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子》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出现的一部宏伟的经济巨著①,在现存《管子》76篇中,大部分内容均涉及到经济问题,其中尤以《轻重篇》对经济问题的论述最为丰富,从管理思想角度看,可以说是一部封建社会国民经济管理学。其中特别是对商品、货币、价格、市场的管理讲得最多,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本文仅就“轻重论”中的宏观调控思想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封建社会里,重视农业生产,轻视商品流通的思想一直处于统治地位。但《管子·轻重》篇则不同。它特别强调流通的作用,认为国家必须控制商品流通过程。研究一下《管子·轻重》篇的这一思想,今天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管子》书中有十九篇文章(亡佚三篇)冠以“轻重”之名。郭沫若认为:“《轻重》诸篇成于汉文景之世。”①罗根泽认为:“轻重十九篇,并汉武、昭时理财家作。”②根据“轻重”篇的思想内容看,应是西汉前期的作品。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经济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3.
现存《管子·轻重》十六篇是一组经济论文。多数的学者认为它成书于战国时期。轻重诸篇很可能是稷下先生的集体创作,它以齐国为背景,着重记述齐桓公同管仲讨论国家的决策,中心议题是谈如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为封建政权服务。我国古籍专论经济的文章不多,而讨论商品货币关系的更少。因此,研究我国古代经济思想,轻重诸篇尤其值得我们珍视。可是,长期以来它却受到一些抱有儒家偏见者的非议,视为“鄙俗”“琐屑”,甚至竟说:“《管子》之尤谬妄者无甚于轻重诸篇”。黄钟委弃,瓦釜雷  相似文献   

4.
对《管子》轻重理论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轻重理论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经济思想。通过认识轻重理论,掌握轻重规律、运用轻重之术,对搞活经济和经济的管理与调节都是有益的。下面谈谈对轻重理论的认识和看法。 一、轻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1、《管子》的轻重观。 《管子》轻重理论中的轻重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商品来说,是指商品价格的高低或贵贱。商品价格高或贵,就是“重”,商品价格低或贱,就是“轻”。二是对货币来说,轻重则是指它的购买力的高低或大小。货币购买力高或大,就是“重”;  相似文献   

5.
告子被不同的学者们解读为道家、儒家或墨家.本文支持葛瑞汉的观点,认为告子思想与《管子》诸篇所记载的稷下道家思想有明显的相似处.借助《管子》诸篇,特别是“内静外敬”一语,可知告子的“不得……勿求……”句不是条件句,而是并列句,表示“即使不得,亦勿求”.这与《管子》诸篇反对“求”而主张“不求而自得”相同.《墨子》的相关材料说明,《孟子》知言养气章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整句都在批评告子.求与得、内与外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伦理学问题,孟子的“求则得之”可以看作是他的思想起点,而这一起点恰恰是在与告子的“不得勿求”思想相对立的情境下提出的.  相似文献   

6.
“《管子》四篇”存在着明显的“实化”精神、“虚化”政治的问题,这一问题与中国“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政治思想传统完全契合。本文着重辨析了“《管子》四篇”将老子之“道”往实际政治的方向引领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管子》四篇”中所表现出的君主专制思想因素,也将“《管子》四篇”对政治活动中精神作用的夸大与其他思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管子》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伟大的经济巨著。在现存的《管子》七十六篇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涉及经济问题,其中《国蓄》、《乘马》、《山国轨》和《轻重》等十余篇则几乎全部是论述货币、价格、流通和财政等问题。因而《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一部重要书籍。在价格思想方面,《管子》对物价变动的原因、规律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国家干预物价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等问题,均有比较深入细致的阐述和分析,在某些方面的见解是很卓越的。本文就这几个问题进行剖视。  相似文献   

8.
《管子注》是《管子》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文章首先对与《管子注》有关的作者、卷数及“轻重”篇注解问题进行讨论,其次简述了《管子注》的内容及特点,最后对其在《管子》研究史上的地位作出尝试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管子》中的轻重理论主要讲述国家如何通过“轻重之术”从而达到“轻重之势”,即强调国家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整体调控。其内容自成体系,在微观方面主要体现为轻重价格论,轻重价格论是整个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的基础;在宏观方面则主要是轻重价格论在管理国家经济中的运用,集中在国家对工商业的垄断、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内对外贸易政策等方面。本文试图对轻重理论做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刘向整校古籍,根据各篇产生的时间及思想的真伪,多作内、外、杂篇的分类。《管子》一书中“内言”、“外言”、“杂篇”的分组也应如此。“内言”是思想源头,“外言”在“内言”的基础上形成并突出了法的思想,“杂篇”晚出,兼融道、法、农、阴阳等各家。《管子》中有“经言”一组,它是对“内言”的理论化、系统化,并上源“内言”,下启“外言”。根据“管子轻重”和“短语”、“区言”、“管子解”各组的性质,可分别与“外言”、“杂篇”并列。  相似文献   

11.
《管子》一书,旨在经济立国。《牧民》篇开首就说:“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轻重甲》更明白:“故为国不能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管子的经济思想与孔孟的伦理规范,法家的法权主义,道家的无为而治,都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在当代也值得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管子》书中有一组引人研究兴趣的古文献,这就是《管子解》。《管子解》今存五个篇目、四篇解文:《牧民解》只有篇目,解文佚失;四篇解文是《形势解》、《立政·九败解》、《版法解》和《明法解》。《管子解》是一组什么性质的文献呢?郭沫若同志曾指出:“《明法篇》别有《明法解》,逐句解释,如一经一传,分明是师弟之间所传授的讲义录。”是的,《管子解》正如郭氏所说,是战国时《管子》原本编成书后,稷下学官传授《管子》诸篇的讲义录。为了探讨这部讲义录的历史背景、思想内容及其著作者,特写成此文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管子》一书产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 其中有深刻而又独具特色的营国思想, 包含着对城市经营的策略与城市营建的思想。本文主要考察《管子》营国思想与齐国都城在城市营建上的相关性,并通过引用《管子》中的内容和临淄故城现有的考古资料, 分别从城市选址、规模、分区、防卫及水利建设等方面将二者进行比较和印证。在“因天材, 就地利”理论的高度概括之下, 于临淄城因地制宜的实施中, 得出《管子》营国思想的实践性和可行性。通过对《管子》营国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达到对中国古代规划思想更深、更广的了解, 从而有益于现实中的城市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4.
试说《管子》三《匡》命名之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书中有《大匡》、《中匡》、《小匡》三篇。三《匡》因何而别,学界迄无定说。本文对此进行考辨,兼及《诗经》小、大《雅》及《逸周书》诸“大、小”篇,提出异乎前人之新说  相似文献   

15.
《管子》诸篇从赋税角度出发,提出"取民有度"思想,包括予取之度、上下之度及"度"的比率等,确保百姓的最低生存线和维护政治统治的安全线。《管子》将"取民有度"思想上升为政治高度,主张利用赋税维护政治稳定,但这种思想实质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仍是维护专制王权。  相似文献   

16.
朱熹在《楚辞辩证》中说:“《九歌》诸篇,宾主彼我之辞最为难辨.旧说往往乱之,故文意多不属,今颇已正之矣.”他之所谓“正”,后人并不十分满意,又做了许多正其“正”的工作.时至今日,这依然是个有待解决的难题.分辨诸篇宾主彼我之辞,实际上就是探讨各篇的文意.正确理解各篇文意,是研究《九歌》的基本情调、创作目的、创作时  相似文献   

17.
今本《管子》由西汉末刘向整理而成,全书原八十六篇,现存七十六篇,分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篇》、《管子解》、《轻重》等八组。其中有三分之一专论经济,三分之二涉及经济问题,是我国古代一部最重要的经济巨著。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早已成为中国文论与美学中的“显学”,而其诸篇赞语的学术意义并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养气》是《文心》创作论中的重要篇章,其以《管子》、王充的气论哲学作为基础,使之成为文学创作之“神思”的动力.《养气》赞语以其隽永朗练的四言诗形式,将《养气》篇的内容浓缩于其中,并将其明确地置于文学创作思维的框架之中.结合《养气》正文对《养气》赞语加以美学角度的诠解,发掘《文心》诸篇赞语独特的理论价值,可能会成为龙学研究的一个独辟蹊径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管子》汇集了战国、秦汉诸家学说,保存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其中,宋钘、尹文著的《心术上下篇》、《白心篇》、《内业篇》在《老子》和《荀子》的心理学思想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想通过研究《心术》等篇探索从老子、宋尹到荀子的心理学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0.
《管子》“至善不战,其次一之”的军事谋略战化军《管子》一书极为重视战争,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战争的重要性,认为“君之所以卑尊,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参患》)另一方面又强调战争的危害性,认为“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