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小康生活》2006,(4):7-7
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获悉,从今年起,农业部全面启动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将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充分发挥主产区和大型垦区作用,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亿斤,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到“十一五”期末,力争粮食平均亩产达到650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水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将着力提高五个能力:一是提高资源保障能力。200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目前水平;全面开展耕地地力建设,力争到2010年使2亿亩中低产田的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灌…  相似文献   

2.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到本世纪末,全国粮食要增产1000亿斤。河北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全国粮食增加1000亿斤,河北要承担100亿斤。即利用今后6年的时间,使全省粮食产世在1994年突破500亿斤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达到600亿斤水平。这样,年均需增加16.7亿斤,年均递增率应达3.0%左右。本文拟围绕这一问题,从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上作一研究、探讨,旨在科学回答各级党、政领导及社会公众所关注的这一“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中长期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ARMA模型、指数平滑、灰色预测和组合预测等方法,在预测人均粮食需求和粮食收益率的基础上,基于联合国人口司中等人口增速假设,预测了2015-2030年我国粮食供需趋势.结果表明:(1)我国粮食需求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减慢;小麦和大豆需求增速放慢,玉米需求增速加快,稻米需求增速稳定;(2)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将取代口粮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用途,玉米将取代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品种;(3)我国粮食产量预期上升,2015-2020年增产0.5亿吨较为乐观,2020-2030年增产1.1亿吨是个极大的挑战;(4)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可能造成一半以上的粮食缺口;小麦缺口基本能被稻米盈余所覆盖;通过贸易途径平抑国内饲料和工业用粮缺口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政策层面利好因素较多,农业与农村经济呈现出开局良好,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基本特点 (一)全年粮食生产形势好转 1,夏粮增产4.8%。据夏粮主产区实割实测和非主产区统计,2004年全国夏粮单产达到268公斤/亩,比上年提高18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夏粮总产量达到10104万吨(2021亿斤),比上年增加467万吨(93亿斤),增长4.8%,扭转了连续四年减产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六五”计划期间,我区粮食两年增产,三年减产。二者相抵,减产比增产多13亿斤.1985年的粮食产量还比1981年少5亿斤.粮食连续大幅度地减产对我区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日益显露.近几年来,我区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抓紧粮食生产,但收效不大,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粮食减产的被动局面。对于粮食减产的原因,人们各抒己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自然灾害的影响。二是近年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粮食种植面积缩减过大,而单产又没有提高.三是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6.
农业丰收之后应当注意哪些新问题●国家统计局邱晓华近两年,我国农业连续获得好收成。特别是粮食生产持续增产,1996年粮食总产量超过4800亿公斤,两年共增产粮食590多亿公斤。国家库存大幅度增加,到1997年1月末,国家收购粮食1000多亿公斤,比19...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2008年全国粮食分品种、分区域增产状况进行了研究,全国粮食增产区域特征为主要来源于主产省生产能力恢复与提升。固定面板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区域粮食增产影响因素按贡献率排序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成灾面积减少〉有效灌溉面积增加〉高产作物比例增加。分品种看,粮食产量区域结构变化特征为:水稻为东北增、华南减、长江流域“双改单”;小麦增产主要来自黄淮海地区;玉米增产省份较多,但主要来自华北和东北地区;豆类是东北北部增加,东北南部减少,西部地区略有增加;薯类则向西北转移。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国人能吃饱吗?陈锡康发展粮食生产面临的三大矛盾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经济将获得高速增长,预计2030年国民生产总量将等于1990年的19倍,人口数量将达到15.6亿,人均粮食需求量将达到930—1000斤,对粮食需求量将达到72500—780...  相似文献   

9.
加强粮食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是现阶段“三农”问题的两大核心问题,尤其在粮食主产区,增产又增收是一道难题,如何破解这道难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随后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如何构筑粮食主产区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并举的长效机制,是仍然值得研讨的重大课题。江西作为粮食主产区,粮食既是优势产业,更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粮食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  相似文献   

10.
一、粮食丰收不等于生产能力已经恢复 刚刚过去的2004年,全国粮食生产扼止住了持续五年大幅下滑的势头,出现了久违的面积、亩产、总产量"三增"的喜人局面,全年产量将达到9300亿斤以上,在创近14年来最低水平的2003年(8613亿斤)的基础上增长8%左右,超额实现了年初预定的9100亿斤的目标。使近年来耽心粮食安全的社会各方终于稍微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1.
《小康生活》2005,(3):4-4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努力实现今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农业部日前下发了《关于2005年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小康生活》2005,(6):4-4
今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共安排98.55亿元资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比去年增加了8亿元。今年农业综合开发将突出重点,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安排用于粮食主产区的资金达59.76亿元,投入规模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和拉动国内经济增长,从我国粮食产销和收储的实际情况及变化特点出发,适应加快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和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在1999年夏收之前建成500亿斤...  相似文献   

14.
近期,在国际粮价上涨和国内CPI高位运行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粮食价格出现了稳步上涨的态势。然而,在粮价上涨的同时,粮农并没有因此而增加粮食产量,反而出现了持续减产甚至土地抛荒的现象。本文对这一"悖论"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这一现象背后引发的政策失效问题做了反思。基于当前国内通胀恶化以及粮食增产乏力的现状,本文认为,需要着力解决粮食政策制定中出现的"隐患"、"死角"及"差距"问题,并逐步实现国家粮食政策的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以来,渭南市粮食作物产值呈负增长,播种面积不稳定,产量起伏波动;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基础条件薄弱,投入不足、政策到位差等;稳定粮食生产,必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教、提高粮食产量,制定合理的粮食政策,多渠道增加投资、优化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等,以最大限度提高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6.
依据安徽省的农户调查资料,采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农户模型,模拟研究粮食补贴政策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促进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促进效应,随着补贴标准、农产品价格以及土地经营规模的提高而明显增强;随着要素投入成本增加而明显下降,并且要素投入成本增加对粮食产量和家庭收入的负面影响超过粮食补贴政策的正面效应。建议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粮食补贴标准,改变粮食补贴政策操作模式,逐步建立与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生产要素价格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八年是我国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一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河南长葛与河北安国两县的农民也和全国农民一样,解放了思想,发揮了冲天的革命于勁,在向右傾保守思想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爭之后,58年也獲得了空前未有的大丰收。长葛县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亿另765万斤,平均亩产1584斤,比57年增长了4倍;安国县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832斤(按最后核实的原安国县28个乡产量計算),比大丰收的57年还增长2.9倍。在粮食大丰收中,不仅粮食的总产量成倍地增长了,而且还出現了許多高額丰产田和大面积丰产田的奇迹。长葛县单产小麦千斤以上的有2731亩,其中有58亩单产在2000斤以上,1亩单产达3000多斤;在安国县更出現了小麦单产5130斤的“巨型卫星”。这些事实,不仅彻底地粉粹了“小麦低产”的悲观論調,而且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启发了人們的思想,只要敢想、敢干,認真地貫彻各項农业增产措施,粮食就能獲得高产,所謂“生产  相似文献   

18.
质疑以粮为纲农业要提供食品而粮食不完全等同于食品农业经济学家刘振邦认为,应把传统农业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进为现代农业的饲料、粮食、经济作物的混合饲养型三元结构,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农业中的主导产业作用多收100亿斤,就叫卖粮难,少收100亿斤,又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供求变化不仅影响国内粮食安全,且与世界粮食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明显。考虑 未来人口、经济和资源状况的同时,有必要纳入一些新的情景以突显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 模拟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将刺激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而对中国玉米和豆类供求均衡的负面影响较大 ;全 球生物燃料发展将扩大全球粮食供求缺口,且世界粮食供求格局变动可能使中国未来国际粮源发生转变 ; 国内粮食补贴的提高对长期的粮食增产效应显著,但粮食供求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为实现中国粮食供求平 衡,应完善国内粮食市场机制,调整国内粮食供求结构 ;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灵活调节国内粮食余缺。  相似文献   

20.
《小康生活》2005,(4):8-8
近日,安徽省2005年粮食直接补贴方案获得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方案明确:2005年安徽省粮食直补资金总额将增加到8.65亿元,比2004年增加约1.8亿元。调整后全省平均补贴水平由原来的每亩11.13元提高到14.2元,亩均提高3.07元。最低补贴水平由每亩5元提高到1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