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隋书.经籍志》和《隋书.经籍志补》的体例和著录方式一脉相承,延续了其四部分法和按书名、卷数和作者的顺序著录图书的方式。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不同之处。《隋志补》依据其它史书中的作家本传,进一步完善了《隋志》的内容,同时又对所增书目进行了考证。《隋志补》中并没有《隋志》中的众多序录,其学术价值也不及《隋志》。  相似文献   

2.
《旧唐书·经籍志》经部脱漏书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书在长期的传抄刊刻过程中有一定的脱漏,统计结果表明,今本《旧唐志》经部各类脱漏六种。本文通过与《新唐书·艺文志》的对照,参考《隋书·经籍志》及其它目录学典籍进行分析考证,对今本《旧唐志》经部所脱漏的六种典籍作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述说了《隋书·经籍志》的成书经过及关于该书作者的争论,着重从《隋志》的产生标志我国古代书目四部分类法确立;《隋志》为人们进行古籍流传研究和文献整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线索;《隋志》既有对前代目录学的继承和沿袭,又有创新与发展,充分体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精神等方面,浅析了《隋志》的价值,同时也指出由于历史的局限,《隋志》尚存在一些缺憾。  相似文献   

4.
《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是一部反映隋代当时藏书和梁代以前图书流通情况的全国综合性图书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它的参考价值之广泛,在图书分类史、目录学史、文化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于《隋志》和《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一样地重视,研究比较充分和深入,发表了一些论文.论文中,论者对一些问题持不同意见.其中一些意见,我们认为与原志的实际情况不符,有必要提出来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5.
《隋书经籍志》系点对贞观见存书,参酌损益"旧录"而成,"旧录"可分作两类:一是官修的秘书目录,一是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等私撰的解题、叙录型目录。官修目录自荀勗《中经新簿》起就有据藏书写卷过录篇目的特点;而《七志》《七录》叙录则每就史书为撰人立一小传。与过去一般的认识不同,《隋志》著录撰人衔名以终官故衔(含赠官、征召官)为主,与解题、叙录关系更为密切,更基础的来源则为史书传记;同时《隋志》也存在题著书时官的情形,与直接或间接从写本过录结衔这一来源关系更为密切。区分《隋志》著录撰人衔名题终官故衔或题著书时官,可为补证撰人官阀仕履、推定著书时间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6.
《隋书·经籍志》在文学目录学史上的成就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志》正式确定“集部”集中著录文学文献,同时又以部、类序论形式界说类别性质,阐述文学源流,既成为研究先唐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又在中国古代文学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成就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隋志》的研究,有的学者侧重对编撰作者进行考证;有的学者重在从书目分类的沿革变化探究其学术源流;有的则着重于研究《隋志》的编撰思想。本文从官修书目这一角度探讨,在留意《隋志》学术价值的同时,侧重于将其放在唐初的时代背景下,考察君臣治国的文化方略。概括为四点:(一)尊经尚儒;(二)以史为鉴;(三)儒释道三教并行;(四)总而不遗。  相似文献   

8.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目,对后代的书籍分类和学术流别的考察具有深远的影响。《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四部分类目录,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第二部重要的古代综合性图书分类史志目录,它对我国古代目录学影响深远,对古籍考证、辨伪意义重大。本文从礼类文献目录这一角度,对《汉志》与《隋志》试作一个比较,从中看出二者的变化,以及历代统治者对礼教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籍志》代表着我国目录学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它开列出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总书目,论述了图书与人类的关系,描写了我国图书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四部分类法的创立经过。它的主体部分各有侧重点地介绍经、史、子、集四类图书。如儒家经典突出其功效性;各类史书强调其分类情况与史官必备的条件;诸子百家分析其学说特征以及优缺点;大多属于文学作品的专集、别集、总集则阐述其创作者应具备的才能。它是文史研究与图书管理人员必读的书目。  相似文献   

10.
《隋书·经籍志》代表着我国目录学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它开列出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总书目,论述了图书与人类的关系,描写了我国图书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四部分类法的创立经过。它的主体部分各有侧重点地介绍经、史、子、集四类图书。如儒家经典突出其功效性;各类史书强调其分类情况与史官必备的条件;诸子百家分析其学说特征以及优缺点;大多属于文学作品的专集、别集、总集则阐述其创作者应具备的才能。它是文史研究与图书管理人员必读的书目。  相似文献   

11.
论《国史经籍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国史经籍志》是中国目录学史上有影响的一部书目,历来论者评价不一,褒贬悬殊较大。文章分析了《国史经籍志》的编撰背景和过程,认为其类例和著录在继承借鉴《通志艺文略》的基础上,也有较多的变通和创新:类例上,两者体系有别,子目增删调整较多;著录上,两者著录内容和图书归类多有不同。《国史经籍志》类例详悉,反映了古今著述源流和学术变迁,颇便查检。该目继承了古代书目类分图书方法的优良传统,并较好地处理了同类书的排序问题,它多彩的注释方法和丰富的注释内容,具有一定特色。《国史经籍志》之失在于著录草率、体例丛杂和类目繁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民党作为中国近代建立最早的政党、民国时期的执政党,对中国近代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因此在新编方志中,中国国民党无疑是政党志记述的重点之一。但是,迄今为止,全国各省出版的政党志中都没有单独为国民党立志的,或者与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合为一卷,内容简单,或者根本就不写。这与国民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符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孙继民研究员主编、中华书局2005年12月出版的《河北省志·国民党志》(以下简称《国民党志》),是全国第一部为国民党单独列卷的省志,它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河北省近代政治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史料依据,对深化中国国民党史研究及河北省近代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是全国新编方志工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专门从事《说文解字》研究的学者众多,其中段玉裁名声最大,成就亦最显赫。段氏积数十载精力对《说文解字》作了全面细密的校勘整理,成《说文解字注》三十卷,为清代《说文解字》注本中最重要的一部。段注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是存在问题的。本文通过校勘段注《豕部》,以窥其概。  相似文献   

14.
《隋书·经籍志》继《汉书·艺文志》而后出现,是根据隋代政府藏书目录而编成的,收录了梁、陈、齐、周、隋五代官私书目所记的书籍。它在吸收和借鉴了前人图书分类法的基础之上,采用了四部分类法并对其进一步完善,确立了四部分类法的规范,书中的总序、大序、小序等叙述了经、史、子、集的发展历程,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书·经籍志》中的注体制短小,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制度的宝贵资料,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专著。  相似文献   

15.
《镜化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妇女作为社会主角来加以公平讨论和深刻刻画的优秀小说,不但通过创造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演绎了一段段五光十色的神话典趣,而且利用浓重的愤世嫉俗的辛辣讽刺揭露了世事人情的人间百态,并肾扣海内海外生意买卖的离奇体味张扬了"中学为本,西学中用"的开放意识。《镜花缘》,李汝珍所作。板浦者,古海州府治,今连云港灌云县所辖。李汝珍19岁至板浦,"久作寓公",在此著书立说,先后有《李氏音鉴》、《镜花缘》、《受子谱》等,其中尤以《镜化缘》为之精华而传之久远。而正是时为"盐府"的板浦的经济富足、商贾云集、名人辈出、人文荟萃的丰富沃壤和李氏自身久居此地所接受良好教育的淳厚底蕴,共同成就和孕育了《镜化缘》这篇"永垂不朽的大文"。  相似文献   

16.
《司马法》是我国先秦流传下来的一部典籍,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书·艺文志》著录此书于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155篇,到《隋书·经籍志》却于子部兵家类著录此书仅有3卷5篇了,此后历代目录书对《司马法》的著录基本如此。宋神宗元丰年间,北宋政府将《司马法》与《孙子》、《吴子》、《尉缭子》等7书合编,称《武经七书》,作为考试武臣和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司马法》由此受到历代官方推重,一直流传至今。今本《司马法》仍为3卷5篇,与《隋志》所录一致。  相似文献   

17.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第二部完整的史志目录,在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最终完善并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它的序可用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其首创的挟注体例起到了“存今书,考亡佚”的双重作用;另外,其对部类的调整和界义为以后的目录学著述提供了依据和准绳。  相似文献   

18.
二、《中经新簿》──我国第一部四分法的图书分类目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录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是四分法的产生。其代表作即是荀勖的《中经新簿》(亦称《晋中经簿》),”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薄》,分为四部,总括群书”[12]。《中经新薄》正文十四卷,共著录图书1885部29035卷,其编制体例,据《隋书·经籍志》说:“但录题及言,至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辩。”足见这是一部没有提要或解题的图书分类目录。把全部图书分为四个部分,即甲、乙、丙、丁,这是我国第一部四分法的图书分类目录。其具体分法是:甲部…  相似文献   

19.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是查考唐代书籍撰述和流传情况最基本的目录文献。两志由于著作时代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具体的编撰背景、著录体例及收录图书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并呈现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是一部指导青少年女性的“女儿经”。奥尔科特赋予这本书超越时代和国度的生命力。该文分析了其成为经典的魅力和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