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在北京揭幕后,由上海市高等教育管理局、教育局、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上海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业于十一月十一日正式开幕。这个展览会反映了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在上海教育事业中所取得的光辉胜利,生动地表明了党的这一教育方针是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正确道路。展出内容表明,自今年二月开始贯彻这个方针之后,上海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校和师生的政治思想面貌已经起着巨大深刻的变化。根据今年一月以来统计,全市近40万大中学生分别在4,084个工厂、公社做了1,126.4万个劳动日;自办工厂、农场1,547个,创制和生产了工农业产品605种;自建炼钢炉1,836座,产钢472吨;工农业产品产价和其它收入达二亿六千多万元。在科学研究方面,贯彻群众路线,大搞尖端科学,试制成  相似文献   

2.
目前,普通中小学正在继续深入地开展教育革命,这是一个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群众性的运动.教育革命所接触到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但其核心问题,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正确地解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这里,只就普通中小学怎样解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四点意见.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什么是教育革命的核心问题首先必须看到,我们教育工作的方针任务和资产阶级教育的方针任务,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在阶级社会出现之前,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结合的.但在漫长的阶级社会里,教育却是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年来,本省各级学校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行教学改革,曾经做过一系列的工作,如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订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且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大家明确了一切教学改革都是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具体措施。然而这仅仅是改革的开始,因为这次教学改革是我国一次教育大革命,是推翻几千年教育脱离生产、理论脱离实际的腐朽教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一直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早在马克思以前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和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就进行过激烈的论战。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这个问题很重视并集中作过专门论述。生产劳动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是中外经济学家们热烈争论的一个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在六十年代初期到中期就开  相似文献   

5.
关于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问题,无论在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在区分两种劳动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怎样  相似文献   

6.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怎样贯彻这条方针,各学校都在探索,有些学校已经总结出一些经验,这里简单介绍我校的初步经验,以供参考和讨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者是统一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教育,必然反对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群众,必然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就必然存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和无产阶级教育思想两  相似文献   

7.
自从整风反右以来,广大师生已经认识到知识分子必须走红专道路;在学校中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过去政治教育中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的教学方法必须加以改变。在这一年当中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密切结合实际的政治教育的经验。这一改革并不局限于政治课。各种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都在进行着教学改革。联系实际是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使我们愈来愈认识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有极大的好处;必须改变过去学校中学生只有一些书本知识,缺乏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和技能的现象。现在学校里已经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许多学校办了工厂和农场,学生们也到校外的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去参加劳动。这样做了以后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农村人民公社中貫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則,是通过“劳动日”来实現的。对“劳动日”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我們对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經济內部人与人之間的經济关系的认識,对巩固与壮大农村人民公社,会有实际意义。在現阶段,我国的农村人民公社一般实行生产队、生产大队和公社的三級所有制,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因此,本文对“劳动日”的研究,只以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一个生产队的范围为限,至于从更大的范围来考察“劳动日”的問題,則留待下一步研究。一劳动目的經济职能社会主义的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必須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則来发展生  相似文献   

9.
两条路线的斗争资产阶级办学的方针是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为资产阶级服务;无产阶级的教育方针是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结合实际,为劳动人民服务。这是两条路线的斗争。西北俄专从一九五二年成立之初,就进行了劳动建校。一九五三年就正式提出了“发扬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建立热爱劳动的优良校风”。几年来,虽然遭到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各种阻碍反对,认为我们是“办农场,不是办高等学校、”“学校是政治训练班”。甚至右派分子诬蔑我校是“劳改所”“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的一生都给了人们以很大的影响。据我看来,似乎可以把他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大约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前。当时他也具有两面性,常说两面话,但主要的一面是以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去反对地主阶级顽固派,因而起了进步的作用;中期大约从1905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在这个比较具有过渡性的时期里,他的斗争的对象,已逐渐由地主阶级顽固派转变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因而开始趋向于中间、落后以至反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本色;后期大约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一直到逝世。这个时期他还有两面性,也说两面话,但地主阶级思想已经发展成为主要的一面。他在这时最喜欢搬出封建传统思想这个极其陈旧破烂的武器,以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和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为主要攻击对象,而资产阶级的“西方文明”也在他反对之列。这时期的梁启超已经做了“旧店新开”的孔家店的最大头子,无论在政治上思想上所起的作用都是极端反动的。梁启超一生的前、中、后三个时期,亦即他在政治上思想上表现为左、中、右的三个时期。如果单从梁启超的主导思想来划分时期的话,那么也可以把他的一生划分为两大时期:大约在1915年《新青年》出世、新文化运动与东西文化问题大争论开始以前为第一时期,从此以后则为第二时期。他从第一时期到第二时期,就是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倒退到地主阶级复古主义者,似乎也可以说是由资产阶级的尊孔倒退到地主阶级的尊孔。有些人硬要断定他为资产阶级的尊孔,未免误认他的后期为他的前期。这个问题的主要关键,在于他们坚持着“只是时代变了,而梁的思想本身一直不变”的论点。这一个论点在我是“期期以为不可”的!如果让我再说一句话,那便是梁启超入民国以后,在政治上思想上一直多是忠诚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服务的。最近,还有人认为梁启超给人们的影响,只限于其前期。我亦不敢同意此说,以为必须把他分别来看。梁启超在学术上的地位,正和他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地位相反:他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地位与作用,是后期不如前期;而他在学术上的地位,则前期不如后期。  相似文献   

11.
整风反右以后,我们学校大力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学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大革命和群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同学们自觉革命的要求普遍高涨,大多数同学都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各项政治运动和劳动的熔炉之中,做“火凤凰”,是他们共同的决心和愿望。但是近半年来,在右倾机会主义思潮的侵袭下,一些人原有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办学观点又死灰复燃,他们对教育大革命的伟大成就,由怀疑、动摇到抱着否定和不满的态度。某些原来比较坚定的同学,也有些动摇,对于还要不要坚持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也发生某些怀疑。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一个涉及到剩余价值起源和财富起源的重要理论问题,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研究了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关于生产劳动的见解,以后又在专门收集马克思手稿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中,从理论史的角度论述了这个问题.到了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对生产劳动的一般规定又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国内研究学习这部份理论为时已久,争鸣意见颇多,特别对如何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分析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众说纷纭,也都很有见解。我认为要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必须先弄清马克思关于这个理论的本来意义,从中汲取研究问题的正确出发点与研究方法,才能较好地理解当前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找出区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标准,才能使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对当前经济建设与改革有促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劳动哲学认为法律是物质生产劳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律不是像资产阶级法学家所说的那样是永恒理性的反映,是恒定不变的社会法则,法律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劳动发展变化与法律自身内在逻辑相互作用决定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和文化的特点是由那个时代的物质生产劳动方式决定的。法律发展演化的具体轨迹是法律自身内在逻辑与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各种文化现象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一九五八年,教育大革命,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极辉煌的胜利。读书与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面貌起了根本变化,从而大大发展了我国的教育科学。高等学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新发展、新创造很多,师生下厂下乡“三结合”(教学、劳动、科学研究)便是其中之一。西安师范学院去年下半年,有一千八百多个学生、一百一十个教师下厂下乡,大体上有四类情况:第一、是专门学习新课题,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如政教系部分学生到大荔县的许庄和石槽两个人民公社,学习人民公社问题;第二、是以改革教学内容为主下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生产大跃进,生产措施大大加码,因而需要的劳动量也大大增加。据宝南乡今春调查:去年平均每亩水稻要化十九个劳动日,今年要化三十八个劳动日;去年平均每亩棉花要化二十六个劳动日,今年要化五十六个劳动日。劳动量要普遍增加一倍以上。从今年几项主要增产措施的情况看来,恐怕全年所需劳动量不止增加一倍。比如今冬明春兴修水利和平整土地的任务,达三亿左右土方,比去冬今春增加四倍左右。今年秋后要有成百万亩土地深翻一尺五寸到二尺(本来只耕三、四寸深),这是过去根本没有的项目。总之,产量要成倍翻,措施就要更加加倍翻。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两个突出的矛盾:第一、劳动力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大跃进的需要,而感到严重不足;第二、完全依靠现有的落后工具和手工操作,不能全面有效地贯彻各项增产措施。为了实现大跃进,广大农民群众发挥了积极性,日夜苦干;认真地改进劳动组织和经营管理,提高了劳动率;大办农民公共食堂、托儿所等减轻妇女家务劳动,增加了出勤时间;以及组织了城乡、乡乡、社社之间的劳力大协作等。这些措施对解决劳力不足的困难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这终究是有限度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劳力不足而紧张,仍然非常突出,不少增产措施由于劳力不足或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具有“资产阶级权利性质”,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重要观点。马克思从资产阶级权利的本原、实质与特征以及消除三个方面构建了资产阶级权利思想;通过批判按劳分配默认“天赋人权”,说明权利是历史、社会的产物;通过对异化劳动以及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资产阶级权利的本质,突出其“形式上平等实质上不平等”的特征;通过对社会历史不同发展阶段劳动形态的考察,得出按劳分配的“资产阶级权利性质”需要通过自由劳动来消除,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权利”思想遵循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逻辑。  相似文献   

17.
林海亮 《学术探索》2012,(6):177-179
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是以学科逻辑结构为依据的,使得教育理论远离了学生的经验,人为增加学习难度,教师教育课程应该从学科课程与教学法为切入点。教师教育课程内部的知识结构从理论到理论,割裂了认知过程,应该通过对他人实践过程的学习来弥补这个缺陷。学生的教育实习与教育理论学习是脱节的,使得教育理论无法指导学生的教育实践,也无法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来检验教育理论的合理性。所以,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最后完成教育理论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冯大宴 《南方论刊》2005,(11):68-69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所以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势在必行的,而数字化学习则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手段,将小学数学学科的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结构、内容、资源以及…  相似文献   

19.
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光辉成就,生动地表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中共湖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十年来,湖北省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获得了飞跃发展.十年来的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始终密切地配合党在各时期的中心任务,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进行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教育,广泛地组织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毛主席著作的学习与宜传,基本上肃清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思想毒害,严重打击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及唯心主义世界观,显著地提高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思想觉悟,  相似文献   

20.
古典学派无力解决的难题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问题,是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已经发现,但他们自己始终未能予以科学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思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大卫·李嘉图作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一方面肯定了亚当·斯密在劳动价值论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批判了斯密混淆耗费劳动与购得劳动的错误,批判了斯密关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工资、地租和利润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庸俗见解,坚持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