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翻译产业化、职业化转型的背景下,高校翻译专业不但要培养学生双语转换、技术/工具能力,而且要着力培养学生在翻译产业集群甚至相关职业群中择业、转岗、适应职业变化以及交流合作、组织协调能力.翻译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体地构成了译员职业能力,译员从业能力的研究应适时把对“翻译能力”的研究转向对“职业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指出翻译能力与翻译职业能力的区别,并对翻译职业能力进行了初步的定义与构成分析。基于建构主义的视角,结合翻译本科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课一体"和"一体四翼"的翻译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希望摈弃传统外语专业中的翻译教学方向,着眼现实与未来的翻译实务中的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汉、藏、英三语语言句型特点进行了梳理的基础上,借助PACTE小组的翻译能力模型,分析了藏族译员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空间,旨在探求提高藏族译员翻译能力的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翻译认知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翻译理论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去总结翻译技巧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要增强学生的双语能力及双语交际能力。总之,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巩固和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吸收新的知识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5.
西方翻译能力研究:回眸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翻译能力为核心的翻译过程研究已发展成为西方翻译学前沿性的研究领域之一。翻译能力及其相关模式的研究可为全面提高译员的翻译能力和译员培训的质效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鉴于国内相关研究在理论综述和实证方法方面的不足,本文集中引介了西方翻译理论在这一领域的成果,重点阐述了2003年至今西方针对翻译能力及其模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主题、内容与方法,指明了其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国内翻译能力研究的开拓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因此,翻译的任务是传达交际意义、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巴黎释意学派翻译理论使研究者从释意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口译过程三步骤入手,进而提出同传译员的译员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依据Dudley-Evans&St John的需求分析框架制定调查问卷,对翻译专业一到三年级本科生展开本科课程设置的需求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只有一半的学生想要从事专职译员的工作,其中将近80%的学生选择应用翻译;学生对课程比重和课程顺序满意度较低;对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和口、笔译实践类课程和翻译职业知识类课程需求较大,而忽视中文类课程、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翻译理论类课程和译作评析类课程。基于此次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的社会需求调查研究成果,笔者遵循《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精神提出了翻译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语言课程模块,翻译技能、知识与实践课程模块,职业领域课程模块,跨学科知识课程模块以及人文知识课程模块,旨在培养翻译专业本科生的语言能力、翻译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学科领域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译员。本研究以31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译员为研究对象,从译员的口译能力角度研究汉英交替传译中造成学生译员口译困难的原因,探讨其口译能力中有待加强的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译员口译困难主要是由智力因素造成,非智力因素只占较小比例。在智力因素方面:就语言能力而言,英语词汇量和汉语长句英译为主要因素;就口译技能而言,口译笔记的记录和阅读,记忆和数字英译等方面是主要因素;知识能力几乎没有造成口译困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与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相比,心理素质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为完善今后的口译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口译能力作出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意识是翻译能力的基础与源泉,翻译能力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应用与表征。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现状,要实现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应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为基础,加强以下措施: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文化差异、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翻译训练。  相似文献   

10.
商务英语翻译涵盖商务活动全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要体现出六个要素能力。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结合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建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从而全面构建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旅游企业、学生和专业老师为调查对象,对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中英文表达能力、心里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成为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根据职业能力的特点确定每一阶段职业能力培养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具体、量化、可操作性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的优势就在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职业态度、理论知识、实际动手能力、反馈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院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具有较高的技能操作水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体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职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它的作用不仅在于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而且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将来的长才、就业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体育教学的目标、职业能力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体育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做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内涵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研究和分析职业能力内涵 ,是搞好职业能力培养、提高人才质量的先决条件。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组成 ,并分析了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 ,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口译课堂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译员的口译能力。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关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以及能力从以陈述性知识表征到以程序性知识表征的转化过程,本文提出交替传译教学应包括基于口译基本理论的课程模块、基于口译技能训练的课程模块、基于口译专题训练的课程模块、基于口译模拟训练的课程模块和基于口译综合实践的课程模块。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译员逐步成长为合格的译员。  相似文献   

16.
要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学翻译不能取代翻译教学 ,而进行翻译教学又必须遵循因地制宜性、系统性及针对性三项原则。此外 ,还应辅以英汉对照读物的研读和一定量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论理工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大学的语文系和我国大学的外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虽然在理工科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没有开设这门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外交流和科技文献的翻译是今后从事科技工作的理工科学生难以回避的。因此,对理工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翻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翻译理论、翻译标准、翻译文体与修辞和翻译方法与技巧等的培养和实践,特别是良好的综合的人文科技素质的培养,对于理工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和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快速敏捷的双语思维与语言转换能力在英汉口译的过程中是译员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且存在密切的联系。然而,口译工作的特点对译员的双语思维与语言转换能力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其它的翻译形式,译员必须具备快速思维与反应能力。本文试从英汉口译过程中双语思维与语言转换能力的关系,英汉两门语言的思维差异入手,从双语知识、记忆力、语言运用能力、快速反应方面,探讨口译能力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大力实行新课改,其目的是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具体到职业医学教育方面则是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鉴此,本文对人体解剖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区分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以及职业翻译培训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翻译教学应加强语篇层次的翻译教学,让学生懂得翻译是正确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然后用译入语的恰当的表达形式忠实通顺地传达给读者,培养学生语篇层次上的语际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