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后门儿"笑话儿"等词中的"儿"当看作特殊词缀.除了不自成音节的特性之外,"儿"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构词、表义和修辞色彩等方面.其特殊作用可以概括为改变词性,变不成词语素为单音节词,变两个本不能组合成词的语素为双音节词,调整词形,区别词义,增加感情色彩等. 相似文献
3.
刚刚喝过眉喜酒的同事,本以为她还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与甜蜜之中,可怎么也没想到眉蜜月还没过完,就闹起离婚来。在好友的多次劝说下,她终于鼓起勇气走进了心理门诊。 入室后,满脸愁容的她好半天才低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与老公本是青梅竹马,婚前两人感情不错, 相似文献
4.
5.
现代高等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高校应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政策,重视德育工作,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使青年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7.
中国的汉字很有讲究.你看,一个“人”字,加上一个“半”,即成“伴”.“伴”,使用率最高的莫过于老年人.夫妻间刚迈上50岁的台阶,就称对方为“老伴”了.老伴儿老伴儿,相扶相牵,慢慢走入金色夕照.但是,走着走着,当另一半遽然松了手,永远离去,一个完整的“伴”,只剩下形单影只的“半”,成了残缺.这日子让失伴的老人如何度过呢? 相似文献
8.
9.
10.
12.
13.
随着研究生考试、四六级英语、毕业论文开题……一系列考核活动在这个冬天的来临,“枪手”这个词再次闯入我们的视野。毋庸置疑,“考证”时代的需求和经济大潮的冲击成就了“枪手”现象,现今“枪手”市场活跃和肆无禁忌的势头,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其愈行愈近愈有言。“枪手”,在古代被称为“枪替”、“捉刀者”,其难登大雅之堂可见一斑。但这并未影响它与科举制度的相伴而生如影随形,这种 相似文献
14.
15.
“唐宋派”是现行文学史标称的一个明代作家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主要成员。此种观点自1947年被郭绍虞正式提出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对明清相关文献进行考证、辨析可以发现,明代文学史上确实存在一个以“王、唐、茅、归”为核心成员的文学流派,然以“唐宋派”名之欠妥。原因有三:一是推崇唐宋文是明前中期一种普遍现象,“王、唐、茅、归”仅是其中持论者;二是“王、唐、茅、归”不仅推崇唐宋文,同时也推崇其他时代符合他们审美标准的散文;三是“王、唐、茅、归”推崇散文的标准不是以时代论,而是以是否符合他们所倡导的“本色论”而定。深入辨析考察“王、唐、茅、归”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可知他们交往密切,同声应气反对“前七子”文学拟古主义,共倡“本色论”文艺观,故将他们称为“本色派”更符合文学史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方言中,"抹儿"一词有"能力、本事"的意思,该词在<金瓶梅>中就已出现,徐州等地也在使用,但其得义缘由一直还是个谜.本文从方言出发,对"抹儿"追本溯源,认为其义来源于古代武将的标志性头饰"抹额",应是由此引申出"能力、本领、本事"之义,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语音的连读同于"抹儿"之音而最终记作"抹儿".本文还将"抹儿"和另一方言词"一抹儿"进行比较,指出两词虽然形式相似却有不同的得义缘由,并且两词都已有消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正我随我妈,天生一副热心肠,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人心能换到人心。殊不知,在我遇到婆婆时,这个真理竟被冷冷颠覆。第一次见到婆婆,我拿出在家向我妈撒娇的样子,跟准婆婆套近乎。谁知,这位50多岁的妇人,眼里闪着冷漠与挑剔的光,愣是把我谄媚的笑容僵化在脸上。我讪讪地笑,不知所措地帮忙,结果是洋相百出,不是把该切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