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年-三管齐下 拜年是春节必不可少的礼节,以往拜年 长辈们都要给晚辈包“红包”,既浪费钱又 庸俗。现在科技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方 式不断改进:如果拜年双方都是网民,可 以发“伊妹儿”拜年,简便快捷;如果是  相似文献   

2.
城里的乡亲     
老母亲常对我说,不要忘记和慢待了根蔓相连的乡亲。 我居住的城市离老家不足400里地。父母解放前赤手空拳来这座城市谋生,与三、五家老乡患难与共,走过了艰辛的岁月。到我们这一辈,关系也走得很近。前些年每逢春节,我们哥俩大年初一总要去这几家城里的乡亲拜年。只是这两年世事烦扰,我未顾上登门,总觉心里缺欠了点什么。于是,今年春节,我特意抽出半天时间陪母亲去给两家长辈乡亲拜年。  相似文献   

3.
也许小朋友们会觉得春节就像我们一出生就看到的这个样子,一成不变,年年春节年年照旧过。可是,只要你问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家中的长辈,他们一定会告诉你:细数各个年代,春节大不同。那就让我给大家记一笔“春节流水账”吧!  相似文献   

4.
大拜年     
我的家乡豫北农村,盛行大年初一起五更大拜年的习俗。所谓大拜年,就是不分男女老少跑遍全村实打实地磕头。先是各自在家给自家老人磕头,这一磕,晚辈尽了孝道,长辈也体味到了子孝媳贤,说不完道不尽的骨肉亲情皆包融在这一磕之中。接着是给本家本院的磕头,再接下去,便轮到了街坊邻居了。拜年的人,进门啥也不说,低头便拜:“大奶奶,给您老人家拜年啦!”如果是在大街上碰见该磕头的人,就干脆在他跟前就地一趴:“二大爷,我给您磕这儿吧!”磕头者,满面春风;被磕者,心花怒放。在外谋事的,在外居官的,回乡省亲,照磕不误,一来表示请安和祝福,二来表示尊重和崇拜。  相似文献   

5.
春节到了,总少不了逛庙会。这总让我想起50年代年年春节逛厂甸儿的乐事来。那时我才10多岁,按照当时过年的习惯,小孩子们过年都有新衣服穿。我们家孩子穿的多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衣新鞋。大年初一,我总会早早从被窝里爬出来,第一个给长辈拜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农历过年是大事。过一个文明、快乐、祥和的新年,孩子的参与必不可少。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礼仪渗透于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孩子学一些年节礼仪,全家人欢欢喜喜过大年。要倡导孩子学习敬亲尊老之仪。仪式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少地方,祭拜先人和给长辈拜年是年前和年后的重要活动。带领孩子参加祭祖和拜年活动,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礼仪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平视     
一说到拜年,2009年春节那天早上拜年的情景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那天早上,“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一跳就爬了起来.穿上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新皮鞋,就高高兴兴出去拜年了。  相似文献   

8.
漫谈节日     
《新少年》2012,(12):34-35,31,23
提起节日,同学们会说出太多了。春节、中秋节、儿童节、狂欢节……是的,在世界各地,有着各种各样的节日,它是宗教团体、公共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节日中,人们聚在一起,欢庆娱乐,畅想未来。春节是中国以及全世界华人都要过的节日,此外,也是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从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家家张灯结彩,大街上舞龙舞狮。家人欢聚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孩子们穿着新衣服,给长辈拜年。晓晓今年收到了不少长辈送的礼物,有多  相似文献   

9.
除夕夜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去拜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压岁钱是什么?是用来压“岁(祟)”的钱。“祟”是一种鬼怪,为了镇住“祟”,古代的人们就采取了这么一种方法。为什么不用别的器物来压“祟”而要用“钱”呢宁可见在古代人们心中,钱是有一种神秘力量的——可以降魔镇妖。其实不仅仅是这些,错钱来护佑的事,在生活中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0.
春节,俗称大年初一,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传统的庆祝活动通常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初一前祭祖、扫尘;除夕要贴门神、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守岁”;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到亲友家贺年。节日中还有给孩子压岁钱、舞狮子、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民族大家庭,人们的春节习俗除以汉族为主的一些传统习俗外,各族还有许多不尽相同的习俗。 白族 春节是白族人民最重视的节日。为了过好春节,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长辈回家看儿孙,儿孙回家拜年长。初一,鸡未鸣,人们就开门放鞭炮、挑新水,往家畜头上贴红纸。这天,除未婚女孩外,人们都不  相似文献   

12.
“谦让”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又狼吞虎咽地吃了早餐,跟着爸爸妈妈去大姑家拜年。其实对于我来说,拜年就是去收压岁钱。  相似文献   

13.
百科瞭望     
我国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民族大家庭,人们的春节习俗除以汉族为主的一些传统习俗外,各族还有许多不尽相同的习俗。白族春节是白族人民最重视的节日。为了过好春节,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长辈回家看儿孙,儿孙回家拜长辈。初一,鸡未鸣,人们就开门放鞭炮、挑新水,往家畜头上贴红纸。这天,除未婚女孩外,人们都不拜年不串门,并禁用刀、剪、斧等铁器。早饭一律吃素。初二至初五,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新年快乐。东乡族节日期间,要开展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当尕达至拿杜。“当尕达至拿杜”,即“打土仗”。村与村约好,男女老少齐上阵,…  相似文献   

14.
苗向东 《社区》2012,(6):47
大年初一,我给父母打完电话,拜完年,接着给谁拜年呢?我想了一下,决定给邻居们拜年。说来你可能不信,我搬到这个小区,住在这个单元已经十年了,还不知道这12户居民姓啥叫啥,更没有到他们家里坐过。平时只是打一声招呼,点一个头。有几次家里有事,想请邻居帮个忙,却因为不熟悉,开不了口。还因些小事,与几户有些摩擦,闹了意见,我感觉这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满族和汉族习俗相融合。例如,拜年的习俗大多采用的是汉族习俗,如拜长辈,"散押岁钱、荷包,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等。而除夕时节祭祀祖先则采用的是满族习俗。这反映了曹雪芹虽然是汉族人,但满清入关后,深受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所以在他的文章中会出现满汉风俗习惯交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拜年的味道     
作为忻州市的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新春佳节与市内老干部相互拜年当属"自然动作"。尽管羊年春节在人们的欢笑和留恋中渐行渐远,可是老干部们在拜年中所体现出的充满正能量、与时代同行、投身"人生设计"活动的特殊味道,让人时常想起、难以忘怀。腊月二十九,我给河曲县老县长、离休干部刘三虎电话拜年。老刘县长告诉我,正盘算着年三十早上跟我通话呢。两人竟想到了一块儿。前不久,老刘县长光荣地受到了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的表彰,全市正在营造一个向他学习的氛围。电话里听得出来,老刘县  相似文献   

17.
老鼠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快到年底了,主管天地万物的玉皇大帝向动物发出了一个通知:“你们在正月初一的早晨,要向我朝贺拜年,我将从你们中间挑选出十二种动物,按你们来的先后顺序,安排你们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和今后的十二年中轮流值班。”动物们得到通知后,都很高兴,天天盼望过新年。只有无忧无虑的猫,竟把给玉皇大帝拜年的时间忘记了。于是,猫去问老鼠。老鼠撒了个谎,告诉猫“:拜年的时间是正月初三。”很快就到了除夕夜晚。老牛知道自己走得慢,没有过完狂欢的除夕之夜,就动身上路了。住在牛棚顶上的老鼠看见了,就跳到老牛背上,让老牛背着它走…  相似文献   

18.
泉涌的井     
那年,北国。大雪茫茫。我和一位长辈行走在雪原上。  相似文献   

19.
正月一杯酒     
马敬福 《社区》2009,(5):58-58
因为常年在外地流浪,已经很少回老家拜年了。不回老家拜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老家已经没有亲情可言了,我回去没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20.
伯母林盛莲生于1930年3月12日,今年90周岁。很荣幸长辈中能有鲐背之年的长者,也很荣幸为一位年高德劭的长辈写下一段纪念和祝福的文字。我的家乡在山西省阳城县焦坪村。伯父马天才于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把一生的心血和汗水洒在了他的第二故乡——八闽大地,并于1985年11月长眠于那一方热土。我对伯母最早的印象是,小时候伯父经常给我父亲写信,落款通常是伯父伯母两个人的名字。这样,我就知道了在很远的一个地方,有我的伯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