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白痢病是集体猪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一般多见于断乳前仔猪,其特征是排出粘稠、有腥味的白色、灰白色稀便,各圈发病窝数,每窝发病头数和严重程度都不一样。据对绵阳市种畜场猪场最近十年情况调查,仔猪白痢病的发病率约为40%—60%,有的一窝仔猪发病率高达80%—100%。患了仔猪白痢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成为僵猪,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严重损失。目前在治疗仔猪白痢的方法上,最常用的仍是使用各种抗菌药物,由于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影响疗效,致使抗菌药物的量越用越大,甚至几种抗菌药物一起使用。这在成本和后果上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2.
(一)猪发烧。将仙人掌洗净捣碎,加水熬成药汁,拌入适量稀饭中,给病猪吃。体重50Kg以下,用药汁250g;体重50Kg以上,用药汁500g。一般喂一次即能使猪退烧。(二)仔猪黄痢。每头发病仔猪用鲜猪血100g,甘薯粉50g,加清水250g,放在猪槽内喂病猪,连服2次。有效率达91%。(三)猪泻。将5—8个大蒜头烧熟捣烂。拌在饲料中让猪自食,当天即可见效。(四)猪白痢。取鲜马齿苋1000g,龙芽草250g,洗净后加2—3倍清水煎熬,煮沸后再熬5—8分钟,随后将煎液连药渣拌料喂母猪,可治疗哺乳仔猪白痢。轻者一剂,重者两剂,(五)皮肤湿疹。抽健康鸡血8ml(加2.5%枸椽酸钠2ml,  相似文献   

3.
(1)大蒜150克,甘草60克,切碎后加入普通白酒160克,浸泡2天,混合后分成20剂,每头猪一日一剂。(2)生大蒜加水少许捣烂成汁,每次喂半汤匙,日服2——3次,连服4——5天。(3)柿子把熬水喂仔猪。剂量:一窝仔猪体重在5000克以上,10000克以下的取4——5个柿子把放入锅中熬水(加水量控制在500克左右),服量看体重而定,原则上是个大多喂,个小少  相似文献   

4.
杨草 《小康生活》1995,(1):31-31
冬季天寒地冻,猪体耗热量增大,青饲料缺乏,给仔猪饲养管理造成困难,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及体重,需掌握以下管理技术。一、保温增温。仔猪的适宜温度是:初生35、℃;1—3日龄,32—30℃;4—7日龄,30—28℃;15—30日龄,25—22℃。防寒保暖的办法较多,本文侧重介绍塑料拱棚与红外线照射两种方法。(1)塑料棚保温法。冬季仔猪塑料  相似文献   

5.
仔猪出生后能否吃上充足的奶.水.对仔猪体质关系极大.怎样使母猪早下奶,多产奶?现介绍几种民间催奶法。(1)胎衣母猪产仔后的胎衣,可用清水洗净,煮熟、剁碎、拌入饲料中,分三、五次喂完。(2)生乳灵:人吃的生乳灵、母猪也可用,每次服一瓶.连用2—3瓶。催奶效果  相似文献   

6.
(1)仔猪副伤寒:该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或猪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以拉稀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常发生于小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症状:突发高烧,达41—42℃,不吃食、呕吐、腹泻、便中带血、腥臭。防治:①注射预防药物;②治疗用土霉素,每公斤体重内服40一50毫克,每日2次,连用3—5天,或用氯霉素,每公斤体重内服0.1克,每日2次。(2)仔猪白痢:该病是由大肠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3—20天的仔猪。症状:主要是拉稀,粪呈黄色,以后逐渐变成乳白色或灰褐  相似文献   

7.
本病是母猪产后气血耗损、感受风寒的一种疾病。《一》病因:母猪产后瘫痪主要是缺乏钙和磷,或钙、磷比例失调。也有的因骨盆神经和产道神经挫伤所致。母猪产后没有得到很好护理,畜舍内寒冷、潮湿,常引起此病的发生。(二)症状:一般在分娩后2—5天发病,病猪不吃或少吃,精神不好,奶少。初期瞳孔散大,肌肉颤抖,起立、步行困难,前肢爬行,后肢  相似文献   

8.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 0%[2]。PD以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以及黑质残存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也称为路易小  相似文献   

9.
曾芳琴 《小康生活》1999,(10):50-50
(1)每头发病仔猪,用鲜猪血100克,甘薯粉50克,加清水250克,放在猪槽内喂病猪,连服2日,治愈为止。(2)紫皮蒜5头,捣烂加1斤白酒,半斤水,供10头20日龄仔猪一次服用,连服2天。(3)韭菜汁一匙加红糖适量,日服二次,治愈为止。(4)焦山楂3钱,榛皮3钱,地榆炭1两,加水煎至100  相似文献   

10.
(1)猪喂稠料能长快。饲料加水过量,防碍猪的细嚼慢咽,不利于消化,且小便频繁,消耗营养,料水应按1∶1配比,并另设水槽,任猪自由饮用,猪吃得饱,消化好,长得快。(2)母猪白天产仔有窍门。在母猪临产前1—2天(即妊娠后112—113天)的上午8—9点,于颈部肌注氯前列烯醇注射液1—2毫升,可使98.2%的母猪在次日白天分娩,仔猪成活率由90%提高到98%以上。(3)控制母猪春秋分娩。母猪春秋分娩,避开寒冬和炎夏,可提高仔猪成活率,两年产  相似文献   

11.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极快的超急性病毒病,病鸭或带毒鸭从粪便中排毒,污染饲科、饮水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同时饲养管理不良,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鸭舍潮湿等加速本病的发生。(一)发病特点。突然发病,主要发生于雏鸭,3—23日龄鸭最易发生,发病率达100%,一周龄死亡95%,2—  相似文献   

12.
母猪因仔猪吃奶过多,或哺乳期过长,消耗维生素 B 类营养太多,自身维生素 B 合成不足,体外补充跟不上,遂导致瘫痪。先是两后肢活动无力,最后卧地不起。治疗方法:复合维生素 B、百分之二十樟脑磺酸钠,每次各注10—15毫升,每天注射一次,连注3—5次,轻者三天,重者五天后即可起来行走。母猪瘫痪并不是缺钙乃是缺少维生素 B,因此,有的饲  相似文献   

13.
新购进的仔猪死亡率较高,主要是应激和早期防疫不当,使仔猪发生多种疫病而引起死亡。现将新购仔猪防疫法简介如下:新购进的仔猪应首先放入经消毒的隔离圈内饲养。仔猪购进后的第一天,最好不喂食,只供给配制含白糖5%—8%、食盐0.3%、痢特灵0.01%的水溶液,让其自由饮用,使之对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减少应激。2—3天喂适量稀食,第4天正常饲喂。仔  相似文献   

14.
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以及个体体重,必须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注意安全过好三关:(一)过好初生关。使仔猪生后获得充足的初乳,是仔猪健壮发育的关键。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  相似文献   

15.
仔猪副伤寒是一种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副伤寒无明显季节性,多发于2—4月龄仔猪,潜伏期3—30天,病症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多见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沉郁,病初便秘,以后下痢,粪便恶臭,有时来不及表现症状而死亡;慢性型较多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低,消化功能不健全,抗病力弱,生长快。因此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断奶窝重,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着重抓好下面几点。(一)仔猪的防寒保温。初生仔猪生长适宜温度为29—35℃,随着日龄增加,体温调节能力逐渐增强,至三周龄时基本完善。为此要堵塞猪舍风眼,  相似文献   

17.
选90头35日龄断奶(体重7.3±0.9kg)的长荣杂交仔猪,以玉米—大豆—鱼粉—麦麸为基础日粮(DE 1.42×10J.CP 18%,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糖化酶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糟化酶单独或适当结合使用可显著提高仔猪生产性能(P<0.01),提高程度随猪龄增长而降低;酶制剂适当结合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酶,后两周尤其明显。酶单独使用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糖化酶分别以3万、3万和5万单位/kg饲料为宜;结合使用时以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各3.0万单位/kg饲料复合最好:复合酶在酸性蛋白酶2.74—2.95、纤维素酶2.22—2.90和糖化酶0.24—1.37万单位/kg饲料内取值时.可获得试验全期最大预测增重的效果(P>0.05)。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是由各方面原因引起的哺乳期和断奶期仔猪较为常发病。最近几年,在猪的各种传染病中其危害跃居首位。本文对产前、产后母猪和哺乳期及断奶期仔猪提出几点防治措施。一、免疫学的防治。1、把好初乳关仔猪吃初乳是产后预防腹泻的第一  相似文献   

19.
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穴烧等。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全国各稻区几乎都有发生。在我们安徽省内普遍发生,尤其是江淮丘陵和沿江江南稻区受害最重,主要为害水稻叶片,造成叶枯,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严重影响育机物的合成。对产量影响很大。如果在抽穗前发病,顶叶(功能叶)枯死,一般减产3—5成:灌浆后发病损失较小,一般减产1—3成。如病害大流行时往往造成颗粒无收。(一)主要症状。病菌主要为害叶片。通常是苗期传染,中、后期暴发。秧苗期虽有  相似文献   

20.
丰收 《小康生活》2003,(1):22-22
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好母猪。应从产仔多、哺乳性能好、奶水充足的母猪所生产的仔猪中挑选,个体大、体重高的仔猪留种培养。(2)适龄配种。一般小型母猪为8—9月龄,体重不小于60公斤;大型杂交母猪为9—10月龄,体重大于90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