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数较少的兄弟民族之一,共有七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额尔古纳旗,少部分分布在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数少而分布地区广,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互相隔绝,历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农业区和牧业区的鄂温克人都早已进入了封建社会,而分布在额尔古纳旗的一小部分鄂温克人,共一百四十六人,直到解放前还处在  相似文献   

2.
略论鄂温克族的来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温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白较少的民族之一,全国共计七千七百余人。近三、四百年,他们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等不同名称。解放后,根据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于一九五七年底,正式规定统一称为鄂温克族。一九五八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鄂温克自治旗。关于鄂温克的民族来源问题,国内外有不少人在关心,曾作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还没有具体结论。我个人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和初步研究,认为鄂温克族主要来源于靺鞨。当然,这也是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只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鄂温克族通古斯部与雅库特部经济发展之比较李自然通古斯鄂温克人与雅库特鄂温克人是鄂温克族中的两个重要支系,明末清初时期,他们都是以采集狩猎为生,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几乎没有多大差别。但是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了解放前夕,双方的差距却异常明显地拉大了...  相似文献   

4.
使鹿鄂温克族二元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鹿鄂温克族二元现象浅析孔繁志使鹿鄂温克族是我国鄂温克族三支族群之一。在历史上被误称为“雅库特人”,亦即鄂温克“使鹿部”。1992年人口为159人(不包括散居外地人口约20人),居住在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主要从事狩猎业和驯鹿业。直到本世纪...  相似文献   

5.
清初 ,由于沙俄的入侵 ,黑龙江流域索伦部的鄂温克人南迁到嫩江流域。清政府将嫩江流域的鄂温克族编旗设佐 ,由布特哈衙门管理 ,令他们披甲驻防、贡纳貂皮、进行渔猎牧垦。在与满族、汉族及达斡尔族等的交往过程中 ,嫩江流域鄂温克族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于鄂温克族精于骑射 ,清政府常常抽调他们出征作战 ,于是“索伦劲旅闻天下”。长期征战虽然给鄂温克族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牺牲 ,但他们在清代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进程中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6.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为30505人。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  相似文献   

7.
仙人柱     
仙人柱鄂伦春语和鄂温克语的音译,吕光天先生理解为“遮阳光的住所”。中国北方狩猎民族的一种游动性住所,又谓“撮罗子”。历史上就记载着“用桦皮盖屋”。建国前,鄂伦春族和部分鄂温克族尚保留此居住方式。它用木杆搭架,高约一丈,直径大小不等,呈伞形,夏天用样树...  相似文献   

8.
清代鄂温克人农耕的土地经营方式杨淑芳,那晓波清初南迁以来,伴随着黑龙江地区驻防八旗制的确立和驻防官兵旗地的相继设置,编入旗籍的鄂温克人自然也就在旗地的圈拨过程中获得了从事农耕的土地。”随之农耕经济逐渐成为鄂温克族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于是便在更为广...  相似文献   

9.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北方兄弟民族之一,约一万余人。鄂温克族绝大部分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草原、山地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左旗、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以及黑龙江省讷河县、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地,也居住着部分鄂温克人。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军对索伦部的征服战争.严重延缓了鄂温克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鄂温克族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战争后被迫南迁的鄂温克人社会历史变迁巨大。  相似文献   

11.
通古斯满语民族鄂温克人,苏联称“埃文基人”,旧称“通古斯人”。据传,鄂温克人起源于贝加尔湖流域和后贝加尔地区。由于历史上的多批迁徙,鄂温克人的分布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至于通古斯满语民族鄂伦春人,多数苏联学者认为,他们只不过是鄂温克人的一只,即使鹿鄂温克人。鄂伦春人不仅在语言上与鄂温克人大同,就连他们的族称“鄂伦春”  相似文献   

12.
叶梅 《中国民族》2013,(8):76-76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女作家敖蓉便是生活在内蒙古风光壮美的莫力达瓦。那里有富饶辽阔的黑土地,有胜似江南的碧波湖水,还有密密的森林。鄂温克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他们将自己的民族叫做鄂温克,意  相似文献   

13.
论驯鹿鄂温克人的驯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驯鹿鄂温克人是我国鄂温克族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以饲养驯鹿谋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驯鹿鄂温克人在狩猎驯鹿和使用驯鹿以及饲养驯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共同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我国独一无二而独具风格的驯鹿文化。我们拟从人类文化学与民族文化学的理论视角,对这一特殊族群的驯鹿文化形态进行客观实在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是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热土,鄂温克人的一切都与大自然紧密地交融在一起。鄂温克人在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艺术。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充满了自然崇拜的审美个性。他们以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动植物作为艺术的追求与目标。自然崇拜是鄂温克人世代崇奉的萨满教当中一个十分普通、影响深远的内容之一。这种宗教观念对鄂温克族的舞蹈、绘画、雕刻、造型等艺术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一、舞蹈与自然崇拜任何一种传统艺术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生活习俗中形成的。鄂温克族舞蹈艺术也是如此。纵观鄂…  相似文献   

15.
游猎在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他们的婚姻习俗具有初民社会的一些遗风,但它又有其不同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传统的婚姻习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它仍保留着不少的民族色彩。鄂温克人现在是严格地实行一夫一妻的氏族外婚制。在婚姻结合上,一般是同辈婚配,但过去曾有错辈婚配的现象,只要年龄适当,舅父也可娶外甥女为妻,这在习惯上并不受到任何限制和非议。尤其是间接的错辈婚配更是如此。从前,鄂温克人还通行“夫兄弟婚”、“妻姐妹婚”,即同一氏族的女子为同一氏族男子的妻,而同一氏族的男子则为同一氏族女子的夫。现在这种习俗已发生变化:妻死后可续娶其妹为妻,但不  相似文献   

16.
驯鹿又名角鹿、“四不象”①,是一种体形中等的鹿科动物,分布在北半球北部的答原地带和森林中有苔燕生长的地方。驯鹿文化就是围绕着猪取或牧放驯鹿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它有三个类型:一是宫原和森林猎捕野鹿类型;二是音原牧鹿类型;三是森林牧鹿类型。中国鄂温克族②的驯鹿文化属于第三种类型。本文仅就与鄂温克族驯鹿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鄂温克人的驯鹿生产习俗鄂温克人饲养或牧放驯鹿的方式方法。鄂温克人对驯鹿的牧放一般采取自由牧放的形式,即让驯鹿自由觅食,不派专人去看管。夏天蚊虹多,白天驯鹿主要聚集在猪营地…  相似文献   

17.
也许人们对我们鄂温克族感到陌生,但它却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我们民族只有2万人口,大都分布在内蒙古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和8个民族乡内,从事农、牧、林、猎和渔业生产。我们有自己独具的民族特色,生产特点、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并通用蒙、汉语文,没有文字。历史上,我们的先人曾被误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索伦”是满族对  相似文献   

18.
雅库特人     
雅库特人西伯利亚南部的居民。自称“萨哈人”。约32.8万人(1979),主要分布在原苏联贝加尔湖东南的雅库特自治共和国,部分散居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北部埃文基和基梅尔民族区,以及马加丹、库贾岛黑龙江流域。属蒙古人种西伯利亚类型。使用雅库特语,内分多种方...  相似文献   

19.
鄂温克族的民间文艺,宛如开放在高山密林的铃兰花①,瑰丽芬芳,别具特色。唱歌狩猎丰收了。在万点银星缀满天幕的夜晚,鄂温克人围着篝火,席地而坐,边宴边唱。粗犷的歌声震荡着寂静的山林,表达了鄂温克人狩猎丰收后的欢快心情。特别是举行婚礼之日,在“格勒呼坝”②的映照下,鄂温克人通霄达旦地歌唱。一首古老的婚礼歌,唱出了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期望:“祝愿新婚的人永远幸福!请你们牢记:劳动  相似文献   

20.
鄂温克族传统的冬季捕鱼建军鄂温克族自古以来就依山傍水而居。他们不仅从事狩猎、牧业和农业等,其捕鱼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本文仅对鄂温克族冬季捕鱼的方法和特点,作简要的论述。一、鄂温克人的冬季捕鱼方法1、叉鱼(斯热热仁)。鱼叉(斯热)是铁制的,有三齿或四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