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的农历三月中旬,贵州省台江、黄平、施秉三县交界的清水江畔,都要举行为时三天的“姊妹节”。“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苗语叫作“朗戛粮”,“朗戛”是吃饭的意思,“粮”是伙伴之意,连起来的真实含义就是“伙伴的饭”,因为是姑娘们做的饭,所以习惯称为“姊妹饭”。“姊妹节”吃的饭,不是一般的粘米饭,而是糯米饭;它并不是一般的糯米饭,  相似文献   

2.
<正> Also,as well和too笼统地讲都有汉语的“也”、“并且”、“和”等之意。与其有关的词语如:either,neither,nor,not only……but also,as wellas,both……and,either……or和neither……nor等等。不管他们是表示否定之意或是肯定之意,在某种程度上大都与他们有联系。本人就如何区别与使用这些词语作以简单的总结。归纳如下: 一、从词本身的意义来说明它们的用法 a、Also(adv)是个副词,意思是“也,亦,并且”等等。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颂赞》篇是系统论述颂体与赞体的专论,因年代久远,词旨晦涩,后世有不少的地方存在着误读,亟需厘正。“雅而似赋”中的“雅”为讽谏之意,并非雅正的意思;“不辨旨趣”中的“旨趣”,指《赵充国颂》和《显宗颂》的精神主旨,而非颂与风雅的关系;“敬慎如铭”是指颂与铭一样恭敬慎重,而非《文赋》中的“优游”之意,更不可将“铭”换为“箴”。  相似文献   

4.
劝 目前一般的古书注本都把《荀子·劝学》篇的“劝”字注为“鼓励”,“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我以为不妥。 查《说文》卷十三下·力部:“劝,勉也。”段玉裁在“勉”字下下注说:“凡言勉者,皆相迫之意。自勉者,自迫也;勉人者,迫人也。”根据段注,“勉”是互相的,一是“自迫”,二是“迫人”“自迫”就是自己逼迫自己,即勤奋努力的意思;“迫人”就是使人勤奋努力。 “劝”、“勉”都是从“力”的形声  相似文献   

5.
壮族敬崇(女米)洛甲。侗族敬崇萨天巴。瑶族(布努瑶)敬崇密洛陀。她们都是创世女神。“(女米)”,壮语,“母亲”的意思;“萨”,侗语,“祖母”(即“母之母”与“父之母”)的意思;“密”,布努瑶语,也是“母亲”的意思。确切地说,(女米)洛甲、萨天巴与密洛陀都是创世母神。壮族人民塑造的创世女神是什么样的形象呢?从流传于广西东兰一带的祀神古歌《(女米)洛甲》所唱颂的来分析,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巳搜集到的部分(详见附录)唱颂了这位母亲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贵刊八二年一期刊出的金言同志《谈柳宗元并无“生人之意”这一提法》一文,对拙作《试论柳宗元“生人之意”的社会思想》提出商榷。金文有很多好的看法。但否定柳宗元有“生人之意”这个提法,则恐难于成立。这里涉及到两个相联系的问题:一是对《贞符》序那段文字的断句,即“生人之意”是否构成“词组”;二是柳宗元是否有“生人之意”这种观念,如果有,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到底占什么地位。 先谈第一点。金文对《贞符》序这样断句: 臣为尚书郎时,尝著《贞符》,言“唐家正德,受命于生人”之意;“累积厚久,宜享年无  相似文献   

7.
“俏巴”一词在河南省固始地区使用得非常广泛,因而固始县又被人们称之为“俏巴县”。它的词性相当于形容词,主要表达一种肯定、赞美、表扬的意思。文章对“俏巴”一词及其相关词形变化在固始地区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俏巴”一词的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孔子“思无邪”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和文字学的角度论证与考释了孔子“思无邪”的原意,认为“思无邪”之“思”为语辞,而“无邪”还是《诗·鲁颂·马冂口》的“无边”之义,“思无邪”应是指《诗经》内容广阔无边,包罗万象的意思。而把论《诗经》内容的丰富之意附会成孔子的论诗标准,实在是一种尊孔心态的扭曲与历史的误会  相似文献   

9.
《诗经·魏风·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古今注家对此二句的分歧,主要在于“君子”指谁。按《毛诗》传、笺、疏的传统解释,“君子”指伐檀者。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伐檀的君子,是不白吃饭的呀!全诗之意在手讽刺“不稼不穑”者,并认为此二句为反语,其意思是:那些大人先生们,可不是白吃饭的呀! 就此二说,我们认为传统之说可信。即“君子”指伐檀者,不含讽刺意味。其理有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15,(9):8-8
“I You She”翻译成中文是“你、我、她(他)”的意思,这本是三个最普通的人称代词,平淡无奇,但如果你在四川省成都市的社区里打听一下,人们会告诉你,这是个很有名气的社会组织——“爱有戏”。“你、我、她(他)”包含了社区中的每一个人,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和连接。  相似文献   

11.
“赢得青楼薄幸名”,出自晚唐诗人杜牧《遣怀》一诗。一般评论者认为“赢得青楼薄幸名”是赢得青楼无情之意,这完全违背了诗人的原意。该文结合诗人人生阅历,透过表层分析,认为“赢得青楼薄幸名”是赢得青楼有情之意。  相似文献   

12.
“先人”即“先代”;“拂士”当释为“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贤士”;“讥”应释为“批评。指责”;“或”即“有”;“区区”当释为“款诚,忠爱”,“随”即“轻易,随便”;“诟病”属同义并列,“耻辱”之意;“岂遽”属同义连用,同“岂讵”,“庸讵”,“难道”的意思;“”当释为“大腿上的肌肉;“过”即“探望,看望”之意;“踬踣者”即“跌倒的人”,引申为“死去的人”或“牺牲的人”,严妆”属同义并列,即“穿着打扮”之意:“德”为动词,“感恩,感激,感德”之意。  相似文献   

13.
夏商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曾出现几个“巴国”:有“孟涂所处”之“巴”;“廪君”之“巴”;“宗姬”之“巴”;江州之“巴”及“枳巴”等。其中以“廪君”巴和“宗姬”巴较为著名。近年来,学术界尤其是考古学界对夏商时期巴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更引人注目。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早期巴文化”与“廪君”巴之间的关系,试陈管见。一、鄂西川东的“早期巴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已找到同中原二里头文化时代相当的多处早期巴文化遗址。这些遗址的分布从湖北宜都(枝城)、宜昌、秭归等县的长江沿岸到四川巫山、忠县以至嘉陵江流域。考古工作者在鄂西先后调查和发掘了宜都毛溪套遗址、红花套遗址、向家沱遗址、秭归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体现为文明礼貌,在个人日常生活中,体现为文明的生活方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早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二字在中国古代文献最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中,具有“文采光明”和“文德辉耀”的意思.汉字中的“礼”,最初的意思是“敬神”,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礼”便逐渐被引申为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敬爱之意.  相似文献   

15.
书名是认识该书性质的最重要的事项之一。产生于唐代的《史通》 ,自宋代起 ,学者们对其书名内涵的解释仁智相参 ,颇不一致。分歧的关键即在一“通”字。有的认为《史通》之“通”是笺注的意思 ;有的认为与语言通顺有关 ;还有的辨析此“通”没有“通识”的意思 ,也不具备“贯通”之意。异说纷纭 ,莫衷一是 ,影响到了对《史通》主题思想或作者主体意识的认识的一致性。其实 ,作为史学理论大家的刘知几深明书名体现和规范该书性质的道理 ,对其书名的涵义是有明确界定的。所谓“史”即指历史学 ;所谓“通”即通义的省称 ,属古代理论文体专有名称。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中,合体字占绝大多数。合体字包括会意和形声二种。会意字是会合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表示一个新义的字,它的字义,本应与其部首的意义有关联。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合成的字,它所表示的意义,一般与它的形旁所表示的意义有某种联系,也就是说与其部首的意义有关联。由于古今汉语词义的演变,依现代汉语的用法视之,有些已不能发现字义与部首之间的这种,关系例如“好”,现代汉语是“优点多的或使人满意的”之意,跟“坏”相对,但为什么此字从女?又如“骄”,现在是“自满、自高自大”的意思,又为何从马?这些字,只要我们追源求本,它们的字义与部首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好”  相似文献   

17.
“玛”是彝语教育、教诲的意思,“木”即聪明、贤能、兴旺、繁荣之意。《马木特依》(以下简称《玛木》)是一部教人以贤能和兴旺繁荣之道的书。 《玛木》和《勒俄特依》一样,都是古代彝族人民集体创作和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学作品,但两者又有所区别。《勒俄特依》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神奇瑰丽的神话故事,它告诉人们天地怎样形成,万物如何起源,人类社会如何产生、发展和演变;而《玛木》则不同,  相似文献   

18.
动词、形容词的重迭式,在许多语言里都存在,但重迭的语法意义和形式则各有不同。以汉语来说,动词重迭表示“偏量”。如:看看、说说,表示“看一下”、“说一下”之意。单音节词重迭连说两次:说说、笑笑;双音节重迭则把原词连说两次:讨论讨论、研究研究。形容词重迭表示“全量”,大体相当于加了一个“很”字的意思。如:好好、红红,表示“很好”、“很红”之意。重迭形式,单音节词和动词一样,连说两次;双音节词与动词不同,第一第二音节须分开重迭,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等等。  相似文献   

19.
“历史哲学”的含义至今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这个术语可以有五个意思:(1)人类通史,(2)社会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某种普遍的社会理论;(3)和某种一般的哲学(“形而上学的”)问题有关的研究总结,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考虑历史(以及社会)与其它现象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20.
太谷学派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安徽池州石核人周太谷所创立。太谷名致,字星垣,号太谷,又号空同子。太谷学派初无其名,太谷和其门弟子最初都自称为“圣功弟子”。“圣功”之意,出自于(周易·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说,宇宙与人都是秉赋自然界的生机而产生、发展和作用的。一般的人则是随此生机而生而没而转化。能够养得其正者,则可以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共明”,这就是所谓“圣功”。“圣功”也就是(大学仲所说的“明德”,(论语·颜渊)中“视听言动”之“视听”作用。视听的作用在于认识客观存在,所谓“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