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贽是中国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他在宋明理学盛行的明代,挺身而出,公开不服孔孟,宣讲童心,大倡异端,批判道学,提倡男女平等,揭露官场腐败等.封建统治阶级把他的思想视为"异端邪说",大加攻击,并对李贽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直至逼上绝路.尽管李贽的进步思想在当时没有形成势力,但给中国的文化思想界带来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反封建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是孕育在它所处社会背景的土壤中,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性。李贽“异端”思想的产生亦不例外。李贽作为中国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其思想充满了反封建的战斗精神,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异端,大加攻击,尽管他的进步思想在当时没有形成势力,但给中国文化思想界带来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反封建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贽以“童心”为心之本体,一反传统,提出人皆有私、人心必私的观点。李贽只讲利己,不讲整体利益,这无疑是错误的。然而,他的思想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却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的意义:它反映了下层群众反对封建压榨,要求基本生存条牛的正当愿望;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要求发展工商的愿望;为揭露、批判道学的虚伪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思想是对传统心学的叛逆,是封建正统道德伦理现念的异端,具有巨大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贽打破封建士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心理定势,对儒、佛、道三家思想进行了犀利的批判,而在这犀利的背后是他对世间真诚的爱。同时,他尝试着把三家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实现了人生的最大创造——异端之学。  相似文献   

5.
何心隐(1517—1579年),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是我国十六世纪的“异端”思想家,泰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反对程朱理学所维护的封建等级和封建特权思想,政治上要求平等,经济上要求平均,并组织讲会,一方面进行讲学,一方面通过“会”实践他空想的“大同”理想。由于他的“异端”思想和坚持反对官僚地主的斗争,使他惨遭封建统治者的杀害。何心隐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哲学思想。本文拟就他的哲学思想的几个方面——宇宙  相似文献   

6.
李贽追求个性自由和真性情,反对理学对思想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以"异端"著称于世。但笔者认为,李贽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思想,我们把李贽归结为"反孔批儒的斗士",甚至是"启蒙思想的先驱"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7.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即公元十六世纪末),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晚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严重地阻碍着历史向前发展。革新与守旧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生活在这一时代的进步思想家李贽,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要求革新进步的反潮流斗士。他敢于向因循守旧、复古倒退的儒家反动思想展开猛烈的评击,无畏地同道学家进行战斗,并且满腔热情地呕歌历史上著名法家代表人物的历史功绩。因而招致封建统治阶级的仇视,对他施加种种迫害,最后把七十五岁的李贽“严拿治罪”,逼死狱中,并下令全部焚毁其已刻未刻的著作。但是和反动派的愿望相反,李贽的进步思想,他那顽强战斗和敢于反潮流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相似文献   

8.
李贽首先是一位"好汉",他尚侠,主张作侠而不作圣,有强烈的英雄豪杰心理期待和信仰崇拜,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思想胆力无与伦比.把李贽定性为具有侠义肝胆的"好汉思想家"或"思想之侠"更为确切,也更便于还原李贽作为"异端"、"另类"的本真面目--作为思想家与侠士融为一体的产物,侠之骨、侠之气和侠之精神对其思想个性有重要的支配作用.李贽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对侠文学进行集中关注、倾心阅读并系统评论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侠"对其文风及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贽是我国封建社会被称之为“异端之尤”的思想家。其所以被称为“异端之尤”,是因为李贽的价值哲学表现了与中国传统价值哲学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以亦佛亦儒、非佛非儒为特征。以往的哲学史著作和研究者对李贽思想的双重性格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我们认为,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李贽思想亦佛亦儒、非佛非儒的双重特征,是一种个体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群体价值观的反叛,表现了大胆的反传统的精神。本文试图围绕李贽落发为僧的原因,分析其亦佛亦儒、非佛非儒的双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李贽的家庭伦理现包括反“男尊女卑”为核心的男女平等观、以“情”为核心的新婚恋观以及以“孝行”为核心的孝亲观三个组成部分.李贽的家庭伦理观具有朦胧的自由性色彩,反映了李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勇于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伦理纲常,试图建立新的家庭伦理的尝试.李贽家庭伦理观的提出是对封建礼教的沉重打击,具有冲破封建礼俗去争取自由的价值和意义,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对后世学者的思想认知和社会风气转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贽"人文主义"人性论评析--兼与西欧人文主义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李贽反对纲常名教、鼓吹私心利欲的人性论,常常被视为体现了市民阶级要求的人文主义思想.实际上,步入封建衰世的晚明社会,还远未出现西欧的那种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趋势.作为一位对腐败政治极度不满的官僚士大夫,李贽的人性论不可能包蕴着人文主义的内涵.西欧人文主义者"个体本位"的人本观,以个人"自由"为轴心,以人的世俗追求与享乐为归宿点.而李贽在鼓吹人的私心利欲时,又力图将"人欲"纳入"圣人"导引和儒学"明德修身"扼制的轨道,进而沿着王学所开采的儒学异化路径,鼓吹儒、释、道"三教合一",将"人"引渡向一个弃绝尘欲的宗教苦海.这些都证明了他是一位反叛传统却又找不到出路的"异端"思想家.  相似文献   

12.
李贽是中国明朝末年被其同道者尊为“圣人”而被正统派斥为“异端之尤”的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提出的天赋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开启了中国启蒙思想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在明末道学僵化和名教桎梏的催逼下,李贽为探究性命下落和儒学的真精神,用“真-空”观取代“道-器”论,将“赤子之心”置换为“童心”,通过“童心说”对“真”的追求,在心学范式下艰难维护儒学道统的同时开启了前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童心说”双重使命的内在冲突决定了李贽只能以儒学“异端”的形象被排斥,而农业文明的延续必然会导致封建统治者对程朱理学的再度加强。李贽“童心说”的衰世绝音意味着儒学伴随农业文明的终结而终结。  相似文献   

14.
一16世纪,是我国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由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各种矛盾交互上升,新和旧的冲突不断激化。特别是由于启蒙运动思潮的兴起,重新确认人的价值观,从而否定过去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封建传统观念,要求个性解放,精神自由。袁宏道就是在这样特定历史条件下,接受李贽的“异端”学说,而形成自己思想体系和审美观的。  相似文献   

15.
当历史发展到16世纪时,中国封建社会已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萌芽。与此相应,在意识形态领域也蓬勃滋生出与封建正统思想相左的“异己”力量。李贽对传统义利观,重本抑末和节俭为主论等经济思想的否定,对私有制和工商业的辩护,以及富国强兵的主张,正是代表了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而兴起的市民阶层的利益和呼声。  相似文献   

16.
(一) 李贽(公元1527—1602年)这个被反动儒家骂为“非圣无法”、“异端之尤”的反理学斗士,他的尊法反儒的进步思想的理论基础究竟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历来就有不同的评价。有的人认为李贽赞赏过王阳明,晚年又信佛教,是个唯心论者;有人认为李贽讲过“形、神,两  相似文献   

17.
“童心说”是李贽博大精深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是其反理学、反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是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又是他立身行事的依据,是思想和生命的底色.因此他心胸坦荡,无所畏惧;思想解放,不拘一格;世俗的种种羁绊,在他面前土崩瓦解,他的人生显得天高地迥,也因此被目为“异端”、“狂狷”,但他也淡定坦诚地直面世俗的责难与诽谤.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吴虞以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胆冲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作者通过分析吴虞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批判以及他的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吴虞反孔非儒,抨击封建纲常名教的基本理论依据并不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而是中国历代反孔非儒思想或儒学异端理论,他的思想从来没有达到过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高度。文章最后分析了吴虞虽拿起了“反孔非儒”的大笔,却未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9.
"异端"的别一层意义──李贽思想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理论方位王育济思想史上的"异端"都具有"反潮流"的意义。但它同时还别有一层意义,即开启先河,预示着新思潮的汨动和奔涌。从学术思潮嬗演的角度看,有价值的"异端"思想大都具有某种时代航标的意义,标志着一...  相似文献   

20.
李贽是晚明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充满了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他认为人生而平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肯定了追求物质利益和个性自由解放的合理性,这也正是李贽所认为的整个道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