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直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自亚当·斯密以来,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一直围绕经济增长的机制、源泉和动力等问题展开,有关经济增长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数量问题,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与判断.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的正义思想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亚当·斯密的正义思想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实现社会正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亚当·斯密的正义思想主要有:制度是正义的保障;效率是正义的标准;自由是正义的核心;同情是正义的矫正。本文对亚当·斯密的正义思想的现代意义与价值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3.
崔巍 《兰州学刊》2006,(3):125-131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问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多是跟随经济发展变化的热点问题提出修订,因此还是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又以此服务于社会经济实践。  相似文献   

4.
杨玉成 《东南学术》2001,(4):202-207
休谟的自然主义人性论哲学构成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直接哲学前提。他的人性研究启发斯密从人性中寻求人类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他对自然的诉求和对人类理性能力的怀疑为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奠定了认识论基础,而他的同情学说则为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奠定了道德心理学基础。休谟哲学的影响使斯密的经济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使其置于深厚的人性论、知识论和道德论基础之上,使其与后来的纯经济分析相比,更能满足寻根究底的智力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传健 《兰州学刊》2006,(4):137-138
长期以来,人们对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着误解,认为它是静态理论,不符合现实情况。事实上,斯密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因而具有动态分析的特点。他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表达了比较优势的基本思想,强调“后来获得的”要素及运输成本对一国优势地位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认为不发达的农业国可通过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获得优势,主张按具体情况对不同产品实行关税政策和渐进式的自由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6.
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影响甚深.自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以来,中外思想家对其进行研究评价的著作和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专门探讨其消费经济思想的论述则并不多见.笔者在研读消费经济理论时,从《国富论》中获益匪浅,深感探讨斯密的消费思想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建构社会主义的消费经济理论大厦,制定科学的消费政策,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储丽琴 《学术论坛》2005,1(7):63-66
在我国古代经济思想遗产中,司马迁的经济思想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他的经济思想与1800多年后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因二者处于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思想存在质的不同。文章试图从人性假设、社会分工、经济政策、货币理论、价格理论及资本理论等方面对二者的经济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由于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巨大影响,对斯密思想的传统研究,多出自自由资本主义的视角。本文尝试对此思想路径作出批评,力求通过对其正义理论的叙述,揭示其道德哲学基础,梳理出其自然法和政治理论的总体框架、特点,从而回到斯密思想之真相。正义是亚当.斯密道德哲学中最关键的概念,它不仅是一种伦理德性,也还是政治和法律德性。正义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包括商业在内的任何社会不可缺少的消极德性。因此,仅从正义出发,斯密对商业社会的论述也必然具有政治和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基于分工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贤明 《晋阳学刊》2008,28(3):52-56
传统理论分析公共服务有助于经济增长侧重于从人力资源角度。从斯密传统出发,提供公共服务更多的是通过提高分工水平这个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的。因此,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公共服务供给,更大范围地提高分工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亚当·斯密问题"是否存在的论争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成为经济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源于斯密思想体系的内在矛盾,"亚当.斯密问题"的存在折射出人类在道德判断和价值追求上的困惑。探讨、深思"亚当.斯密问题"的困境,在今天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强 《南京社会科学》2005,22(10):32-36
西方主流经济学通常把经济活动中人的理性行为理解为自利最大化,这一观点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斯密思想的误解。人的理性行为不仅包含自利的愿望,而且包含他利的要求。这是现代经济的必然准则。如果说在商品经济发展之初,自利的倾向更占上风的话,那么,在现代经济中,自利利他结合的要求则更为迫切。而在我国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成功地实现自利利他的结合,保持经济增长的高效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林金忠 《学术月刊》2012,(10):72-81
西方主流经济学者一般视亚当亚当·斯密斯密为其思想源头,并奉之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然而,他们却是根据其主流理论自身需要而对斯密思想采取选择性的解读。这主要表现在:(1)熊彼特将斯密的经济思想视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某种前期思想铺垫,开了选择性解读之先河;(2)西方主流经济学者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隐喻解读为自由竞争市场制度下市场机制的神奇作用原理;(3)斯密关于人性的理解,则被解读为以自利为行为之唯一动机的"经济人"概念。这些选择性解读曲解了斯密的思想:(1)将斯密关于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关系的论述解读为"均衡理论的雏形"是牵强附会的;(2)斯密的"看不见的手"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并无特殊理论含义,它与主流经济理论所谓市场机制原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3)所谓"经济人"概念则是对斯密的"人性观"的片面歪曲。这些选择性解读塑造出一个虚构的亚当.斯密,严重误导了人们对斯密思想的认识,因此,需要还原一个真实的亚当·斯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自利与利他都只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人性既不是完全自利的,也不是完全利他的.在<国富论>中,斯密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建构经济理论体系仅仅是由于经济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不表明斯密对人性的看法有了改变.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与卡尔.马克思为货币理论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货币起源研究和货币职能理论上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亚当.斯密在货币理论的研究上产生了失误,为卡尔.马克思在货币理论上的突破提供了前提和空间。  相似文献   

15.
杨永华 《学术研究》2008,1(1):44-49
卓炯运用斯密定理成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论证了经济改革市场取向的基本思路.舒尔茨运用斯密定理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杨小凯把斯密定理放进超边际分析的现代经济学躯体里,使新兴古典经济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卓炯与舒尔茨、杨小凯的理论研究成功的深刻的理论原因在于掌握了斯密定理.卓炯的重要贡献是引入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法,引入分工理论,回归马克思,回归优秀的经济学传统.  相似文献   

16.
经济民族主义是美国早期历史上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产生很大影响的思潮之一。美国在立国之初具备了产生经济民族主义的条件,开国先辈中一些代表人物具有经济民族主义倾向的思想,经济民族主义所体现出的基本精神在开国时代存在其合理性,这奠定了1812年后这一思潮高涨的基础。经济民族主义符合了美国当时利益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对美国经济发展影响很大的保护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7.
韦森 《东岳论丛》2006,27(4):5-21,52
本文从“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相互作用和关联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本文首先提出,劳动分工和市场扩展的相互促进,构成了任何社会经济成长的“斯密动力”。接着,沿着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理论”的分析理路,文章讨论了斯密动力形成的社会条件,并进而从财产的法律制度在资产形成和市场运行中作用机制的分析视角,探讨了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机制形成的制度环境问题。如果从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自发生成和不断扩展的视角研究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就会发现,“布罗代尔钟罩”原来是那些阻碍“斯密动力”形成和发挥的社会安排和社会机制。因此,打破阻碍和约束“斯密动力”形成和发挥的种种“布罗代尔钟罩”,应该是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主要指向和动因。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辨析 ,证明马克思是一位经济增长理论家 ,他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将静态分析动态化、短期分析长期化 ,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马克思主义者费里德曼以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根据 ,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数学模型。西方经济学家在落后了大半个世纪之后 ,才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受到启示 ,开始建立他们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索洛模型和斯旺模型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前者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实现稳定增长 ,后者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实现稳定增长。此后 ,新增长理论对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和实现机制作了分析。我们的任务是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用数学方法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模型。西方经济学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对我们完成这一任务都有不同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1979年诺贝尔奖得主刘易斯的生平,并对其主要理论,即二元经济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评述,论述了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及启发意义,并对刘易斯获得诺贝尔奖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论政府制度供给与西部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条件进而决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影响其增长条件进而能动地作用于制度安排。作者在论述有关政府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剖析西部经济落后的表征与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源,研究西部经济增长的保障,指出需要增大政府制度供给,为西部经济增长构造一个快速、稳定演进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