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贺来 《求是学刊》2002,29(1):5-10
“对话”与“宽容”是辩证法一个重大的理论精神 ,但以往对辩证法的理解中 ,这一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理论本源上看 ,“对话”与“宽容”乃是辩证法的始源性含义 ;从学理上看 ,“对话”和“宽容”乃是辩证法区别于独断和专制的知性形而上学的重大特征 ;从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看 ,由于植根于对人现实生命存在的自觉理解 ,“对话”和“宽容”乃是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 ,对辩证法“对话”和“宽容”维度的自觉阐发 ,是捍卫辩证法理论合法性、深化辩证法理论内涵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宽容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并非是一种自足的应然价值观念。任何宽容行为在现实中都会遭遇到二难困境。通过诉诸更高位阶的价值范畴,宽容可以疏解困境,但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困境。诠释学将宽容问题的经验讨论转换为先验探究,追问宽容如何可能的根据,以善意概念解答宽容的“元”问题,探寻解除二难困境的道路。诠释学的宽容原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原则,它相信每个人都是有理性者,人们愿意以理服人,善意对待他者,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善意保持在心灵中。诠释学的善意是一种信以为真的先验信念,而非一种规范行为的森严规则。它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出自良善心愿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在跨文化对话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得对话能够超越文化差异而获得一种言说文化普适性内涵的共同语言,探得不同文化间的共在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宗教宽容到法律宽容的思想延伸和运用,是宽容学说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说中的"宽猛相济"思想还是西方基督教学说中的"宗教宽容"思想,都包含有内在深刻的法律宽容要素.法律宽容或法哲学上的宽容原则虽然在我国和西方的遭遇不尽相同,但却包含有共同的社会价值,它是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之一.法律宽容体现的是一个法律从严厉到宽松的历史过程,它虽然是来自法律秩序或法律领域之外的一种价值或超法律原则.但却是现代立法和执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调整原则.  相似文献   

4.
姜丽芳 《江右论坛》2007,8(6):35-37
情景对话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对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情景对话教学应贯穿"实践第一"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可从设计好情景、精心组织教学和与其它的教学形式相结合三个方面进行情景对话教育.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多元异质化特征,使政治宽容生变成为现代政治的一种普适调节机制,这是由其内在价值属性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政治宽容作为现代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的表征,具有合理性、民主性和开放性原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要求和旨归.在现阶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建构和谐政治的现实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平等与对话"的意蕴及实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后现代基础上产生的教育思想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强调个人选择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建构性,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对话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对话活动,是在人与文本对话和个体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合作性、建设性意义生成的过程.因此,对话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理解性和反思性的特征.把握这样的特征,实现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对话,应树立关怀生命的教育理念;确立并着力构建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和互惠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教师角色转换;激活对话意识,从而实现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恢复性司法是在寻求抚慰、宽容、和解中,通过对话与合作实现和伸张正义。它以新的视角来审视和检讨传统报复性司法,强调司法程序的多元化参与,促进犯罪人回归社会,缓解犯罪人再社会化困难的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彰显社会正义,促进司法和谐。尽管有不同的尝试和一定的本土资源,并且在试验中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恢复性司法在中国的发展还是面临着本土化的困境。我们要把恢复性司法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予以研究,在尊重和修复价值的人文关怀下提炼和建构恢复性司法的原则和限度,增强它与我国司法管理模式所根植的文化和制度背景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8.
聂晓光 《社科纵横》2009,24(12):155-156,160
话题设计是对话教学课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话题大致可分为四类:导引性话题、争论性话题、探究性话题和拓展性话题。对话教学的话题设计中应坚持的主要原则是:问题要有意义、有价值;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在此前提下,对话教学的话题设计应关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疑点问题、歧义问题以及由教学内容而触及的社会中的焦点或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儒家哲理特征与文化间对话——普遍主义还是非普遍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祥龙 《求是学刊》2008,35(1):21-26
儒家是一种典型的非普遍主义,因为它尽管坚信自己学说是终极真理.但认为这真理与实际生活的变化过程内在相关,依靠健全的文化生态而存活,并且否认任何普遍主义的更高标准的有效性.所以,在当今的文化问交往中.儒家会主张一种真实的对话态度:既不参与任何你死我活的文明冲突,不搞普遍主义的竞赛与对抗.儒家坚持一种"允许中止交往"的对话原则,即对话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中止可能的和现实进行着的交往.如果它感到这种交往威胁到了它的原初文化生态的话.也就是说,文化间对话必须以保障对话的任何一方的文化独特性、他者性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8,(12):132-136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回归生活世界是针对当前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忽视其育人的本体性价值而提出的,旨在通过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意蕴。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的思想理论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体现了全面性的特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与实践旨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主体性、层次性等原则,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体验教育、在坚持普遍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统一中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促使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主体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宽容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前提就是充分的宽容.真正的宽容并不意味着容忍一切,而是意味着容忍那些应该容忍的事物,在规则的意义上,这是由适当的规则和限制两个方面来预先假定的.为了避免不宽容和使异议人士免遭滥用国家公权力的迫害,有必要呼吁立法机关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起监督和处罚机制,以捍卫宽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和提升,政治宽容作为一种理念、美德和制度逐渐融入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成为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衡量尺度和外在表征.政治宽容要探询的是: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原则应该成为国家行为的正当基础.政治宽容的生成根基和理论前提,可以从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诉求、生存论——多元共生和认识论--有限理性等维度获得充分的诠释和有力的辩护.  相似文献   

13.
政治妥协是解决政治冲突和实现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深刻理解和把握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特别重要.政治妥协无论对于政治主体还是对于政治系统来讲,都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它的实现要求遵循政治宽容、双方互利和适度妥协原则.在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妥协不仅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冲突,而且有利于促进政治实践中共识性政治规则的达成.政治妥协在促成政治主体间信任与合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化解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危机,并推进其有效运作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宽容是现代自由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它起源于宗教改革时期自由主义思想家为良心自由所作的辩护,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安排,并成为现代民主的价值规范.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有必要批判性地借鉴自由主义的宽容观念及其实践的成果,把宽容作为政治价值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原则,走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身份及意义确证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蓬 《浙江学刊》2004,(4):91-97
本文认为我们处在文化对话的语境中,但当下却不知道我们自己是谁,应该和谁对话,如何对话.我们患了文化对话的失语症.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史中,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身份的努力,这里有"中体西用"、"西体中用",马克思主义为体,古、西为用,以及"元文化"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体用"的对话态度,其内涵的是一种先在的预设,结果却是不得不陷入一种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对话悖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观念和方法,给出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文化对话态度.由此,我们试提出一个具有普泛意义的,在文化对话中如何确证中国文化身份的原则底线.  相似文献   

16.
"因性施教"以脆弱的性别本质主义为理论基础,在论证中显露出中心漂移、自相矛盾、颠倒因果等混乱逻辑,并导致强化性别刻板印象、再生产性别不平等的后果,不具备内容上的合理性."因性施教"在对象上的群体性、内涵上的封闭性、功能上的权力性,与因材施教的个体性、开放性和能力性根本对立,不能借因材施教而获得形式上的合法性.性别敏感教育正视既存性别事实,促进性别文化对话,又鼓励性别气质交融,努力超越性别设定,代表着教育性别平等的发展方向,是教育解决性别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温室效应的日渐增强,使得环境清洁项目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有益处的,项目的可持续性成为利益双方关注的重要方面.根据清洁发展机制本身的各种特点,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原则、层析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完备性原则、可能的最少原则等.应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建立比较判断矩阵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的生态高等教育交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教育的教师主体观和现代教育的学生主体观不同,后现代主义的高等教育观是生态化的交往实践观,强调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是主体间的共在.后现代主义的生态教育通过多元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实现智慧的增长、人格的完善与精神世界的共享.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属于跨文化研究的理论范畴.在近代中国"公共领域"建立、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公共领域一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性质,在此基础上文学逐步摆脱对政治的依附关系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学公共空间".作为一个理想模式,文学公共空间应当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广泛参与的,自律、理性而又多元、宽容的交往对话空间.它是发表作品的阵地、文学传播的载体、争论的讲坛、作家聚集的核心,各种思想、观点、主张借此进行多元、理性、批判性的对话和讨论,进而,以此空间为核心的文学群体、流派得以凝聚壮大,新的文学思想观念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文学整体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傲慢与偏见》会话含义的语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学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研究文学语言特征的有力工具.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擅长描写人物对话.在<傲慢与偏见>中,她巧妙地利用对话营造气氛,刻画人物,突出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她笔下的人物对话经常违反语用学原则,这样安排对话所产生的会话含义,不仅使对话富有戏剧张力,能够生动再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冲突,又是产生幽默效果的主要手段.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会话含义,可以更加清晰地透视语言形式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小说人物的鲜明性格、交际意图和社会关系,同时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