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京人之间的称呼,文雅当中透着谦和。大约都是围绕着家做文章——自己和对方都是圆心,画两个圆,交集部分是谈话内容。言及对方家人,不加“令”字不开口:“令尊”“令堂”“令嫒”“令郎”;提到自己家人,画一条水平线穿过自身,线以上焊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线以下接一个“舍”字:“舍弟”“舍妹”“舍侄”;辈分再低点,用个“小”字:“小儿”。  相似文献   

2.
“作”与“做”这两个字,人们对它并不陌生,但使用时常常拿不定主意。这是由于两字的使用还不规范所致。就连《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规范的解释。比如,《新华字典》在解释“作”与“做”时,都有“制造”之解,并没有区分出它们有什么差别。特别是在解释“作”时还明确注释为“同‘做’。”这就更使人无法理解使用哪个为对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作”与“做”当“写作”解时,注释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引用的范句不同,“作曲”等词用“作”,“做诗”、“做文章”用“做”。然而,曲和诗、文章都是脑力劳动的成果,既然“zuò曲”可写为“作曲”,那么“zuò诗”、  相似文献   

3.
画鼻子比赛     
2006年10月14日,我高兴地来到新闻记者班等待着老师为我们上课“。铃……”上课了!老师先领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画鼻子。比赛规则:老师先将同学们分成两个组,每组出四人,每轮1:1对抗,然后,老师拿一块厚布蒙住参赛同学的眼睛,让同学们原地转三圈,接着在黑板上画的人头上画鼻子。紧张的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是我对王晗。小组的人都在拼命地为我加油,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只听大家扯着嗓子不住地喊“:往上……往下……往左……往右……”紧张得我手直劲儿发抖,都不知道往哪儿画了。我心想干脆随便画一个算了。厚布拿下来一看,哈哈!我把鼻子画嘴…  相似文献   

4.
评《东方后现代》鲁原本世纪是一个寻求价值而又消解价值的时代。古典人道主义寻求大写的人,大写的人没有站立起来;现代主义寻求小写的人,小写的人又没站立起来;后现代主义干脆消解生存价值,人不过“活着”而已,这种消解又给人“无法承受之轻”。人还得追寻,这种追...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有”字连动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很有研究的必要。这里有三个包含“有”字的句子“他有权提出申诉”;“大家有事做”;“我有工作到宁波去”。本文认为,前两类都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不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都是“有”字形式,为什么说前两类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呢?或者说,“有”字连动词组的秘密在哪里呢?它们的秘密就在“有”字的宾语上。  相似文献   

6.
“饼”字在《康熙字典》中有两种写法:食部八画中有“饼”字,下面有注音也有解释;六画中有“饼”字,下面只注明“《正字通》俗饼字”,是作俗字(异体字)处理的。一九六四年三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的《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中“饣”部,将“饼”字简化为“饼”,取消了“饼”字。一九六四年十二月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印刷通用文字字形表》,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史上,言外之意很早就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追求、审美创作原则和标准而屡被论及。最早提及言外之意的恐怕是刘勰,他提倡“文外重旨”,主张“义生文外”,从而达到“余味曲包”的表达效果。在刘勰之后的历代诗话文论中,言外之意便被视为文艺创作中的自觉追求而常被提及。比如司空图称之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解之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皎然称之为“两重意”;苏轼也大力提倡言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其后的梅圣俞、王夫之、刘大魁、沈德潜等也对言外之意作了大同小异的阐说。值得注意的是,古人都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论析言外之意的。本文拟从语言学角度浅析言外之意的物质基础和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孔子可以令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特别是他在做人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今天我们要想做一个“大写的人”,应当好好地向孔子学习。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说过:“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诚然,把“画眼睛”理解为人物肖像描写的一种手法,这无疑是没有错误的。但鲁迅关于“画眼睛”艺术的意义远非如此。他强调要“画眼睛”,而反对“画头发”,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要严格区分本质与非本质、典型与非典型,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鲁迅提倡的“画眼睛”,就是指一种白描的艺术手法,即用最简练的笔墨刻划出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和主要精神特点。鲁迅以他的创作实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孝’字,那麽怎麽谈得上对事业、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尽责尽职?”这是重庆双桥区委书记王立民常讲的一句话。“孝”字刻在心尖上,他将“孝”字的内涵阐释得更生动,更完美,更感人——倾其家产为父亲治病,用心灵感悟父亲,用诗文怀想父亲,用工作告慰父亲……,孝为德之本,大德感动天地,他的孝道在巴山渝水间被广为传颂,感动、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  相似文献   

11.
在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以前,“象”和“像”本来是两个字,用法不同。此后,“像”被当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好像”“像……(一样)”等的“像”都被简化作“象”了;只有在两个意义可能混淆时才使用“像”字,如“肖像”“画像”等。在以后的30年中,可以说,“象”和“像”基本上不分了,都写作“象”。但是,1986年6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对个别字的调整有一个说明,其中“像”字又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而重新使用,“象”和“像”的使用又恢复了原来的分工。据此,在“好像”“像……  相似文献   

12.
黛玉与妙玉     
怡红院里有个“容长脸面,细挑身材,却十分俏丽甜净”的机伶丫环,她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本名“红玉”,因“玉”字犯了宝玉、黛玉的名,便改唤她做“小红”,可见这个“玉”字非同一般,并非人人都可以用它来作名字的。可是在大观园里除了小红的名字本有一个“玉”字外,却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中有“玉”字,成为全园中与宝、黛鼎足而三的以“玉”字命名的人,她就是妙玉。大家知道,曹雪芹给许多人物起的名字往往是含有用意的,特别是金陵十二钗可以说是个个不例外。本来通过小红的名字作者是有意告诉大家此“玉”字是不可随意使用的,在此情况下,作者偏偏还要让一个人也名叫“玉”,不仅“玉”之,还冠之以“妙”,它究竟“妙”在何处呢?这就值得点作一  相似文献   

13.
所谓“德”,讲的是道德和品行,也有心意、恩惠之意;而“得”指的是得到、拥有的意思。这“德”与“得”两字虽然同音,但对人的作用却往往大相径庭。古往今来,因“德”而永垂青史者不乏其人,因“得”而身败名裂者也是史不绝书。这两字还如影随形,在贪“得”之后,紧随的便是缺德。比如:得到了一个第三者的拥抱,便缺了为夫或为妻的德行;得到了一次不该得的礼品,便缺了做公仆的德操;得到了一笔贿赂,便缺了当权者的德政……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因而毁掉了自己的前程和性命的更是大有人在。古人说:“一个为官者,如果一旦缺失官…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里,既可以说“救人”、“救国”,又可以说“救火”、“救灾”。同是一个“救”字,意思却不一样。前两个“救”作“助”解,后两个“救”作“止”解。有些字典辞书和著作将现代汉语中的“救”一律释为“援助”或“帮助”,认为“救灾”是“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救火”是“把人和资财从火里救出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救灾”、“救火”这类词语是不是动宾结构?“救”的对象是人和物,还是灾或火?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从古代汉语说起。本文对“救”的词义作了一番历史的考查,认为“救”字从古到今都有“助”、“止”二义。二义怎样识别?主要看“救”的宾语指的是什么。如果指的是人或物,即为“助”义;如果指的是灾祸、时弊或过失等坏事,就是“止”义。二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救”字无论是作“助”解,还是作“止”解,都有“赴急之意”。“救”字与“纟求”、“纠”同源,这三个字音近义通,都有“急”义。  相似文献   

15.
提起英语中表“人”的后缀(suffix),一般都知道是-er;-or;-ist;-ian,尤其对-er-、or两个更为熟悉,认为在动词后面加上-er或-or,就是表“人”,至于这些后缀的译法,初学者都给它个“者”字了事,其实英语中可表“人”的后缀远远不只这几个,其译法也不能以一个“者”字了却。笔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英语中表示“人”的后缀英语中表示人的后缀常见的有:-an:接在国家名和地区名的专有名词后,表示某国或其他的人。例如:American(=people of America)Mexican(=people ofMexica)-ant/-ent:一般接在动词后,表示某一动作或行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按照汉语拼音的书写规范,“专名和姓氏的注音,第一个字母大写。”(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但有的中学课本对这点疏忽了。如《中国历史》第二册中“龟兹(qiuci秋词)”便是一例。按规定,这里的“q”应大写作“Q”,因为这是在给一个专名注音;若只是给其中一个字注者,如“龟(qiu秋)兹”,——那小写的“q”就没有错了。这种疏忽还表现在多处姓氏的注音,第一个字母未大写。未暇去查更多的例子和不合汉语书写规范的其它情况,但估计不会没有,因此有必要提说一下。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的鲁迅先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长句: 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了,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很巧妙地插 进电杆上写“武装保护苏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在上文所引的一段里又写出 “到××党去领卢布”字样来,那故意暗藏的两个×,是令人立刻可以悟出的“共产” 这两字,指示着凡主张“文学有阶级性”,得罪了梁光生的人,都是在做“拥护苏联”  相似文献   

18.
借条是出借人与借款人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凭证。根据司法实践,出具借条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双方应遵循平等互利、自愿协商、尊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采取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以及借贷内容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借据,都是得不到法律保护的。二是注意借条的外在质量。一些人在出具借据用纸时五花八门,有草纸、香烟纸,有的用铅笔等易褪色笔书写,时间一长,许多字看不清,解决纠纷时会带来不少麻烦。三是注意借款数额。涉及到借贷金额的一定要用大写,或者先用大写,再用小写数字进一步明确,小写数字前面最好加上货币符号如“$”等…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打kuǎ敌人”、“满州国终将kuǎ掉”以及“gǎo为抗日工作”、“gǎo通思想”这样的话,在口语中已经比较流行。“kuǎ”表示“倒塌”、“败”、“坏”等意思,“gǎo”则指“做”、“弄”等意思,是方言调。但是《康熙字典》中,包括1915年初版、1931年出版续编的《辞源》中,都没有适合这两个意思的字,因此,书写到这类语句时,就让人有些无所适从。当时夏衍在桂林主持宣传抗日的《救亡日报》,也时常遇到这两个字的麻烦。于是,他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仿照“胯、跨、姱”等形声字,创造了“垮”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里,“是”字的运用,极为广泛。可是有两个问题始终悬而未决。即“是”的词性问题和“是字句”的语法分析问题,这两个问题相互关联,而“是”字的词性问题是关键。围绕着“是”的词性问题,语法学界历来流行三种观点,或认为是动词,或认为是系词,或认为是两个词(动词和副词)。这三种观点都不正确。我认为出现在各种情况下的“是”都是一个词——副词。本文试图就此做些探讨,就正于专家和广大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