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基于Lucas基准模型,根据收入分层,采用中国城镇1994-2008年间和农村2002-2008年间的消费数据,对城乡居民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二者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随着收入阶层的提高,城乡居民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呈递减趋势。因此,政府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但要关注经济波动,而且,更要具体的关注各个收入阶层的消费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2.
彭茜  张洁  李安 《决策与信息》2011,(12):176-177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和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数据的整理和实证分析,在排除了物价水平变动的情况下,证明了我国西部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人均持久性收入,说明了米尔顿·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的合理性,并揭示了二者间的函数关系,并依此建立了适当的消费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3.
张漾滨 《管理世界》2012,(1):178-179
本文运用生命周期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结合我国2005年7月~2010年8月的经济数据,对股价和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居民收入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大于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都存在财富效用,但不明显,股票市场对消费支出的财富效应略大于房地产市场,但对消费的方差贡献率小于房地产市场;从短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的财富效应,而股票市场则不具有。居民收入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在长短期内都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蓓  崔治文 《管理评论》2012,(7):3-12,23
本文测算了我国劳动、资本和消费的有效税率,以反映这三种要素的真实负担情况,然后,利用结构VAR模型分别研究三种税率的结构性冲击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消费支出有效税率的正冲击对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最大,短期内有利于投资率的增加,长期来看有利于经济增长;劳动收入有效税率的正冲击对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短期效应为正,长期效应为负;对资本收入征税,短期内不利于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长期来看具有一定的正效应,但是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我国税收政策调整的中长期目标应尽量选择以消费支出为税基,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等模型对1995年~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及特点,以及消费不旺局面的内在原因。还对国家大规模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收入所引起的消费总量及结构的变化作出预测,最后探讨了其他一些与消费密切相关的经济热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4年湖北33个县的3300户抽样调查资料,本文运用统计的方法考察了湖北农户消费及其结构。结论显示,山区农户在消费上与平原及丘陵地区的农户存在较大差异;农户食品支出随收入提高而下降,居住支出则相反;最低收入组农户的消费可能超过当年的收入,而最高消费组农户也可能如此。对消费超过收入的农户进行深入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西部农民家庭消费呈现出新的特征,西部农民消费结构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反映了消费需求的层次性上升规律。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东、中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农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起伏较大,反映出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在逐渐扩大,必然会制约西部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统计资料,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1993~2006年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计量研究,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自价格和交互价格弹性等进行数量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旨在为促进国内市场与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是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可能在利用当前机会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最好选择和唯一出路。江总书记讲话,不仅把扩大内需放在改革开放的首要位置,而且强调这是“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讲话中,“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是目标和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刺激内需明确放在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明显放慢,城市下岗职工阶层形成,使我国形成了一个逐步扩大的低收入阶层。90年代后期,这个阶层的存量和消费倾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开始明显释放。导致消费品增…  相似文献   

10.
孙学文 《科学咨询》2004,(13):36-39
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向小康水平迈进.到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728.5美元,每人每天消费接近2美元.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来看,城镇居民家庭从1978年的57.5%降为37.7%,已从小康向富裕水平迈进.但与此同时,城镇职工、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贫富差距急剧拉开,这种收入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彭晓寒 《经营管理者》2013,(25):97+397-97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针对长三角地区2011年16个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结构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定量分析,使用9项指标对该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结构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因子得分并进行综合排名,其次运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分为3个层欢。在此基拙上提出了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瑜 《经营管理者》2013,(29):94-94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的纯收入。另外,农村居民的支出状况以及消费习惯等也对其消费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拟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降低消费成本、改变消费习惯三方面来探讨有效提升淄博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两方面发力。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注重抓好两项改革: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应坚持以"管资本为主"的方向,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各类外资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公平竞争。二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缩小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调节宏观层面消费与积累的比例,调整国家公共支出结构。在促进发展方面,一是充分发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区域差距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翊  王铮  朱艳鑫  薛俊波  李兵 《管理学报》2009,6(9):1163-1168
在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下,建立了两地区四代间的收入转移支付模型,研究了政府通过收入转移支付来推动区域间平等的政策,分析了收入转移支付对两地区劳动者数量、工资、消费、退休者收入、地区和全国总产出,以及当地家庭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为实例进行了模拟,模拟了2种区域差距下经济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骊  孙敬水 《管理世界》2008,(1):167-168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分析我国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水平不仅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且其空间相关性不只是简单的一阶相关,可能需要从更高阶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消费呈现出新的特征,消费结构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反映了消费需求的层次性上升规律。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反映出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必然会制约民族地区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彩票业发展的隐忧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亚维 《管理世界》2008,(12):171-172
当前我国彩票业的繁荣背后存在隐忧。本文认为应通过政策设计调节彩票购买人群的结构,提高中高收入人群购买者比重。政策上建议将彩票定位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娱乐消费品,根据不同购买者对不同政策的敏感点设计彩票产品,鼓励健康的出于公益和游戏动机的人群,特别是高收入阶层的彩票购买。  相似文献   

18.
求解中国消费之谜——熊彼特可能是对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在极低的收入水平下平均消费倾向持续下滑 ,如何解释这一事实成了现代消费理论的一个谜团。本文从我国居民消费的行为特征出发 ,通过一个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分析得出 ,这一事实的根源在于我国经济转型所导致的居民“大额刚性支出”的上升 ,同时也证实了熊彼特“消费不只与收入有关”的疑问。为使我国尽快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 ,本文建议 ,应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或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 ,降低人们对“大额刚性支出”额度的预期 ,在发展中解决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货币供应机制与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基于DSGE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货币供应机制的DSGE模型,分析了中国政府购买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的乘数效应,发现两类财政支出对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都产生了挤出效应,公共资本的产出弹性低是产生挤出效应的结构性原因,在中国货币供应机制减小对通货膨胀负向反应和增大对产出正向反应的配合下,政府购买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能够对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产生正向的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的潜力 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看,市场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消费者群。大学生作为我们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显然构成了一个市场。我国目前有各类高等院校1075所,在校生近300万人。按目前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估计,每人每年需耗费4000元。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上看,食物消费占58.3%。(其中食堂伙食占52.71%,小食品占5.66%),衣着消费占10.14%、生活用品消费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