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范忠宏 《决策与信息》2013,(11):294-294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我国的人口红利是否结束,会有哪些问题?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婚影响来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改变社会抚养比,社会抚养比越高社会整体负担越重。如何顺利渡过这一艰难时期?本文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2010年,全国进行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比较详细的资料。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对宝安区常住人口年龄构成的特征、变化进行描述,研究分析宝安区"人口红利"期的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延续"人口红利"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5年到2011年17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劳动适龄人口比率和抚养率比率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劳动适龄人口比率,人口抚养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经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适龄倒动人口比率成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口抚养率比率成负相关关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我国在人口红利上的优势也在逐渐减弱,有预测指出,我国的人口红利可能会在2030年前后消失。人口红利的消失就意味着我国由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经济增长点已经不复存在,这就对我国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等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3,(5):27-27
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在15至59岁之间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较2011年减少了345万人。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此前专家预测的2015年提前了3年。中国人口红利亮起了"黄灯"。  相似文献   

5.
梁文浩 《管理科学文摘》2014,(4):131-131,133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想这是社会保障体系应尽职责的完整概括。但时至今日老无所养、老无所终依然是难题。在本文章中,我将主要从制度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问题,并且进行原因与对策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社会保障需求剧增,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只有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坚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公平与效益相结合。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制度红利"基础上的改革。中国改革取得的成就,与其说是经济成就,不如说是"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因为制度的变迁,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硕果累累。部分经济学家把中国改革称之为地方政府之间竞争性的改革,认为正是由于各个地方竭尽全力制定优惠措施,不断吸引  相似文献   

8.
本文先对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内涵做了简要概括,然后由此出发重点探讨了在这一理念下完善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30多年,人口红利给我过带来经济快速增长,而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人口减少、老龄人口社会抚养负担的增加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处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我们需要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实现人口红利向教育红利、人才红利、机器红利、结构红利的转变,以此来延续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0,(5):11-11
当一个国家的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后.因为人口抚养的比例下降.所以劳动年龄的人口占整个国家的人口比例因此上升,而这时,老人的人口比例又还没有明显提高.所以整个国家处于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1.
人口红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人口发展规律表明,人口红利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必然伴随着人口红利减少,中国即将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企业将面对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出发,论述了企业应对这一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措施,由于有关问题关系到未来企业的发展及中国经济的走势,毋庸置疑有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彭军 《决策导刊》2004,(11):37-3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落实计划生育政策,重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20多年少出生人口1000万,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市农村人口计生社保工作严重滞后,奖励优待政策长期无法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少生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2,(14):14-17
博鳌亚洲论坛4月1日至3日在在海南博鳌召开,主题确定为“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透过本次论坛的多场讨论,我们看到3(1多年来中国长期持续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体制改革红利、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巨大贡献。未来10年,中国要素结构面临重大趋势性转变,传统国家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冲击,要素结构整体升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十二五”时期,中国新的增长源泉在哪里?如何有效化解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大等“成长中的烦恼”(李克强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性议题。  相似文献   

14.
15.
将五险捆绑实施的"宁波模式"农民工社保套餐制度对于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该模式的特征与不足,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式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01年至2005年,是上海迈入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必须制订和实施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激发特大城市人口活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各项制度正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各项制度也存在诸多弊端。社会保障制度也正处于不完善阶段,许多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本文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一些积极财政对策:加大对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对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专项转移支付机制、加强保险基金征缴,提高征缴率、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覆盖面,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切实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做好保障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时至今日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整体倾向仍然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城乡迥异且相互隔离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仍然未能突破城市和乡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两个独立的小圈子 ,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大误区。1 消除城乡壁垒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是消除中国社会城乡壁垒的突破点。改革前中国工业化的积累主源始终没有转移到轻工业和基础工业上去 ,一直由农业和农村肩负这一重任。有关研究表明 ,从1952年到1990年 ,中国农业通过税收方式、“剪刀差”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建立和社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尽快完善和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是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