辅翼郑若曾完成《筹海图编》的编撰,并最终促成了此书最终的出版刊行,而且还为《筹海图编》后期编撰特别是《筹海图编》的后六卷内容的编撰贡献了自己的思路.因此,在不否认郑若曾为《筹海图编》主要编撰者的前提下,胡宗宪的编撰功绩不应该被埋没,同时“胡宗宪辑议”这种署名方式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相似文献   

2.
论荀子的正名逻辑及其在中国逻辑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约元前298—元前238)名况,字卿,又叫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逻辑思想家。他一生主要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是“稷下先生”之一,后来成了他们的领袖。他曾做过楚国的兰陵令,晚年在兰陵著书,并死在兰陵。他的著作被保存在《荀子》一书中共三十二篇①,《正名》篇集中反映了他的正名逻辑理论,此外《修身》、《不苟》、《非相》、《非十二子》、《解蔽》等  相似文献   

3.
沈明臣出身于宁波栎社一大家望族。明嘉靖年间.明臣一度曾与徐渭同为兵部右侍郎胡宗宪募客。此后,他先则浪迹于吴、楚、闽、粤之间;后归故里,成为两上草野骚客之领袖。他作诗七千余首,既有慷慨铿锵之作,也有满目琳琅的小品,尤擅古体歌行;其寄慨抒怀之作曾脍炙人口,可称得上晚明浙东“独鸟鸣春”的布衣歌手,其门人屠隆,后辈文人钱谦益、朱彝尊、万斯同等人都曾在著述中对其多有褒奖。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是位多爱好奇、敦于友道的人。在他的平辈朋友中,任安是被他引为知己的重要人物。任安在益州刺史任内曾致书中书令司马迁,勉励他慎于接物,推贤进士;而当任安被武帝非罪下狱论死之际,司马迁不避嫌疑慷慨报书,慰藉即将长逝者的悲愤之魂,并且将自己的“本末未易明也”的千古奇冤和“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的受辱不死、著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学术界对杜甫的归宿问题说法不一,争执很大。论述有三:一、饫死来阳;二、落水而死;三、死于风疾。由于“溺水”说闹了个大笑话,过于荒唐无稽,后来不再被人所信,唯饫死耒阳和死于风疾仍被现今的杜甫研究家所坚持,争论难以统一。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其死于牛酒,并不是不可能。不过不是饫死,或饱饫死,而是由于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目前所能掌握到的资料,大致勾勒出胡宗宪一生活动的轮廓,论证了他在各个任职阶段的业绩。作者还从辨析海倭的性质人手,阐明胡宗宪积极领导沿海地区军民抗倭的功绩和意义。作者认为这位有功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人物长期以来蒙受不白之冤,今日应当是恢复其名誉的时候了。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功过是非,给予他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韩愈是唐穆家长庆四年(824)十二月二日死去的。关于他的死,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服金石药死去的,死于愚昧;另一种却极力否认,为之辩解,说是正常死亡。双方大张挞伐,争辩激烈,官司打了近千年,至今没有解决。韩愈曾高举“排斥佛老”的大旗,他是否服金石药而死,关系到他的言行是否统一、他的“排斥佛老”是否贯彻始终的问题;因此,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7,(1):24-24,49
爱德华·施纳夫顿勋爵是豪雷肖科庄园的主人,他拥有巨大的财产。据说他曾秘密立下遗嘱,把他亲密的伙伴——鹦鹉波莉恩列为他全部财产的继承人,这一天,人们却发现鹦鹉波莉恩死了,尸体被藏在客厅的花瓶里,是谁杀害了“继承人”鹦鹉波莉恩?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魏巍在他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曾一一列举了13位烈士的名字,李玉安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他没有死。当年在朝鲜松骨峰狙击战中,他身中两弹,昏倒在阵地上,后被朝鲜人民军一位司号员救送到一间民房中,随后借着黑夜又被背到山下医院将他救活。伤愈后,他  相似文献   

10.
常乃德曾提出"任何历史是相对的"史学理论,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历史的形成过程进行探讨.因他曾主张过历史是相对的,后来被归结为相对主义,这是把认识论上的论述当成本体论产生的误解.他确实主张过"历史相对论",从新发现的一篇文章我们可知其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1.
沈明臣的部分诗歌记载了他与幕主胡宗宪交往始末的具体活动和心路历程。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解读这些诗歌,可以补充考证二人在沈明臣入幕、随幕、离幕三个阶段的详细交集以及宾主关系的变迁。沈明臣在替胡宗宪平反伸冤时所表现出来的忠义执着,不仅是对故主知遇之恩的私人回报,还反映了东南倭乱所造成的时代伤痛以及布衣匹夫对当日朝政黑暗、国事不济的一腔忧愤。  相似文献   

12.
曹禺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1910年9月24日生于湖北省潜江县。曹禺出生不久,便阖家迁往天津。其父万德尊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民国初授陆军中将衔,退职后投资纺织公司,于1927年破产,气愤而死,由于生在这样“一个曾经阔绰过,后来又没落了的”封建官僚家庭里,使他得以了解  相似文献   

13.
嘉靖朝御倭战争的胜利,历来被归功于广大军民的奋战,以及戚继光等抗倭将领的努力,很少有人言及嘉靖皇帝在其中的作用.在御倭战争的发展过程中,嘉靖皇帝尽管出现不少决策失误,但他始终坚持军事打击的方针,以及注意发挥胡宗宪、戚继光等人的作用,这也是战争得以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沈括(公元一○三一——一○九五),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他曾积极参与王安石的变法活动,和当时大地主阶级保守派抗衡,虽然后来遭到保守派的打击和迫害,但始终不渝地坚持他的革新、进步的政治观点和立场。沈括参与变法活动的过程中,曾做过许多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生产发展的工作。他坚持抗战路线,反对妥协投降,曾出使契丹,和契丹贵族集团进行过面对面的斗争,击败了它们陈兵威胁的阴谋;并曾亲自率领军队,和骚扰破坏的西夏贵族集团作战。他主持过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主持过优良兵器的制造。在他从事这  相似文献   

15.
一部老版《西游记》使六小龄童一举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而他的真名章金莱却被人忘记了. 六小龄童出生在一个“猴王世家”.父亲六龄童有南派猴王之美誉.一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0世纪60年代搬上银幕,轰动一时.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小六龄童,比他大10岁.小六龄童曾是猴王的最佳传人.没想到的是,后来小六龄童被白血病无情地夺去了生命,时年17岁.  相似文献   

16.
819年,柳宗元逝世前曾遗书给刘禹锡:“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刘禹锡遵照他的嘱托,后来终于将其著述编辑成书,使我们今天得以看到《柳河东全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们的友谊是多么的深厚,与李、杜、元、白等之间的交往相比较,其关系之亲密无间,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唐代文学史上盛传的佳话。  相似文献   

17.
终身布衣、世居绵山脚下的宋廷魁是清代剧作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介山记》是一部出色的剧作。前人曾评论这部戏剧作品可与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的剧作相媲美。但不知为什么,这位剧作家后来不曾被人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家公司招收新职员的一道测试题——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碰上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好可怜的;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你的大恩人,你一直都想要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娶(嫁)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但你  相似文献   

19.
吉丁斯(F.H.Giddings)(1855—1931)。美国社会学家。出生在康涅狄格州舍曼市,其父系公理会教长。吉丁斯曾攻读工程学,但后来却成了一名记者。自1888年起,他在布拉恩·茂学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中期出现了许多善诗的典型山人,他们通过创作诗歌活动四方,赢得生存的资本,这给其他山人提供模习的路径。通过资料的爬梳,还原了沈明臣在嘉万之际的诗学活动,展现了其作为典型山人建立的过程。沈明臣是浙江宁波人,他壮年游胡宗宪幕,与徐渭在幕中结交、切磋诗艺,胡幕散后又与后期复古派进行诗文互动,并编刊了为胡宗宪讼冤的《孤愤集》,晚年主盟甬上文坛,成为诗坛耆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