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启一种本源性的诗思关系——论早期尼采的悲剧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尼采对希腊悲剧时代的文化状态作了大量的讨论.与通常关于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与诗歌"之争的解释不同,尼采关注的是希腊"悲剧艺术"和"悲剧哲学"的特性,意在探索一种本源性的艺术-哲学、诗-思关系,从而为"知识冲动"失去控制的现代文化寻找一个救治方案.  相似文献   

2.
荷尔德林对古今之争的思考突破了温克尔曼、康德、席勒的二元范式,以原创性回应古典和现代孰为优劣的问题。荷尔德林基于自身的现代处境,通过对悲剧性时间的考察,坚持以陌生性调和、激活本己之物。这一切都只能诞生于悲剧性的心灵,诗人在拆毁和重构中进行全新的创造,用纯粹的言辞来建筑祖国。  相似文献   

3.
思想家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一直受到学界的争议。本文认为,荷尔德林诗歌对于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海德格尔借助于荷尔德林的诗意词语形成了天/地二重性的世界观点,后者明显区别于海氏前期在《存在与时间》中形成的此在世界理解;其次,作为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语言思想之核心的诗—思关系问题,主要也起源于海氏与荷尔德林诗歌的对话,荷尔德林关于作为"半神"的诗人的规定,同样有力地规定了海德格尔"诗—思"理想,其哲学后果和政治含义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荷尔德林的诗歌、论文、书信与哲学体小说《许佩里翁》为文本依据,对荷尔德林的诗学观点予以述评;并比照荷尔德林的诗观,从中国现代诗歌的内涵与形式两个层面,对中国现代诗歌缺乏审美特性的现状予以解析。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时间的隐喻表征以亲身体验为基础,基于不同体验形成了时间隐喻表征的多元化,这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结果,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以时间就是生命”为中心彰显了隐喻建构主体的心路历程,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时间隐喻蕴涵丰富,映射维度多样,隐喻之间以共享蕴涵建立连贯性,且每一隐喻内部具有极强的系统性特征。时间隐喻的建构基本遵循着现实—认知—语言的实现路径,但其背后始终涌动着工具—理性—价值层面的哲学运思。即时间隐喻高度依赖隐喻性思维作为组织手段,不断反映人类对世界本元和自身的探求,但同时以其对人类群体的哲学关怀作为反哺实现所应有的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诗品》是诗体的美学著作,字与字之间、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都存在着诗思的跳跃与脱略,因此仅按句子的顺序来读,有时候义理难通,越读越糊涂。要真正读懂它,必要时就需要运用跨越式接读法。跨越接读的方式可以分为首尾跨越、腰尾接读、交叉跨越、等距离三重跨越等。跨越式接读法不是可以随心所欲、随意使用的方法,也不是《二十四诗品》到处可以应用的方法,它是在按句子的自然顺序阅读而无法读通、读懂时才使用的一种方法,而且这种跨越接读必须有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合乎其所论述的逻辑脉络。这一点是必须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7.
坎陷是牟宗三的重要概念,有两个具体指向,一是“坎陷的外王指向”,二是“坎陷的存有指向”。这两个指向虽然都离不开道德与认知的关系,但涉及问题不同,完全可以分开处理。“坎陷的外王指向”内含“让开一步”“下降凝聚”“摄智归仁”三个要素。“让开一步”意指让开身段,以发展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这项工作必须在“摄智归仁”的前提下展开,不是嫌弃“道德无力”,不是主张“道德无用”。“让开一步”之后的发展方向是“向下”的,此即为“下降凝聚”,这一义理可以借助“多重三分法”得到有力的说明。“多重三分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有很大的学理潜力,代表着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不应轻易讥为“儿戏之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为参照系,从史学的特殊角度,在对前期“新写实”批评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新写实”在总体走势上,是在抗争一种危机之后,又跌入了另一种危机的陷阱。它的史学定位,只是一位“过客”而已。  相似文献   

9.
神话与历史,通常作为相互时立的两个概念和学科而被提及.最近二三十年,西方史学界,尤其在后现代新史学,在叙述史学的启发之下,出现了"神话历史"(Mythistory)这一术语."神话历史"的出现,既体现了历史文学性的叙述与结构形式一面,也表现了诸如历史人类学之强调文化内容的一面.作为对兰克客观主义史学的反拨,神话历史更加强调历史的文化认同性,而不是对于史料的客观分析之科学与事实.这是一种纵贯西方史学的实践.从希罗多德开始到维柯的奠基,布克哈特还有本雅明等历史学家的推动.以色列历史教授约瑟夫·马里在其<神话历史--一种现代史学的生成>一书中论述了整个"神话历史"在西方的发展脉络.对于把握这一概念的历史内涵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7,(1):63-67
沉寂许久的冯至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创作了中国诗坛的第一本《十四行集》,集中体现了他在诗歌美学上的探索,呈现出的诸多独特的审美质素均源自现代西方的诗学主张。《十四行集》中的辩证哲理承袭了歌德的"蜕变论"思想,既有对原始生命力的追寻,又在艺术与自然的融合中揭示"公开的秘密",还有关于历史人物的精神境界升华。《十四行集》以孤独感等人生经验为创作动机与表达内容,这一诗学主张与英美的"纯诗说"不谋而合,十四行诗中灌注的直接或间接的双向经验导入所蕴含的深层奥义,揭示出富有特殊的审美韵味的个体生命体验。在诗歌形式的选择上,冯至尝试并接受适当形式约束的美学原则,深受里尔克"特殊的实验"的影响。冯至的诗学探索从思想到经验再到技艺,将西方的十四行诗内化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新质素,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十四行诗体。  相似文献   

11.
对邬焜先生“信息哲学”的再批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邬焜先生的"信息哲学",将信息分为"客观不实在信息(客观信息)"与"主观不实在信息(主观信息)",并赋予了"客观不实在信息"以特殊的(第一性的)地位。在推理论证中,他离开"客观不实在信息"范畴的原意,认为信息可以进化或退化,局部痕迹可保存全息,构建出"自然演化的全息境界",在认识论上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有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提出的"反对阐释",对传统的文艺批评提出了根本的质疑,反对旨在挖掘深层意义的传统批评风格,反对把艺术等同于道德,反对文本批评中内容对形式、道德对审美、理性对感性的排斥与欺压,提倡艺术批评的民主化,寻求审美与道德的平衡,要求用感性去体验艺术作品。"反对阐释"的精神实质是对传统批评观的颠覆,对今天的文艺批评仍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崛起是中国模式的载体与叙事。作为表征中国崛起的事实的本体论意义论上的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而作为探求中国崛起之道的认识论意义论上的中国模式仍在建构之中。西方关于认识论意义论上的中国模式的解读差强人意。正如国际性的现象需要国际性的阐释一样,中国模式也需要一种中国的阐释。只有从文化角度切入,才能深入中国模式的内核。从文化视角考量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意指一种软实力的崛起。让世人理解中国模式并产生一种新的认同感,中国知识界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生死场》作为萧红的成名作,文学史上一直被当作“抗日文学”题材的小说进行阐释。当我们重新进入《生死场》的文本世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与所谓的文学史阐释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文本中,萧红对于女性身份过分关注,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行文学书写。在小说的书写过程当中,她对男性的权力话语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因此,重新进行文本的阅读,并进而对萧红的文学史评价作新的梳理和阐释,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而且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阿城的小说创作,表现出强烈独特的个挂追求,一种自觉强化的主体文化意识,统驭着他为时不长的整个创作历程。他的发轫之作《棋王》,呈示给我们旷邈幽深、韵味无穷的完整艺术世界,引发着读者普遍广泛的审美共鸣。以后刊发的《孩子王》、《树  相似文献   

16.
"意境"这一美学范畴由于能深刻体现传统艺术精神而于近年迸发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该词没有比较统一的英文译名。本文以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为背景,提出现代"意境"已渐由"意与境"转化为"意之境",其英译不仅是术语翻译而且是文学翻译,并在此基础上,从相关词语分析入手,对比"意境"现有多种译名,从更深入的层次、更立体的角度探究其英译,为这一核心范畴获取更成熟的翻译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往自由之路”:期刊评价价值取向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期刊评价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主体需求与客体属性之间动态匹配的过程。从历史进程看,由于期刊自身的发展和学术共同体不断变化的主体需求,期刊评价从初始时期注重期刊的物理属性,逐步转变为关注学术共同体对期刊的感知和认同。解释价值取向的概念工具经历了一个从信息密度—影响力—质量—学术地位的演化过程。由于概念内涵的限制,只有学术地位才能合理地解释期刊间的等级结构及与之相应的学术资源分配机制,实现学术场域与社会系统的无缝对接。期刊评价价值取向的演化符合人类活动价值原则演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不免带有“远”、“虚”的感觉(从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看),要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就必须在方法上及方法的施行效果上加以探讨。本文试图从社会、历史分析入手,以人的天性为基点,找出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人的自身发展的必要性的统一点,从宏观上探讨一条(仅是一条)适合于当代青年特点的理想教育途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分为二”还是“一分为三”,这是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针对学界有同志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文章指出“一分为三”论不仅没有销声匿迹,而且正在勃兴;“一分为三”不属于形而上学而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查尔斯·泰勒是当代政治思潮中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原子主义”一文中,他将新自由主义所提倡的“权利的优先性”看作是一种无视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原子式的虚构,而认为政治理论所面对的必须是具有社会性的人。本文旨在指明泰勒对于新自由主义的这种指责是不能成立的。首先,无论是古典自由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没有将人看作是孤立的、非社会的人。所谓“原子式”的人只是政治理论中一种建构性的设定。其次,政治理论并不同于对人的本体论的分析,不能将后者有效地作为前者的根据。如果这样做的话,不仅是无用的,而且有时甚至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