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极为灿烂的华章,它之所以璀璨瑰丽,与其丰富厚蕴的语言运用艺术密不可分。叠词的大量运用是《诗经》的语言特色之一。它不仅体现了灵活多变的语法功能,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诗经》的艺术表现力。本文探讨了《诗经》叠词所具有的较强的艺术功用及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比兴艺术方法是古人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艺术规律,是“诗三百”对我国诗歌艺术宝库的杰出贡献。然而,在古典文学教学领域里,由于人们对比兴艺术方法的认识不一致,因而学生学完《诗经》的一些篇章之后,仍然弄不清比兴的艺术方  相似文献   

3.
我国诗史源远流长。在这绚丽多彩,灿烂辉煌的诗歌发展史中,汉乐府诗是一朵芬芳的奇葩,一颗瑰丽的珠宝。它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相比,都是民间创作,“《诗经》本是汉以前的《乐府》,《乐府》就是周以后的《诗经》。”乐府直接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二者相距时间不长,都是我国诗歌史上早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但是,我们从乐府诗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法来看、较之  相似文献   

4.
《诗经》叙事艺术特征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艺术在《诗经》中体现充分、反映显赫。本文从《诗经》所特有的现实主义诗风主题追求 ,以及叙事艺术的结构模式在《诗经》中体现两方面对叙事艺术特征进行阐释。也就是在题材和体裁两方面进行阐释 ,在题材上 ,表现出反映社会政治、人事、婚姻、爱情等方面内容。在体裁上 ,主要表现方式体现在叙事的抒发型、情节型、记实型这三类诗歌中。勾画出了叙事艺术在《诗经》中的轮廓 ,总结了叙事艺术在《诗经》中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光辉起点,而唐诗作为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在思想内容上和艺术上也深受其影响。唐代诗歌是对《诗经》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典藏的宝库。其主题丰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结构工整,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生活的全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许渊冲先生是中国古诗词翻译大师,他的《诗经》全英译本是其音、形、意三美理论指导下的佳作。韵译是其译本的典型特色,生动再现了诗歌的音韵美;重章叠唱的优美形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文化意象承载了诗歌深刻的内涵,传递了异域民族特有的文化韵味。许译《诗经》三美齐备,全方位再现了《诗经》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著名的两篇弃妇诗《氓》(卫风)与《谷风》(邶风)是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典范,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独特的叙事艺术和写实抒情相统一的艺术风格,堪称《诗经》"双璧"。从叙述视角、叙述方式、主人公性格塑造、对比修辞以及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比较探析两首诗歌的异同,会带给人们许多文学和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诗经》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两千多年前的女性世界的艺术长廊 ,对女性的赞美是《诗经》的一个鲜明特点。《诗经》中的女性具有形象美、品德美和精神美  相似文献   

9.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作品以抒情诗为主流,开拓性地运用了赋、比、兴等表现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关雎》是《诗经》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汉文化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因此,翻译工作者都不遗余力地将它译介国外。许渊冲先生、韦利先生是《诗经》翻译的佼佼者,分析研究他们的译诗策略,对于总结汉语古典文学西译的经验,构建现代翻译理论,自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大部份作品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流行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各地民歌,也有一些是歌颂“先王”的文治武功和统治者用以祭祀天地的赞美诗。由于它流传广泛,结集较早,又由于后代统治者将它抬举到了“经”的地位,所以《诗经》对我国政治、道德、文化、艺术等各个思想领域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无论《诗经》成书于何年何月,无论孔子“删诗”之说其真伪如何,总之,这一批古代诗歌在现在所见到的《诗经》一书成书以前早已在社会上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诗经》“赋”法传统认识的辨正,对《诗经》“赋”法的艺术特征予以重新认识——《诗经》“赋”法的艺术特征,因所需,固然可以层层铺叙,然而,不借助比兴,而对事物的形貌、人物的神态、心理和感情,作直接而形象的描绘和抒写也应该是《诗经》“赋”法的重要艺术特征,但是,立足于诗体的抒情本质,随物婉转,曲尽其情,寻求并“叙”出与此时特定情感有关联的客观物象以物化此“一时之情”才是《诗经》“赋”法的根本艺术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白与民歌     
(一) 历代有成就的诗人,都是认真学习民歌的。著名诗人李白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民歌,有着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诗经》是现存最早的周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诗歌。它虽经封建文人篡改,渗入了封建统治思想意识。但我们仍可以看到,它的题材所反映的社会面貌非常广阔,它所揭示的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也相当深刻。汉魏以来的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优良传统,也相当真实地、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从李白的创作实践和艺术风格看来,他十分注意学习《诗经》及汉魏六朝乐府。与那些只模拟民歌和套用乐府古题的诗人不同,他是从其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技巧,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并为后代诗人作出了典范。他对民歌孜孜不倦的学习,特别是乐府民歌,给李白的诗歌创作以极大的启发。他的九百余首诗歌中,有一百四十九篇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又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因此《诗经》的影响早已超越我国的范围,不仅对东亚的日本、朝鲜等国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对欧洲、美、俄等国也有广泛的影响,从而成为世界诗歌史上的瑰宝之一。本文主要是介绍海外与台湾的《诗经》研究的概况,并对其《诗经》研究的方法及其势态有所评述。欧洲的诗经研究《诗经》流传到欧洲始于十七世纪,到了十八、十九世纪,《诗经》的影响逐步扩大,而到了二十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批研究《诗经》的名家与论著。英国著名汉学家阿瑟·韦理,是《诗经》的译著者与研究者。…  相似文献   

14.
近读杨伯峻《诗经句法偶谈》。其中提词:“《诗经》的句法不能和一般散文同等看待,”对此颇受启示。《诗经》的语法现象相当复杂。机械地用先秦散文习见的语法特点去研究《诗经》,就象用唐宋散文的句式阅读唐宋诗词一样,必然是隔靴搔痒,难奏其效。众所周知,《诗经》是以诗歌形式记录的先秦文献。所  相似文献   

15.
大约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了。在我国文学史上,《诗经》是第一座巍峨壮丽的诗坛高峰;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它也是不可多得的瑰丽珍品。批判地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和丰富的艺术营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有大量婚恋题材的诗篇,生动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婚恋生活和情感世界,并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揭示了社会现实和婚姻现象的某些本质。从民俗文化学这一新的视角研读《诗经》婚恋诗,可以获知中国古代早期的婚姻观念、礼俗和婚恋生活习俗,更有助于认识《诗经》的艺术原貌、艺术精神及其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两千多年的诗经学历程中,经生注《诗》与理学家说《诗》的结果,使《诗经》逐渐脱离其诗性,而被赋予经学内涵和理学思想,异化为教化工具。《诗》被一代代的诗教“魅影”层层包裹,成为言说政治的载体。基于此,王夫之提出了“以诗解诗”的阐释方法,以诗歌艺术的角度审视《诗经》,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意之美、艺术之美,并以此祛除厚重的《诗经》政治教化之“魅”,从而恢复《诗经》活泼的诗歌生命。“以诗解诗”,不仅是《诗经》研究方法的尝试,亦是推动《诗经》文学阐释进程的动力,在诗经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诗歌选集。它的出现,除作为一部古诗的总汇给我们保存了丰富的艺术珍品可供吟咏之外,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可供研究的创作经验。 早在《诗经》之前,并非无诗歌传世,如甲骨文中有诗,《周易》卦爻辞也有诗,还有散存的古代歌谣。特别是《周易》中的歌诗,有的已达到了接近《诗经》的水平,但它们数量既少而且零散,便很难集中而完  相似文献   

19.
比兴艺术手法为《诗经》所创,《楚辞》则踵事增华,第一次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诗经》比兴艺术。中国古典诗歌的比兴艺术思维到《楚辞》则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古人概括为赋、比、兴。其实,《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人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艺术结晶。它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远非赋比兴这样笼统的说法所能概括得了。这点,古人说早巳察觉。自汉代以来,对赋比兴概念的理解就已各持己见。清人姚际恒说:“古今说诗者多不同,人各一义,则各为其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