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败落及中国学人对西方文化认识的深入,使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在20世纪20~30年代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近代以来的文化自卑转向文化自觉——即文化的自知、自省和自我超越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价值重估与主体地位的坚持,在文化“会通观”指导下构建现代中国文化的实践探索等方面。其结果是奠定了现代中国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道德文化在精神文化中占有核心地位 ,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中 ,道德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客观、既定、并在继续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进程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在自然嬗变的基础上,在“文化移民”和文化殖民的双重作用下,它同时包含着两个相反的因素——趋同与游离。在文化全球化这个矛盾统一体中,文化的趋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文化的游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地位决定其既有助于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现东 《天府新论》2012,(1):115-119
在文化哲学的意义上,"文化"是人类对生存意义的追求,它体现为一种活的精神,这种精神塑造着人和人类社会,并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总体性、超越性把握,是一个动态的、处于生成中的把握。文化全球化是当今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和必然趋势。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中,文化全球化面临着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一元与多样、冲突与共生、固守与变革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系统中,人类文化生生不息,演绎着复杂多样而又鲜活生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论哲学视野中的文化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衣俊卿 《北方论丛》2001,46(1):4-10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普通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样法,它往往以文化模式的方式而存在。文化哲学所探讨的是在较大尺度上在特定地域、特定时代、特定民族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在共时态视野中,主要有民族心理意义上的文化模式和文明形态意义上的文化模式;而在历时态视野中,人类历史主要经历了原始社会的自然主义文化模式、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此外.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在批判现代工业文明时,正需求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的出现。主导性文化模式在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构成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的内在机理;在深层次上标志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陈勇 《云梦学刊》2011,32(5):145-147
在对外文化传播当中,要想使国外公众真正认同中国文化,就必须使其深入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和艺术文化层面。因此,必须打造以思想文化为主体,以物质文化和艺术文化为两翼的对外传播体系。同时,国外公众由中国文化引发的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和评价,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现代文化决定的。因此,基于中国现代文化缺乏特色、创新乏力的现实,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和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7.
整体而言,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中国人经历了由自足到自负,由自卑到自残,由自尊到自信的螺旋上升的心路历程,这给予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启示是,要在文化心态上保持不卑不亢,并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将古学、今学与西学结合起来,打造"新国学",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模式。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失去了固有的涵义,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边界正在被消解,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加剧,国家文化主权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文化帝国主义在本质上与文化霸权主义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它以否定和排斥"他者"为前提,把自己的文化强加给"他者",而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它们共同构成了对他国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威胁.中国借鉴了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确立了建设"文化大国"的国家总体战略与相应的国家文化战略配套系统,力争在文化原创能力、文化综合国力和国家文化管理能力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最终建设世界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化全球化与构建中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化全球化指的是由经济全球化过程所决定的、以文化传播技术为媒介的、以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为内涵的世界文化发展过程。文化全球化并非世界文化的同质化。不可否认的是 ,西方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化将会一统天下。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构建中国先进文化 ,首先必须坚持文化开放 ,汲取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其次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文化 ;最后要在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尚礼文化,推崇价值理性与内省精神,注重以“礼”为规范的社会、伦理秩序。这种超稳定的文化结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历史惰性。而现代文化在本质上则是一种尚力文化,崇尚工具理性与扩张精神,信奉以“力”为裁判的竞争法则。后者在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人文精神流失、社会价值混乱等一系列副现象。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继承尚礼文化的优良成分、克服尚力文化的固有弊端,在尚力与尚礼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制衡关系,这是为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提供必要的动力机制和规范机制的必由之路,也是事关中…  相似文献   

11.
才亚楠 《北方论丛》2012,(5):132-135
文化批判的终极目的不是解构文化,而是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文化.在文化批判中,文化理想建构不可或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范式及相应的文化理想模式.新世纪的文化批判在批评某些文化现象的批评同时,应关注学理剖析,构建文化理想.当代中国需要文化批判的理论武器,需要自己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文化产业由外向驱动转为内生发展,从而具有可持续性,需要政府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转变观念,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在发展中建构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体制。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体制研究包括建构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体制的前瞻性、现实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不仅是维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根脉,也是支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新时代,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新阶段,广东应加强优秀文化体系和先进文明形态建设,树立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彰显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同时,支撑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力量与智慧。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化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与方式 ,是人类的自我实现。在中国 ,文化产业化就是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 ,使文化事业和特定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形成在文化市场中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系统。文化企业必须通过评估、整理、合理理解和升华转化 ,实现对特定文化资源的再赋形与商品化 ,并使之占取应有的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 ,开发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文化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教学二十年: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淑云 《学术论坛》2007,(4):197-201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语教学界开始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关注以来,经过20多年的时间,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教学已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观念,外语教学界对文化教学的理解、文化教学的思路以及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讨论。文章对20年来的文化教学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以期对以后的文化教学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在传播中呈现维模、适应、竞争、融合的文化态势,进而使得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文化互动中相抗衡,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也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华文化只有抓住机遇,占领世界网络文化的阵地,利用网络这一新型传媒,才能得以整合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一词在中外历史上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各具其义。在本文中,作者考辩了中外“文化”一词的历史渊源并探讨了文化要素、分类、层次以及文化的民族性等论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中员工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一种体现,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科学发展之本,它渗透在企业各项安全管理之中。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固本强基的根本,将"安全第一,环保优先,全员参与,从我做起"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发展动力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安全生产长期实践中积淀、总结、提炼企业安全文化,培育安全文化理念,构建安全制度文化,营造安全环境文化,形成身体力行的安全行为文化,打造了企业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权和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经济时代,民族国家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资本化的运作把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于是,文化像知识产品一样,也有了财产权利的问题。在全球性的文化竞争中,西方发达国家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产品制定了细密而严格的国际条约(各种知识产权协定),出于调用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资源来制作文化产品的需要,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西方发达国家却不急于为文化产权的保护制定国际条约,反倒有意让文化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处于毫无约束的状态。当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中国的文化资源去制作文化产品时,它不必在乎什么产权问题,不必为产权的问题给中国付任何费用;而当它把文化资源制作成文化产品具有了可贸易性之后,在对中国出口时就大讲财产权利了。把文化产权从知识产权中分离出来,尤其是强调文化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在不尽平等的全球性文化竞争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文化产权得不到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资源在经济价值被窃取和利用的同时,其文化价值也在传播的过程中被破坏、被贬抑、被糟贱,进而对文化资源在本国的持续挖掘和利用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不折不扣地成了发展中国家一个相当严峻的文化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湖湘文化是在湖南地区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湖湘文化,总是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一方面,湖湘文化面临一场由伦理-政治型的传统湖湘文化转型为工商型的现代湖湘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湖湘文化传统资源在现代文化转型与新世纪人类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被丢弃,而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