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江藤树的教育思想辽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关松林中江藤树(1608~1648年)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儒学者、教育家,日本阳明学派的创始人。因为常常喜欢在树下讲学,而被学生尊称为"藤树先生"。中江藤树生活的时代,正值日本战国大名武力增强,德川氏掌统天下...  相似文献   

2.
对于信奉抽象市场理论的教条主义者来说,日本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也许会被看成是背离自由主义的。它之所以被咒骂为是扭曲的、封建性的,其原因也在于此。但不能因为这些批判没有击中要害就给日本市场打无罪的保票。总之,日本的市场不明朗,缺乏爽快感的事例也太多了。  相似文献   

3.
江户时代以藤原惺窝、林罗山和山崎暗斋为代表的日本朱子学者,在阐释朱子哲学时,对流传到日本的宋元明诸儒学说进行取舍,并在诸儒学说基础上进行理论重组,体现了日本朱子学者的哲学自觉,并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偏向。哲学自觉是推动日本儒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中江兆民是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民权运动活动家。考察他的思想与活动 ,特别是他对中国文化的体认 ,对于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理解日本思想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范式转化是十分有意义的。中江兆民 1 847年 1 1月 1日生于日本土佐藩 (今高知县 )一个下级武士家庭 ,幼名竹马 ,继而改名笃介 ,以号兆民行世。 1 2岁时丧父 ,由母亲教养成人。幼年在藩校文武馆学习汉文。十七八岁时开始学习荷兰语、法语和人文科学。 1 86 7年蒙同乡前辈后藤象二郎资助 ,到江户 (东京 )深造 ,成绩优良 ,但不久因游荡成癖而被开除。 1 86 9年入私塾日新社…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者谈王阳明遗迹考察钱明编译由日本著名阳明学研究家、国际儒学大师田武彦博士倡议并发起,日本斯人会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负责策划并协调组织的王阳明遗迹考察,自1986年8月至今年5月共进行了六次活动。除前两次是委托日本关西...  相似文献   

6.
方国根 《日本学刊》2001,(6):147-151
朱谦之 ( 1 899— 1 972 )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东方学家、文化学家、宗教学家、中外思想文化比较学家 ,一生治学谨严 ,致力于学术研究 ,不仅学问广泛 ,而且成就斐然 ,著述颇丰 ,多达几十种 ,其中有不少是当代传世的学术名著 ,故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日本的朱子学》和《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就是朱谦之先生众多著述中的二种 ,也是他传世的代表著。此二书皆是作者写于 50年代的著作 ,前者曾由三联书店 1 958年初版 ,后者则由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62年初版 ,因填补了此领域研究的空白 ,在当时国内和日本学术界都引起了…  相似文献   

7.
日本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始于16世纪基督教的传入。当时,意大利尚未完全统一,意大利的传教士只能混入葡萄牙或西班牙传教士中间来到日本。鉴于此,日本学界认为,日本的基督教文学未受到意大利的影响。意大利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始于明治维新。明治时代东京外语大学设意大利语专业。最初,学意大利语旨在贸易,并非为了研究文学。欧洲的正统教育是,必须学拉丁文和意大利语。由于教育的差异,受希腊与拉丁文的古典文学影响很深的意大利文学,没受到日本的充分理解。明治时代,日本主要通过英文来了解意大利文学。在日意比较文学方面,关注较深的是但…  相似文献   

8.
何睿洁 《唐都学刊》2013,29(2):28-33
冯从吾是明代关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以复兴关学为己任,具有自觉的学术担当和强烈的现实关怀.他主动回应朱子学、阳明学,虽笃信良知之学,但能站在心学的立场上取长补短,援引朱子学的“主敬”工夫,吸收甘泉学的会通精神,继承张载关学的学脉学风,融会诸家而成自得之学.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不仅是浙江文化史上的名人,更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哲学家。近年来,国内外的阳明学研究发展较快。目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日本九州大学、筑波大学正在酝酿召开首届国际阳明学讨论会。浙江的学术界和出版界准备向国内外学者提供一部最新最全的《王阳明全集》,以推动阳明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为此,我受浙江古籍出版社和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的委托,查访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余姚的几家图书馆和藏书楼,并乘访日之机,查阅了九州大学、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和筑波大学图书馆,及名古屋市蓬左文库,对王阳明的著作作了初步调查。现就《阳明全书》的成书经过和版本源流谈几点看法,以求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10.
《孔学堂》2015,(4)
从现象学看阳明心学,可以发现阳明心学与现象学尽管相隔遥远,但其"心即理"的论说依然充满了现象学的意味,其"为己之学"俨然是一种主体哲学。虽然阳明心学的立足点在伦理实践上,但它的"心学"建构却是围绕着主体的意向性来进行的。阳明心学关于"良知"和"致良知"的陈述,以及"知行合一"的定义,无疑是饱含了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诠释,即展示出了阳明心学所具有的主体性向度。  相似文献   

11.
我今天想谈的一个题目是:王学精神的时代意义。记得八四年时,安徽的蒋国保同志翻译了日本岛田虔次的《朱子学与阳明学》一书,要我为其作序。这件事促使我不得不去看一看阳明的书。以后因去新加坡和联邦德国研究讲学,又看了海外许多朋友们研究阳明的著作。特别是冈田武彦先生等一些日本朋友写的有关宋明理学的书。后来我带的研究生中又有两位研究王阳明,其中一位的硕士论文的题目是《王学内在矛盾的分析》。另一位的题目是  相似文献   

12.
王宇 《浙江学刊》2007,(4):223-224
200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余姚市委、市政府主办、浙江省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参与承办的王阳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余姚市隆重召开,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海内外学者71人莅临大会,共提交学术论文39篇,16位学者做了大会发言。与会学者就王阳明的生活世界、王阳明思想、阳明后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力求围绕一些传统议题阐发新意,开掘深拓,一些新议题、新论点逐渐进入阳明学研究界的视野。一、关于阳明生活世界的新探索钱明在《王家衰落的过程及其成因——王阳明家事考辨》一文中,系统探讨了王府家业、王阳明对后事的安排、爵位承袭…  相似文献   

13.
中江兆民中期的国际政治思想是他的国际政治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从"政理"、"政术"和"政俗"三个角度可以全面阐述中江兆民的日本国际政治发展战略。中江兆民在中期仍然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但是与前期相比,中期的国际政治思想较为系统,其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的和平主义。  相似文献   

14.
象山心学与阳明心学通常都被视为“孟子学”,但二者却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从陆王接受和进入“孟子学”的进路上来看,象山的进路简易直截,即通过读《孟子》而自得于心;阳明的进路则较为曲折,阳明主要是在与朱子“格物”之学的长期对话中,在龙场引入《孟子》的“良知”重新诠释《大学》“格物致知”之后开始进入“孟子学”的。其次,从陆王对于孟子的态度来看,象山对孟子极为推崇,并态度鲜明地以孟子的继承者自居;阳明则从未自称其学为“孟子学”,并且相较于《孟子》更重视《大学》。  相似文献   

15.
阳明学派分化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据余重耀《阳明弟子传纂》、万斯同《儒林宗派》、毛奇龄《王文成传本》和《阳明书牍》,以及钱德洪《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弟子有姓氏可考者共三百余人。以人数言,虽不及朱熹四百余弟子之众,然阳明学派“鼓动海内”(顾炎武语),声势浩大,则远胜于朱子学派。但是,伴随着阳明学派在明代中叶的兴盛,其内部潜滋暗长的几股背驰的力量也开始崭露头角。到了万历初年,阳明学派分化的阵势逐渐明朗。其后学各执一说,纷争迭起,揭开了有明学术思想“一本而万殊”(黄宗羲语)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6.
冈田武彦先生是日本阳明学的权威,1986年曾率团来浙考察王阳明遗迹,并募资捐赠修复绍兴王阳明墓;同时希望在阳明墓揭幕时与中方学者举行研讨会,以推动国际阳明学的研究。今年4月中日双方学者将在绍兴举行王阳明墓揭幕式,并在余姚召开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余姚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国际王阳明学术研讨会。为了配合这一盛举,我刊本期发表冈田先生在浙江的一次讲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肖建杰 《唐都学刊》2005,21(1):112-116
日本观既是张学良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又是其政治思想发展的制约因素。张学良一生基本是恨日、抗日 ,但不同时期他对日本的认识又不尽相同 ,正是这种不同直接影响了他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即由激进到退步再到激进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扈耕田 《学术交流》2015,(4):186-191
时至晚明,阳明心学受到了强烈抨击,使其在北方的影响更为减弱。但在侯方域的故乡商丘一带,阳明心学却仍然十分流行。尤其是被称为王学左派的泰州学派,在当地影响甚大,由此形成了商丘独特的学风与世风。这对侯方域的思想性格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具体表现在狂狷侠义、勇毅果敢、宽容圆融、通脱洒落、易简直截等方面;从消极的一面来看,主要是泰州学派非理性主义影响下的学问空疏、纵情任性、缺乏原则等。因此,阳明心学对侯方域思想性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湛甘泉合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心学大家,继陈献章之后是王阳明与湛甘泉。“时海内主盟道术,惟吾夫子(指阳明)与甘泉翁。”(《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二十《朝列大夫致仕绪山钱君行状》)故全祖望称:“有明正嘉之交,阳明、甘泉之学盛行,二家虽微有不同,然其要归则相近,学者不走姚江(指阳明),即向增城(指甘泉)。”(《鲒埼亭集外篇》卷十六《槎湖书院记》)王湛二人共倡心学,蔚成一代讲学风气。关于王湛的个人交往和学术异同,日本学者智贺一朗、台湾学者陈郁夫等已有详述,本文拟略作补充,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欧阳祯人  Wang Xiaonong 《孔学堂》2023,(2):54-65+161-172
王阳明从三个方面评价象山,第一,陆氏之学发明本心,先立乎其大,就是孟子之学;第二,陆氏之学简易直截,直承《周易》和孟子,与禅宗的关系不大;第三,在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等问题上与朱熹还有些割舍不开的地方,所以学问还不够纯粹和平,只是粗些,但是在根本问题上与自己是一致的。阳明去世以后,学界对阳明后学中某些人空谈心性、思想及行为的放荡不羁批判加剧,阳明的及门弟子和再传弟子也开始了对相关问题的自我反省。于是,为了自证清白,阳明后学加大了对象山的事功表彰的力度。阳明的及门弟子大多跟着阳明说。具有史学眼光的黄绾、张元忭、姜希辙和黄宗羲等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评价具有历史的高度,胸怀也逐渐变得开阔起来。不过,象山的哲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阳明及其后学对象山“只是粗些”的批评有失公允。本文借助于牟宗三的相关论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