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舞蹈艺术教育属于美育教育的范畴,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帮助大学生拥有更高的审美理想,能使大学生的青春更具活力和魅力,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也是人体语言的艺术,它以深远广阔的生活内容,多彩多姿的感性形式并借助人体来塑造艺术形象,具有多功能作用。加强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舞蹈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以及其特有的兴趣和美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舞蹈艺术经历了身体舞蹈向影像舞蹈的发展历程;21世纪,舞蹈艺术又经历了模拟影像舞蹈向数字影像舞蹈、再到游戏舞蹈的嬗变.数字媒体对舞蹈艺术观念、舞蹈创作、舞蹈观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像数字化、游戏自娱性、即时互动性是数字时代舞蹈艺术最显著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朝露蒙 《南方论刊》2011,(10):99-99,29
舞蹈编导是活跃于舞蹈创作中的活跃人才,肩负着编和导的双重使命,编导的综合素质通过舞蹈表演得到体现。因此,提高舞蹈编导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应从编导思维、观察技巧和创作、编排技艺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印度舞蹈以努意他、努意雅、拉格与塔拉为基础,它的题材来源于古老的传统的神话和传说,由于受到地域、民族、宗教、风俗的影响,它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形式,譬如:婆罗多舞、奥帝西舞、卡塔卡利舞、曼尼普里舞等。印度舞蹈已成为世界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为印度人民所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6.
舞蹈表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舞蹈艺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舞蹈表演艺术的提高和深化。舞蹈是情感的“极致”,而情感的“极致”需要舞蹈表演。舞蹈与舞蹈表演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重视舞蹈表演的培养,提高舞者的表演水平和艺术鉴赏力,舞蹈本身才有意义,其生命力才会更强。  相似文献   

7.
舞蹈教育不是单纯性教育,而是融入了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服饰、诗歌、运动、生理、化妆、灯光等各种学科为一体的教育。舞蹈教育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修养、思维能力、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升华,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8.
张宏宇 《理论界》2004,(3):189-189
芭蕾舞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通过长期综合的、系统的训练,可以使舞蹈演员得到高超的舞蹈技能、娴熟的技巧、优美的体态、高雅的气质和仪表、动人的表情,具备良好的舞台表演能力。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音乐。无论在芭蕾舞的教学中,还是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音乐总是表达舞蹈的情绪和语言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因此,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以及对乐曲节奏、性质的准确理解能力,是芭蕾舞演员必备的素质,也是芭蕾舞基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芭蕾舞的基训教学中,音乐是贯穿始终的,从第一个动作把上活动开始到最后一个动作的结束,每个精心…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舞蹈与智能型舞蹈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代大学生需要新的生活和品位,在舞蹈方面更需要有新鲜的内容和丰富的内涵。大学生们更加注重利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去修饰舞蹈,去欣赏舞蹈。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把知识型舞蹈传播、推广出去是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幼儿师范学生要具备较强的舞蹈教学能力,在学校的舞蹈技能和理念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舞蹈教育,舞蹈素养较差,模仿、接受和创编能力较弱,导致学生上舞蹈课普遍缺乏学习兴趣,给教师的施教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确立新的理念与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施教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逐步加强学生的舞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舞蹈剧目课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舞蹈技术技巧、风格和表演于一身,并与音乐、舞美、戏剧和文学等因素紧紧相依,是课堂通向舞台的重要桥梁.加强舞蹈剧目课教学,对当前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艺术水准和文化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学前舞蹈课程的教学特点,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学前教育舞蹈课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传播舞蹈知识、用舞蹈陶冶人的心灵的文化。它的意义在于完善人的综合知识结构,培养人的美好情感和艺术鉴赏力,提高人的精神品质和综合素质。舞蹈艺术之美是情感美和肢体美的高度融合。这种美既是属于艺术家的,也应该属于广大人民,属于大学校园里这些未来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道具的运用在舞蹈创作与表演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从古到今一直盛行不衰。从锅碗瓢盆到绢扇剑袖,任何生活中可见的物品都能通过编导的精心编排与演员的精彩表演成为舞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舞蹈道具,最终成为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已近两千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本土的文学、音韵学、哲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无不受其影响,均在原有基础上生成了变化发展。佛旨禅理以及佛教地域乐舞的传入,深化了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思想,丰富了舞蹈表演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提高民族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西南边疆跨境地区,历史积淀非常深厚,有着非常稀有和珍贵的人类文化资源。舞蹈作为文化的特殊形态,在这里的遗存极为丰富。无论是原始舞蹈形式的遗存、还是原始观念在舞蹈中的遗存,都充分地证明了民族舞蹈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生态文化性特征,是民族舞蹈文化构建中的核心要素。研究区域自然生态给予民族民间舞蹈之种种影响,是真实地把握一个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在生成本质规律的关键,不但可以从中探究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历史动态特征,也可以找到与舞蹈相关的其他文化上的关联,是研究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舞蹈艺术教育与多元智能的发展有相互促进作用 ,它有助于学生“自我身心智能、逻辑智能及时间空间智能、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音乐智能、文学智能、美术及雕塑智能”的提高和发展 ;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 ,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使他们的感情得到正常的宣泄 ;锻炼身体 ,增强人的体能 ,健美他们的体魄 ,提高其生活质量 ;提高审美能力 ,开掘人的创造潜能 ,塑造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姚岚 《船山学刊》2009,(3):48-51
本文从舞蹈人类学的角度对巫、傩舞蹈的发生、形成及其流变发展进行了简单勾勒和梳理.并从语源学、语音学和语义学对先秦巫、傩概念多层面的阐释。巫傩是一个多元文化概念即南方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形成的复合体。本文研究证明:巫傩从先秦以驱除疫鬼和疾病的巫术仪式开始.到秦汉时期逐渐演变为一种巫傩舞蹈的祭祀仪式;北宋时期,巫傩舞蹈艺术形态更倾向于本体化、本土化或倾向于戏剧化。明清巫傩舞蹈更朝向于民族化、民间化发展,从而使巫傩舞蹈成为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唐代艺术空前繁荣,在开放的社会氛围和特定历史条件下,西域乐舞广泛传播,盛行朝野,并汇入到中华民族艺术中.唐代诗书画乐舞竞相争艳,相映成辉,西域乐舞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留下浓书重笔,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