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大 举抢滩中国,大批中国高 级人才走进外企●在这场越来越白热化的 争夺战中,国内许多企业 忍痛败北,无计可施●从外企的人才战略中,我 们也该冷静思考,汲取他 人之长以利企业腾飞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从无到有发展特别迅猛,据统计,全国已达到15万家的规模,雇佣了2000多万名中国职员。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在外企的中国职员,大部分是拥有高学历、掌握热门技术的专业人才。外企成为近年人才市场中的最大热门,“做一个外企白领”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热…  相似文献   

2.
规模庞大、管理严谨,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在今天的中国、成为青年学子们就业的热门,如何进入这些知名的外企?实习,通过实习与外企互助了解,从而成为正式员工,是目前进入外企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越来越为校方和学生所重视的实习,其作用远不仅于此。  相似文献   

3.
中国猎头在完成企业重组、行业规范和集团化进程的同时,也会迎来产业发展又一轮高潮期。我希望政府能有自己的猎头团队,重点为政府的央企服务;绝大多数的名企和外企,则留给市场去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4.
余航 《人才瞭望》2013,(2):68-70
一、外企分支机构人才流失的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在我国各地生根发芽.迅速成长。在中国加入WTO后的10多年时间内.外企进入我国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既包括全球知名的国际性跨国公司.也有一些中小公司来到中国参与市场的竞争和利润的攫取。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探入,一批批外国企业如雨后春笋,相继在中国的大地上崛起。七十年代末,自英国米特兰银行率先在中国设立了代办机构以后,忽如一夜春风采,如今在我国的每一座大城市,几乎都设立了外国企业的常驻代理机构。据权威部门提供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在我国设立的各国办事处和公司约有10多万家,其中外企发展速度最快的当数北京市。1993年北京市的外企只有1000余家,而到1996年已发展到5047家。这些外企来自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1605家,美国891家,日本647家。  相似文献   

6.
蔡跃进 《人才开发》2003,(10):37-37
员工跳槽是企业尤其外商投资企业很头疼的事。因为外企经过精心挑选招聘来的员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已熟悉本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或技术,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正是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为公司作贡献的时候,有的员工却向人力资源部门递上一份辞职报告,甚至不辞而别,另谋高就,公司成了人家的培训基地及“人才库”。怪不得有的外企在员工跳槽后,外商总经理会摊开双手,气愤地责问人事经理:“这是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具有远见的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瞄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涌入中国,建立起分公司或办事处、代表处,竞相开拓业务。十多年来,这种势头有增无减,使外企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不但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而且容纳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本地人才。在外企供职的本地人才群体,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学历高、知识新、眼外资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中国的分公司、办事处、代表处的总经理、首席代表等主要职务,清一色的由国外派来的人员担任。这类职务所…  相似文献   

8.
中国首家为国内外公司、外商金融机构等提供专业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民公司目前发布《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30年发展报告》,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敏 《人才开发》2006,(8):22-22
正规外企的招聘程序大致由以下步骤构成,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化。第一步,为了确保在适当的时候,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人员,外企的管理部门通常都要制定年度(或周期更长的)人力资源规划。通过这个规划,外企将其组织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截止2004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0479个,在华注册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也达200多家。美中商业与贸易发展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在华外企人力资源状况分析”调查报告显示,在华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的本地化程度平均超过了90%,受访外企的管理人才基本都实现了95%以上的本地化。在记者调查的多家国际组织中,中国员工也远远超过半数,而且这些国际组织的运营机制与跨国公司在华运营靠近,也纷纷推出“本土化计划”,努力为中国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外企如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进驻中国,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这也带动了商务英语的发展。在商务英语中,翻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这是它的特点决定的。本文将结合具体的翻译例子浅谈商务英语中翻译的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12.
离我国加入WTO的时间越来越近,大家都在预测加入WTO后对我们的影响和所面临的挑战。根据目前看到的报道,大部分人把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集中在各类不同行业及其所生产的商品方面。这是必要的,但是加入WTO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和竞争,实际上不仅仅在物的市场上,而且还在人才市场上。 在中国加入 WTO后,外企将全面抢夺本地人才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最近撰文说,中国加入WTO后,受到的最大冲击将是人才的流失,最大挑战是人才的缺乏。他认为,在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外企进入的首要条件是全面抢夺本地人才。有迹象显…  相似文献   

13.
挽秋 《人才瞭望》2003,(7):42-43
随着外企在中国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场外国企业与中国本地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也愈演愈烈。一些跨国企业的人事经理认为,留人比招人更重要,而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他们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企进入中国,对外商务不断扩大。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商务英语能力变得十分重要。而商务英语口语在商务界应用非常广泛,是商务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1月17日,FESCO Adecco(外企德科)所属Adecco集团、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和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能力研究院(HCLI)联合发布了2017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该报告通过衡量一个国家在人才培养、吸引、留存等方面的表现,从而评估全球各国的人才竞争力,并为各国的政府、企业提供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建议.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月11日文章称,中国本土公司与在华外企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 贝恩公司和领英中国1月5日发布的一份联合报告称:"随着规模和知名度的提高,中国本土公司越来越能与跨国公司争抢下一代中国领导人才."报告称,在华跨国公司中,如今将近60%的地区高管是中国人,而在本土企业中,这个比例高达90%.报告预测,中国本土人才很快将接手以前由外国人把持的管理和领导职位.  相似文献   

16.
小李大学毕业后供职于一家外企的人事部,至今已有三年。出于效率的考虑,该外企分工极为明确,所以小李一直从事培训方面的工作,对于薪酬、绩效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97来临,一方面,外资企业纷纷继续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他们将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业务,加速人才的本地化进程;另一方面,又对由此而带来的诸如工资福利成本等等是否变化而忧心忡忡,这是一个敏感但却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4月22日,在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与本刊同仁一起在香港适时地召开了“跨国公司人事经理谈中国外企人事管理”的座谈会。座谈是在宽松、漫谈式气氛中进  相似文献   

18.
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半年来,人才争夺战正呈胶春状态: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回流趋势日益明显,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才竞争开始升级,一些领域高端人才转往外企的情况增多,而熟练技术工人也出现了短缺。对此,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  相似文献   

19.
你好: 我公司与李某订立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2022年1月,公司拟引进新设备,遂派李某等3人外出培训,并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正在新设备调试的关键阶段,李某因拿到一家外企聘用其为副总经理的通知书,便立刻离职并去该外企就职.公司派人前去交涉,该外企声称自己并非故意录用李某.而我公司因李某跳槽及违反服务期协议遭受了巨大经济...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外资企业纷纷继续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加大对中田的投资,加速人才的本地化进程将成为必然趋势.那么,外企人员本地化是否可能降低成本?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柯慧娴近期就有关中田外商投资企业人员本地化问题采访了上海励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峰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