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施林地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其任务是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明晰山林权属、落实经营主体、放活林业经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产权长期清晰,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  相似文献   

2.
林权流转的目的是实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由‘分林到户’产生的林地细碎化问题,实现林地规模化经营,提高林地经营效率。截止2012年,云南省林地流转面积接近66.7万公顷,流转价格从15元/亩到500元/亩不等,流转规模从几亩到几万亩不等,流转期限从1年至70年不等。尽管流转速度加快、流转价格提高、流转规模扩大,但在实际流转过程中仍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在边境民族贫困地区,林地流转带来的不是林地经济效益提高,而是对传统森林经营管理体制的破坏和林农利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决策》2006,(6):63-63
安庆中厦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长期的摸索,成功实践了林业经营的新模式——林权流转。这种新模式经过近年的实践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有利于聚集民资发展林业。由于利益作为前提,能将大量的民间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资金聚集到投资林业上来,解决了长期困扰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有利于农民增收。一方面农民通过林地或林木使用权流转获得流转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林木管护取得收益;三是有利于投资增效。专业化造林公司对林木实行集约化经营,降低了成本,解决了缺乏培育、管护林木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林木生长量和优质商品材出材率,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家庭经营已成为南方集体林区主要的经营形式。但森林培育是规模经济相对显著的部门,如何通过合作和市场交易促进林地经营权流转,优化资源配置,是林业政策设计者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云南省各地的实地调查,把握农户林地流转的行为特征,分析影响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户林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汀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8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34%,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16.3万亩、商品林面积272.5万亩,林木蓄积量133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5%。近年来,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稳步推进林权改革。特别是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对三农发展有重大意义。作为把发展现代林业全国示范县为目标的长汀,能否有效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长汀县林权抵押贷款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座谈会与访谈方式,选取林农、普通村民、种植养殖户、贷款人等52人发放问卷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50份。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林农的生产方式正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逐步过渡到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生产.林农林地流转决策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林农林地流转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本文从规模效益、土地偏好、投资机会成本、要素转移的机会成本和林地经营收益5个方面对林农林地流转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来进行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吴明华  程炎 《决策》2005,(12):42-43
林业改革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变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保障,通过中厦林业这样一大批造林龙头企业的不断实践和努力,“林权流转”新模式将会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8.
《决策》2006,(6):58-59
作为一种崭新的投资方式,林权流转如今已进入安徽省,并在林业产权改革中带来了巨大商机,受到了希望投资林业的投资者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平红 《决策探索》2010,(16):30-31
2008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与明晰产权的基础改革相配套的措施,确保“农民得实惠,林业得到资源,生态受保护”。新郑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政(2008)10号,对平原地区林地使用制度进行了有特色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新郑市在管理好现有林地的同时,不断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0.
<正>林农、林区、林业是"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做好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既是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又是金融实施强农惠农战略的切入点,对于增强就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拓宽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意义重大,是当前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战略的重要举措。人民银行儋州市支行抓住儋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契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GIS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如交通、城建、军事等,而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林业建设的各个环节都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因此林业信息化建设在林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运用GIS技术作用信息平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林权制度是保障农业人员和增进农业人员增收的一项措施,对增强生态文明的、对提高三农问题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林权改革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林权管理和林木产权制度改革是当今林业发展的基石 ,本文从古田县着手 ,分析了林权管理和林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几点建议 ,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试点省份在全国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国家林业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从试点到现在的4年时间,已有5.25亿亩集体山林分到林农手中,占全国集体林地面积的21%。目前,在全国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4.
以林权抵押贷款为核心的金融创新是福建省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的又一创举。3月21日《福建日报》报道称,该省银林合作机制基本形成,深受林农欢迎的林业小额贷款由试点进  相似文献   

15.
林权改革只是前端的显示,其背后本质是林业产业链将要发生一系列的重大调整和改变。  相似文献   

16.
4月20日至22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西考察。当他得知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最大变化是“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时,温总理说,关键是“人定心”,“人定心”才能真正爱林护林、发展林业。林地的经营权和受益权50年不变、70年不变,就是长期不变。  相似文献   

17.
安图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把林地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充分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使林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宁陕县为例,归纳出陕南林地经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如林农思想保守,经营模式单一,林业经营投入少,技术水平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林木交易市场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大政府宣传,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招商引资,同时完善相关制度,成立相关互助协会,积极发展林业产业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河南省信阳市位于我国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中间带,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展势头猛进,曾被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荒山绿化造林第一区”;  相似文献   

20.
林权档案管理工作是巩固林权改革和推进配套改革的内在要求,做好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双阳区林权改革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有效建议,解决林权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