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海林市、东宁县是全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基于实际调研,比较分析了两地棚架、地栽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黑木耳生产效益,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两地棚架黑木耳栽培投资回报率均高于地栽;二是海林市棚架栽培模式的利润低于东宁,地栽模式的利润则高于东宁;三是黑木耳产业发展中仍存在菌林矛盾尖锐、劳动力缺乏且人工成本高、基础设施薄弱、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及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就此提出了促进黑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食用菌类:农作物秸秆阔叶栽培及加工处理1盘。食用菌栽培基础知识,菌种制作、培养1盘。草菇与伤脑筋荪最新高产栽培技术1盘。平菇室内外立体袋栽及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1盘。猴头菇与灵芝栽培技术1盘。麦稻草,禽畜粪室内外高产栽培双孢蘑菇1盘。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是一种质优味美的胶质食用菌。人工培育黑木耳普遍采用棉籽皮或木屑进行袋栽或瓶栽,既费工,又受材料限制,有很大不便。我地是棉花生产基地。棉柴秆资源丰富。1986年秋,我们利用棉柴秆试种木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棉柴秆栽培黑木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收割小麦后的麦茬多被锄去,经试验,可用来作培养料栽平菇,生物效率达90%。其栽培方法如下:(1)麦茬处理:将麦茬晒2—3天,碾碎,用石灰水浸1—2小时,麦根呈微红色时捞出,用清水冲洗,使 PH 为6—7.5,含水量为60—65%。(2)栽培管理:用室内床培法,用料6.5kg/m2,用种4瓶/m2。分三层播,第一、三层各用种40%,播后面料压实,盖一层报纸,然后覆膜,  相似文献   

5.
据国内一些科研、生产部门调查研究,有以下一些食用菌值得开发。(1)紫木耳:肉质鲜嫩、味道独特,即有黑木耳的柔软性,又有毛木耳的清脆性,品质明显优于毛木耳,且生物转化率高,适温范围广,抗逆性强,栽培料来源广。栽培紫木耳即可弥补国内黑木耳生产的不足,还可填补夏季木耳生产的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2)杨树菇:是近期培育和发展的一个优质食用菌新品种,人工栽培方法基本上  相似文献   

6.
杨发国 《小康生活》2000,(11):14-15
在黑木耳栽培中,生产者大多数条件简陋、生产管理较粗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选用质次价低劣质原材料、菌种、塑料袋,加之黑木耳生活力较弱、抗病力较其它食用菌低、环境污染、缺乏有效防污染技术等,杂菌污染较严重,造成巨大损失。现将我们的防污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食用菌类:农作物秸秆阔叶栽培及加工处理1盘。食用菌栽培基础知识,菌种制作、培养1盘。草菇与竹荪最新高产栽培技术1盘。平菇室内外立体袋栽及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1盘。猴头菇与灵芝栽培技术1盘。麦稻草,禽畜粪室内外高产栽培双孢蘑菇1盘。香菇与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1盘。花菇、白灵菇栽培技术1盘。食用菌病虫防治1盘。(二)农业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类:植物保护基础5盘。几种中草药栽培技术2盘。几种特种蔬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李旭斌 《小康生活》2003,(12):18-18
荠菜俗名荠,属十字花科荠属一年生植物,野生,是珍美蔬菜,近代已发展为人工栽培,其法:一、栽培季节春、秋二季栽培为主,夏季栽培要打破种子的休眠期才能播种。一般播种后40—60天可以分次收获。二、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品种。春播选小叶种,秋播大叶、小叶种均可,夏播大叶种为宜。2、选择土壤肥沃灌水排水方便的地块,施足基肥,整地作畦,畦面要平坦。3、一般采用  相似文献   

9.
抗虫棉高产栽培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丰产田的建设。提倡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同时发展棉田绿肥.提高地力。氮、磷、钾的比例保持在1:0.3:0.7。(二)应用“两膜”栽培,促其早发。棉黼苗移栽和地膜覆盖,简称“两膜”栽培,目前抗虫棉新品种大都前期晚发,不利壮苗早育,所以,要特别强调“不栽即盖”或“即栽又盖”,有条件的还可以发展地膜覆盖加小拱棚农膜覆盖栽培,促棉早发。(1)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可充分利用光、温条件,使抗虫棉早发、早育,一般育期可提前  相似文献   

10.
秦前淦 《小康生活》1996,(12):19-20
一般嫁接黄瓜均采用保护地栽培,尤以冬季日光温室和春季大棚为主。由于嫁接黄瓜的生长势强,耐寒,耐病,生长期长,日光温室又有其独特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1、黄瓜生育适温。黄瓜是典型的喜温植株,白天适温为25—32℃,夜间适温为15—18℃。昼夜差大,白天有利光合作用,晚上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幼苗期适温偏低,夜间10—15℃,有利花芽变化。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栽培大豆 (Glycinemax)起源于中国 ,早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但是 ,大豆起源于中国何地何时却是众说纷纭的问题。研究栽培大豆起源的依据是 :(1)有无野生大豆的分布 ;(2 )不同生态类型的栽培大豆可能有不同的起源时间和地点 ,并且同耕作栽培制度、用途的不同有密切关系 ;(3)有无历史文献的记载 ;(4)有无考古文物资料的实证 ;(5 )生物学方面的证据。研究结果表明 :春大豆生态类型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及东北地区 ,起源于 30 0 0— 4 0 0 0年以前 ;夏大豆 (麦豆秋杂二年三熟区 )生态类型起源于黄淮地区 ,起源于 2 0 0 0年前 ;夏大豆 (稻豆两熟区 )生态类型起源于长江流域地区 ,起源于 2 0 0 0年前。  相似文献   

12.
砍瓜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结瓜为辅。瓜形长圆柱形。生理成熟期20—26天。栽培要点:露地栽培,4月上旬至6月下旬播种,保护地栽培11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3月上旬至10月下旬均可播种,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0—28℃,温水浸种2小时即可播种。营养钵育苗(无条件也可露地直播)3—4叶后炼苗移植大田。栽前开沟或穴,施足基肥(株施充分腐熟的圈粪10—20公斤,与土拌匀),行距2米,株距1米。爬苗后搭架,架高2米,每株1立杆,横、竖杆平绑于立杆顶端。爬苗后顺立杆牵引绑缚瓜苗,侧蔓留叶一块摘心。当瓜苗爬到架面后留主蔓结瓜,侧蔓结  相似文献   

13.
对东三省,内蒙古、河北、江苏、浙江、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湖北、陕西、贵州等20多个省区的黑木耳专业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调查显示,2003年秋季各地黑木耳上市后,价格涨幅较大。野生黑木耳批发价由80元(公斤价,下同)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吊袋栽培出了2~3潮耳后,由于袋内水分、营养缺乏不再出耳,就当废料扔掉,但袋内养分还未耗尽。为了多出耳,笔者象平菇后期覆土那样,对黑木耳后期进行覆沙,取得了可喜的效益,现介绍如下:将出过2~3潮耳后的菌袋脱袋,用大颗粒状的含水量为5%的河沙和1%的石灰拌匀,再将脱袋后的菌料置每100公斤水中加入了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15.
葡萄枝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皖北葡萄产区黑木耳栽培过程中,不同葡萄枝屑培养料配方对黑木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黑木耳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生育期、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60%葡萄枝屑+18%玉米芯配方效果最好。该配方培养料的菌丝生长势最强,子实体形态最佳,产量最高;且在主料中添加玉米粉,菌丝生长健壮,原基形成快,菇耳产量及商品率高。  相似文献   

16.
合理安排大棚全年立体栽培,是大棚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途径。常用的大棚立体高效模式有以下几种:(1)一年四作四收:早春促成栽培黄瓜或番茄,间作蘑菇或早甘蓝——秋延迟栽培番茄或黄瓜、间作花椰菜或蘑菇。茬口安排分春季提前和秋延迟两大茬,严冬或盛夏休闲。具体种法:2月初扣大棚模,挖蘑菇栽培沟,整  相似文献   

17.
春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新的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湿、保墒抗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避免春雨淋刷、防御春寒低温危害、促进早苗全苗、早花多花、多果和增产的作用。据试验,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盖膜比露地的每亩可增产花生果43—58公斤。春花生采用地膜覆盖,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菌菇珍品——褐蘑菇,又名香口蘑,盖大柄粗.菌肉肥厚,口感鲜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其栽培技术如下:1、栽培季节:褐蘑菇出菇温度范围16℃~32℃,播种40-45天后开始出菇。一般春栽选择3—4月播种,5—7月出菇;夏  相似文献   

19.
(一)食用菌类:农作物秸秆阔叶栽培及加工处理1盘。食用菌栽培基础知识,菌种制作、培养1盘。草菇与竹荪最新高产栽培技术1盘。平菇室内外立体袋裁及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1盘。猴头菇与灵芝栽培技术1盘。麦稻草、禽畜粪室内外高产栽培双孢蘑菇1盘。香菇与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1盘。花菇、白灵菇栽培技术1盘。食用菌病虫防治1盘。(二)农业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类:植物保护基础5盘。几种中草药栽培技术2盘。几种特种蔬菜优质高产秘法2盘。大棚蔬菜生产配套技术2盘。大棚蕃茄、甜椒、茄子栽培技术1盘。大棚蔬菜立体育苗栽培技术1盘。大棚丝瓜、苦瓜、佛手瓜栽培5盘。大棚香椿、西芹、西葫芦栽培1盘。四季豆芽芽菜袋生不烂缸高产技术1盘。苹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3盘。葡萄反季节,大果无核栽培及贮存保鲜1盘。葡萄无核大果栽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稻草袋栽方法探讨不同稻草含量的配方对黑木耳生产性能的影响.设置4个配方,配方Ⅰ~Ⅳ分别添加稻草0、5%、10%、15%;木糠75%、70%、65%、60%;均添加棉籽壳5%、麦皮18%、石膏粉1%、糖1%.实验结果表明,配方Ⅰ~Ⅳ的生物学效率分别为75.64%、77.36%、80.96%、78.13%.配方Ⅲ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为80.96%.配方Ⅲ的利润最大,平均净利润为10.97元/kg.配方Ⅲ主料配以10%稻草能提高黑木耳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