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日本现代作家井上靖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建树颇深,其历史小说作品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至今仍拥有深厚的读者基础.本文着重分析井上靖历史小说创作的内涵所在,并将其归结为两大要素:诗的要素与历史要素.而者作为井上靖历史小说作品的重要特质贯穿于其创作中,使其作品表现出浓郁的艺术性与深沉的悲剧意识,成为重述历史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描写西夏历史的小说很少,西夏生活偶然被文人学士诉诸笔端,也仅是作为历史上汉族爱国主义的陪衬。所以西夏人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往往给人面目狰狞之感,和历史上真正的”质直而尚义”的西夏人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近读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的小说《敦煌》,觉得作品比较接近西夏历史的真实,读起来使人清新痛快。 井上靖先生是日本文学界的泰斗,对我  相似文献   

3.
井上靖凭借西域小说为学界和大众所熟知,纵观其跨越40年的西域创作,西域历史小说创作集中于其实地探访西域之前,自1965年访问中亚丝路遗迹,其西域创作转向纪行、诗歌体裁。通过对照梳理井上靖的西域创作,会发现他在丝路纪行、诗歌中回应了西域历史小说的想象,同时延续了历史小说中的自然、历史主题。井上靖借助最后的长篇小说《孔子》,将以文学想象建构的西域丝路时空进一步延伸至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思考。井上靖的丝路纪行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范本,具有不容忽视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苍狼》是日本现代小说家井上靖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小说。有评论家认为这部“规模宏大的历史小说”是“井上靖文学的转折点”。这部小说发表后,在日本文学批评领域引发了一场关于历史小说创作手法的“狼原理”论争。“狼原理”是井上靖根据蒙古民族古老传说作为创作的题材和素材,通过艺术想像在《苍狼》中虚构出的成吉思汗尚武、黩武、不断发动战争的精神机制和心理根源。对“狼原理”这一小说创作主题追本溯源、抽丝剥茧,从不同的视阈和角度阐释、论析,以见识井上靖书写《苍狼》这部蒙古草原英雄史诗的独异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井上靖曾四次访问新疆,并创作了大量新疆游记。井上靖在新疆的旅行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他最为关注的是其"西域小说"发生的舞台,其次是新疆的文明古迹,再次是新疆的风土人情。他的新疆游记也围绕着其"西域创作"和西域兴趣而展开,因此带有较强的报告性和学术性。井上靖的新疆旅行激发了他又一次"西域创作"的热情,并对于他的西域观、历史观的完善有莫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创作的发端以《漆胡樽》为标志,而历史巨作《孔子》为其创作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根据小说风格与创作手法的不同,可以将其历史小说创作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和日本题材历史小说都占有相当比例,在形成每个时期较为鲜明的文学特色的同时,各时期的历史小说之间又具有内在不可断裂的联系,由此形成了一种贯穿始终的主题基调,在历史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井上靖亦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小说史观。  相似文献   

7.
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创作的发端以<漆胡樽>为标志,而历史巨作<孔子>为其创作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根据小说风格与创作手法的不同,可以将其历史小说创作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和日本题材历史小说都占有相当比例,在形成每个时期较为鲜明的文学特色的同时,各时期的历史小说之间又具有内在不可断裂的联系,由此形成了一种贯穿始终的主题基调,在历史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井上靖亦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小说史观.  相似文献   

8.
井上靖所著“敦煌”是一部以十一纪世中国西北边疆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颇多。从整体来看,小说叙述了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它的实质,描述了当时复杂的民族关系。这些都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但是书中对某些具体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提出,以供研究者探讨和商榷。小说写赵行德于天圣四年(1026年)在开封城外市场上遇见一个西夏女人,把一块布片  相似文献   

9.
试论马嵬驿兵变的历史真相史延廷唐天宝未载发生的“马嵬驿兵变”甚为古今之人所瞩目。千余年来,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涉及此事的文学作品。远者有白居易的《长恨歌》,近世有日人井上靖的长篇小说《杨贵妃》。陕西师大黄永年教授《说马嵬驿杨妃死的真相》 ̄①一文更把...  相似文献   

10.
试论井上靖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久负盛名的作家,日本评论家誉之为“置座于文坛顶峰的大师”。他今年七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在《每日新闻》社当了十五年记者,到他发表成名作《猎枪》,牢固确立作家地位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井上靖的创作成就是惊人的,他发表过大量的诗歌、随笔和评论,也写过戏剧和电影。但他最得手的还是小说,截止一九七六年,新潮社出版他的小说全集竟达三十二卷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井上靖是当代日本文坛重镇之一,也是中国人出所熟悉的老朋友。他的小说《天平之甍》早已有中译本在我国出版,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已在我国各地上映,受到普遍欢迎。井上靖,一九○七年生于日本北海道,二十三岁时入九州大学学习,后又转入京都大学哲学系,专攻美学,早年曾写过一些诗作。一九三六年三月京都大学毕业,同时以小说《流转》投稿于《星期日每日》杂志,得千叶龟雄奖。这是他踏上文学道路的第一部。后来入每日新闻社任学艺部的记者。由于日本老作家佐藤春夫等人的鼓励,他的《猎枪》、《斗牛》等小说相继发表在《文学界》杂志上,受到好评,并于一九五○年  相似文献   

12.
益智 趣读     
我的面前,放着一本《井上靖西域小说选》。 翻开扉页,一位清瘦潇洒的老人,正手指夹烟,目光深沉地凝视着远方……  相似文献   

13.
井上靖(1907—)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现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1957年以来,他曾多次访问我国,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天平之甍》(1957)是井上靖的第一部历史小说,写的是唐朝高僧鉴真和尚渡日传戒的事迹。小说问世二十多年来,在中日两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3年,在鉴真和尚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之际,我国出版了这部小说的中译本,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由日本著名剧作家依田义贤改编的同名历史剧,自1963年至1965年,先后在日本公演了二百多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1979年,日本著名电影导演熊井启又将它成功地搬上了银幕。这部影片被日本人民誉为“友谊的叙事诗”和“文化交流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4.
井上靖先生的作品《路》 ,运用象征的笔法表现了秩序建立与生命力张扬的矛盾和生命存在的不可言喻性 ,诠释了人生的孤独 ,对我们的理解其作品中大量存在的孤独者形象和孤寂情怀提供了一个近距离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的1989年,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经10余年的酝酿、准备,描写中国古代“圣人”孔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孔子》问世。这部充满哲理的历史小说,一经出版,便在日本成为畅销书。中国已有郑民钦的中文译本,“听说不少国家,也要翻译出书。”并且获得了日本野间文艺奖。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有关研究孔子及儒学的著述可谓浩如烟海,但以小说的形式评介孔子其人的艺术作品却廖若晨星。这个东方的圣人,其生平思想,作为文化艺术的种子,在沉睡了两千多年之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深受其思想影响的中日两国的土地上,又有两颗砰然出世,结出了可喜的艺术硕果。这就是1989年由日本新潮社首次出版的著名日本老作家井上靖的绝笔之作——长篇小说《孔子》,另一个便是1990年6月在孔子的故乡山东省出版的,由初露锋芒的山东新作家曲春礼创作的长篇小说《孔子传》。它们  相似文献   

17.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历史的信心和信念。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是基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生成的自信,历史积累是历史自信生成的客观基础。历史自觉是指历史主体的觉悟和认知,包括对历史地位、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的清晰认识和把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生成的认知基础。历史自信是在历史比较中生成的,基于大历史观,将历史置于纵深历史长河和宽广历史空间进行评价,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生成的方法论基础。历史主动是历史自信的实践转化,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掌握历史主动权,进一步创造历史、书写历史,有利于强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历史始终是人的历史,人也始终是历史中的人。人是一个不断生成着的存在,人的生成生成着历史,历史的生成同时也生成着人。人们只能生活在历史之中,而不能生活在历史之外。生活世界是历史生成的结果,又是历史生成的原发基地。生活世界使得历史得以发生、发展和延续。人类历史活动的结果以历史注释的方式积淀成现实的生活世界。人的自身生成过程就是历史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否具有客观性,能否走进历史?这是一个一直困扰历史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的问题。历史从存在论的角度看,是一个存在,具有不可逆性,是客观的;历史研究的对象、过程和结果以及史料作为客观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存在,具有客观性,是一个可以无限走近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历史"和"叙事"在后现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现当代批评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概念上看,历史是虚构,历史是方法,历史是当下,历史是建构。从叙事过程上看,历史叙事是情节编织和符号系统。从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上看,历史与文学都是一种语言虚构,历史叙事对文学创作、文学效应对历史叙事具有双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