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全面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马传栋 《东岳论丛》2003,24(2):28-32
长期以来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 ,认为山东省仅仅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 ,这从某种意义 (如从自然地理角度 )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对环渤海地区松散的经济联系现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后就会发现 ,这种观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即环渤海经济区现在根本还未形成 ,而是三个基本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和城市群。事实上 ,自从胶济铁路在上世纪初建成通车后 ,山东省在百年中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匹配众多的矿产和农业资源进行采掘、加工制造、进出口的经济区 ,出现并成熟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要建设“大而强 ,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 ,要使山东在 2 0 2 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 ,必须要使山东半岛城市群在 2 0 10年前后率先实现现代化。而只有将建设胶济现代制造业带和现代化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相结合 ,才能尽快缩小山东半岛城市群同其他城市群之间存在的成熟时间较晚、龙头城市发育不充分、整体基础相对较差等明显弱点 ,大大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济现代制造业带在国内外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环黄海区域旅游合作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旅游中心逐渐向东转移 ,处于东北亚的环黄海地区 ,包括中国的辽东半岛、河北省、山东半岛 ,韩国东南和西南地区、日本的九州地区 ,以青岛、烟台、天津、大连 ,韩国的仁川、釜山、蔚山 ,日本的北九州、福冈、下关为中心城市的广大地区 ,如何在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基础上构建环黄海大旅游圈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发展旅游经济 ,正日益为环黄海各地方政府所关注  相似文献   

3.
马传栋 《东岳论丛》2005,26(1):101-105
青岛市要建成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化大城市,必须建设青岛市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青岛市要进一步促进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特大型信息家电企业的发展,真正把青岛建成世界级的信息家电制造业基地。要利用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一系列条件,大力吸引世界 500 强企业到青岛投资建企业和科技开发中心,并吸引更多的世界大银行和保险机构到青岛设立分支机构;要充分发挥亿吨级青岛港的物流作用,建立山东省和黄河流域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真正把青岛建设成为信息、家电、石油化工、造船、海洋产业、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朱洁西  李俊江 《浙江社会科学》2023,(12):31-42+156-15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激发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赋能效果,已成为中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具体效应及中介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其作用机制包括人力资本机制和技术溢出机制。(2)相对于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推动作用更显著。(3)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经济对周边城市的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潜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东半岛城市群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群是地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社会经济和城镇发展布局的中脊 ,是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最快的五个城市群之一。山东半岛城市群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还存在差距 ,分析与比较这些差距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对于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发挥山东经济的整体优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一体化是城市转型民展的新趋势.在"9+2"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大背景下,环北部湾各城市处于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交汇中的结合部,是中国--自由贸易区海上通道中桥头堡和中心区,因此,其区位优势决定它将是21世纪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和最好具有活力的新的城市群经济增长带.所以,要从战略的高度把握联手共建环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实现的机遇期,客观分析环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真正做到北接泛珠,南迎东盟,联手共建环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政策措施和产业发展战备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刘光溪 《东岳论丛》2004,25(2):66-71
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能否形成协作机制和互补性竞争优势 ,达到规模和簇群效应。其核心是生产要素在城市群之间的充分自由流动 ,也就是说在城市之间搭建起保障要素流动的链。就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际需要来看 ,六 (流 )链的搭建和培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据此探讨"一体两翼"下"一体"城市群发展战略。即把"一体"的核心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在全国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足、核心竞争力强的区域之一;适应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把"一体"培育成为国际竞争力强的城市群——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在"一体两翼"战略下探讨日照和东营在"一体"和"两翼"间作为连接带的双归属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运输成本和网络分析方法,重点探究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物流-经济网络及其空间组织战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城市交通物流竞争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是第一层级,和长沙市和南昌市相比,武汉市遥遥领先;湘鄂赣三省都已初步形成大致均匀和相对紧密的运输成本空间格局,长株潭城市群更加均匀分布,交通物流联系网络较为密集。武汉的交通物流枢纽地位十分突出,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一枝独秀",是长江中游地区交通物流-经济网络发展的"龙头";目前,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频繁和密切,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一些城市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环鄱阳湖城市群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的地位有待提高,需要积极主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构建,加强中心城市增长极功能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江苏首创建设扬子江创意城市群,这是一种新的制度型创新和地域生产力结构优化的前瞻性探索,是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群”的必然担当,是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并介入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战略创新。城市发展需要一个具有“人文区位”价值空间的基础,即城市人文区位的“城市文化资本”属性。江苏沿江八市以长江为“轴”和纽带,虽然隔江相望,但是都已经提出全面跨江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战略,而且能够明显地看出,在地域生产结构和格局上,以南京和苏州作为沿江八市城市群中的两个“发展极”,形成了一个在空间区位上具有特殊优势、在文化地理空间又有共性——“江南文化”作为同一性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群的地域空间结构。可以通过创意产业的“淬火”与“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创造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带)关系,形成一个被发现、被创意和被整合创新的区域性经济文化共同体,构筑高端产业发展的世界级创意产业城市群。  相似文献   

11.
由马传栋等著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崛起与建设》一书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山东省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究系列课题”的成果,是我省经济学工作者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本项目的主持人马传栋是我省第一个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山东半岛城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城市群、旅游圈的基础理论,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中基本形成的以上海、北京、广州、沈阳四大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环渤海湾和东北三省的四大城市经济圈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构造辽宁中部城市大旅游圈,实现辽宁中部城市群新的产业空间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力 1.产业差异与互补动力城市群的一体化源于经济的一体化,而经济的一体化源于各城市的产业差异与互补.中原城市群构建产业差异与互补总的指导原则是,参照城市群区域城市产业的等级层次框架,从城市群总体发展格局出发,协调好城市间产业联系,因地制宜,突出城市的优势产业,强调城市产业的趋异和互补;高等级城市向综合性产业结构发展,积极培育职能性大城市,促进城市群地区首位城市产业的升级;加快城市产业职能的综合与专业化,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和特色,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低效益的结构趋同.  相似文献   

1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肩负着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使命,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优势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1.优势条件。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具有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日韩产业转移与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东辉 《东岳论丛》2005,26(3):46-50
现在日本和韩国正处于产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两个国家都以信息化为其发展重点,他们的许多传统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由于深受国内劳动力价格和地租高昂的困扰,因此欲向海外转移以谋求更好的利益机会,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进行工业化进程,需要吸收大量的资本和技术,为日韩产业转移提供了一个最有利的场所。山东省是中国离日韩两国最近的地区之一,与日韩之间已经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日韩产业转移对于山东省提升整个制造业水平,在山东半岛打造一个综合的制造业基地是个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通过优化城市规模分布来促进空间结构优化、提升空间配置效率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城市群"中心-外围"框架下,考察城市群集聚结构转变对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规模差异的影响以及不同城市群中这一效应的差异性,理论分析发现:城市群集聚结构演变缩小了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人口规模差异,但不同城市群中这一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使用2003-2014年中国城市群面板数据证实了这一结论,并且使用工具变量回归方法验证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其隐含的政策含义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城市规模分布的主要原因,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结构是促进城市规模合理分布的重要途径,越是包含高行政级别城市的城市群,这一效果越是显著。在优化城市规模分布过程中,应避免户籍政策导向与投资、公共资源布局政策导向的背离。  相似文献   

17.
周咪 《社会科学家》2022,(10):39-46
推动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国家战略以及建设粤港澳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举措。粤港澳城市群是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红色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汇聚地,近年来文化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并初步形成分梯队的产业格局,为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在产品、品牌和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文旅融合政策力度不足、区域协调联动乏力、产品同质现象严重和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从五个方面推动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制定文旅融合专项政策、建立文旅融合区域协调机制、利用文化特色创新文旅产品、培养引进文旅融合专门人才和借助科技打造智慧文旅系统。  相似文献   

18.
打造北起新乡、南至漯河,包括郑州都市农业圈在内的沿京广铁路大农业产业带,使之成为与郑洛工业走廊相呼应的产业密集区,既是推进河南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发挥优势、增强实力、奠定城市群和中原崛起的产业基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群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其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美俄博弈、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等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群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江中游城市群不能走现有城市群发展的老路,其路径必须具备自己的特色,应该创新先行、智慧驱动,成为我国跨界合作开放发展先行区,社会主义城镇化示范区,世界智慧经济增长极.为此,长江中游城市群必须迅速克服其当前外向型经济水平低、全球分工参与不足、武汉的长江流域中心功能与地位被人为弱化等问题.分三步走,创建跨界协同发展基金,打造武汉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打造长沙和南昌国家级智慧城市,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水陆空铁三角,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自贸区,推进武汉、长沙和南昌三大中心城市国际化,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群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全球价值链转移与山东半岛产业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恒 《东岳论丛》2006,27(4):79-80
制造业为主体的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主动应对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以山东半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转移背景下的产业升级为研究内容,提出主要制造行业价值链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升级途径,指出应该注重制造业价值链建设与服务业价值链的协调,以及服务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