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内涵“小康”一词 ,源自《诗·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礼记》提到的“小康”相对于“大道行也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是“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 ,它描绘了古人对宽裕、殷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 ,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 ,盛行千年而不衰 ,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立足国情、放眼发展大势 ,赋予“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科学内涵 ,设计了“…  相似文献   

2.
相对主义错在哪?——科学卫士与理性的敌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文章是皮克林教授2002年在芝加哥一次有关“科学大战“会议上的演讲,经作者同意,本刊给予发表,同时另刊一篇相关文章,供参阅、了解当今“科学大战”的情况。皮克林教授系物理学博士与社会学博士,是当今流行的后现代科学主流(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是美国当今最主要的和最活跃的后现代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建构夸克》、《作为实践与文化的科学》与《实践的冲撞》是后现代科学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3.
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和具体性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阶段的小康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80年代达到的小康是“半小康”;90年代达到的小康是总体小康;21世纪二十年代的小康将是阶段性的全面建设中的小康;21世纪五十年代的小康将是真正全面的小康。  相似文献   

4.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康”一词 ,作为一个历史概念 ,最早出自《诗经》。它是与“大同”思想相对应的一种社会理想或社会状态。而本世纪初我们将要建设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思想 ,经历了一个从“大三步走”到“小三步走” ,从温饱到宽裕再到殷实 ,从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到高水平、全面、平衡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是对县级经济发展重要性的最完整的概括。改革开放的事实也证明:只有县级经济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的小康才能迈出步伐,全国人民的小康才能成为现实。目前全国2100多个县中靠财政补贴的约55%,  相似文献   

6.
“全面小康”思想是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小康”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发展;“全面小康”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具体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10月上旬,江泽民主席明确宣布,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努力,到本世纪末,中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一、“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新概念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1979年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就提出,把建设“小康之家”作为到本世纪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所谓“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描述所提倡的一种社会生活状态的概念。早在中国古代典籍《诗经》、《礼记》中…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战斗性很强的散文。文章从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描述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的摧残,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教育领域中尊孔复古的倒退路线,直指反动腐朽的孔孟之道。我们今天重读这篇文章,对于深入批林批孔,肃清教育战线上修正主义的影响,仍有现实意义。我们读了《山东省中学课本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以下简称《资料》)对这篇文章的分  相似文献   

9.
《礼记》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史必读的重要著作之一。尤其是其中《礼运》篇的“大同”与“小康”的两段记述为复原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制度提供了一些可贵的资料。因而,史家治史征引者纷纷,对这两段的记述所反映的社会制度的看法颇为一致,都认为这两段记述中的“大同”之世明显地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些特征,“小康”则是阶级社会的写照。笔者认为“小康”之世所描述的特征是否是阶级社会,则可商榷,需从计议。本文拟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中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联系“大同”、“小康”之世的实际,对其所反映的社会性质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指教。  相似文献   

10.
一、小康年鉴的“定位” 1.年鉴发展的创举。《云南小康年鉴》2005版创刊号及2006版已出版发行,它是中国年鉴发展中的新创举。正如云南省原省长徐荣凯在《发刊辞》中指出:“是全省年鉴编撰和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开了国内小康年鉴编撰先河。”其开创性何在?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要实现全社会的小康必须实现农村的小康 ,农村教育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 ,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步伐 ,实现农业人口向更高的文明形态转型 ,最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都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大力发展。本文从新疆农村教育发展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制约与促进的角度 ,分析了新疆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制约全面小康实现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农村的公共服务发展滞后问题将是影响统筹城乡、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十一五”规划背景下 ,以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为对象 ,在分析了重庆目前的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基础上 ,提出了发展重庆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四个战略思路、机制创新和应该首先安排的几大项目 ,拟为重庆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读了1988年第3期《内蒙古社会科学》发表的乌杰同志的《系统辩证论》一文后很受启发。这篇文章能使人感到,发展玛克思主义哲学在今天已不仅是“理有固然”的问题,而已经成了一种“势所必至”的现实。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在理论上、观念上或口头上已不成任何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结合发展了的科学、进步着的时代和新型的社会实践,具体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系统辩证论》没有“发展、发展”的空喊,更没有“陈旧、过时”的间单否定。而是从文章一开始就具体地说明了“新的哲学的产生是我们时代的必然”。作者  相似文献   

14.
我曾在《学术月刊》1985年第1期上发表的《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那篇文章,主要讲了三点意思:(1)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2)商品经济在我国充分发展的重大意义;(3)要从公有制经济、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这三个相互联系着的命题,来全面理解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在这篇文章里,我准备再谈三点意见,作为前一篇文章的第三部分的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15.
《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市场与法治研究”栏目刊发的《参与式治理的基本理念与操作方式》一文,就参与式治理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基本理念与构建路径作了全面的分析。应该说.这篇文章倾向于展现政治学的建构理性,即侧重于将参与式治理以制度化。  相似文献   

16.
初识冯象先生的文字,是在《读书》上的“政法笔记”专栏。他的文章不落窠臼,不论标题立意还是观点论据,都能使读者眼前一亮,如《孔夫子享有名誉权否》《性贿赂为什么不算贿赂》《正义的蒙眼布》等篇章,均令人不忍释卷。除两篇前言和“法律与文学”这篇代序外,《木腿正义》(增订版)共有31篇文章,其中上编研究法律(包括法律教育、法学方法),下编讨论语言文学、宗教神话等。  相似文献   

17.
“小康”是古代儒家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观和理想社会模式。在设计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邓小 平赋予“小康”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对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在《中共央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强调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同时,《建议》明确提出了现阶段党的教育方针,这就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教育方针,是我们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万盛区把旅游业作为21世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提出以旅游为龙头带动全区经济发展,在全区上下树立大旅游观念,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大办旅游的气候,把万盛建成重庆市的旅游新区。围绕大办旅游的思路,做好“旅游带动”这篇文章,笔者对发展万盛休闲旅游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丛刊》编辑部为了适应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需要,编辑出版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五讲”、“四美”漫谈》专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十二篇文章。《“五讲”、“四美”漫谈》所收十篇文章,对开展“五讲”、“四美”教育的意义,内容和要求,怎样达到这些要求等问题逐项做了生动形象的阐述。文章的故事性较强,事例生动,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