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选》选入王巾的《头陀寺碑文》的原因,学术界长期并无异说。自(日本)清水凯夫从刘孝绰主选《文选》的角度解释以后,有关此文的评价及入选《文选》的原因遂成问题,并引发争议。顾农、屈守元等先生曾就此问题撰文与清水先生商榷,就一些方面提出了富有意义的论证,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澄清。本文拟就《头陀寺碑文》的主题、艺术水准及其与《文选》的关系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好支离事业,他的《文选》学研究,主要散见于《管锥编》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对这些零碎的真知灼见进行梳理和细读,不难发现,钱钟书的《文选》学研究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在研究内容上,仍然是传统“选学”中的一些公案,集中在《文选》“体例”和“选文”两个方面。二、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于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并运用诗学之维度,从而为“选学”研究注入更多的理论品格,而后者实与钱钟书坚持“具体的鉴赏和批判”的研究取向相一致,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的“新选学”研究正致力于探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清代选学的兴盛源于对六朝文学的重视和对其文学观念与生活态度的追捧。清代骈文大多模拟清代选学 ,同时又在其基础上有选择和甄别  相似文献   

4.
骆鸿凯的《文选学》为20世纪现代“选”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现代“选”学以文学研究为主要模式,有别于传统“选”学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模式。骆氏其作,正是20世纪以文学研究为模式研究“选”学的佼佼者。骆氏此作对20世纪现代“选”学的贡献有五:对《文选》产生背景的探索,对《文选》编纂者的介绍,对《文选序》的研究,对《文选》学史的研究,对《文选》与《文心雕龙》相互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清代朴学家所著关于《文选》学的书,是整理《文选李注》必不可少的资料,也是探寻治《选》道路的门径。张之洞所列的《文选》学家十五人,其有专著传世者不过六人。骆鸿凯的《文选学》,在《源流》一篇中,专立《清代文选学家述略》之目。计所列  相似文献   

6.
《昭明文选》是现存的第一部大型诗文总集。从前,“词章中一书而得为‘学’,堪比经之有‘《易》学’、‘《诗》学’等或《说文解字》之蔚成‘许学’者,唯‘《选》学’与‘《红》学’耳。”(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近年来,形成一股研究《文心雕龙》的热潮,又有了“龙学”一名。相对而言,若干年来对《昭明文选》的研究,却显得比较冷清,虽然不断地有尤刻、胡刻《文选》影印本出版,有《文选》李善注本重新标点排印出版,有曹道衡、沈玉成点校的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排印出版,有被誉为近代“知选学者”黄侃的《文选平点》的出版,但是,无庸讳言,我们对《文选》的关心和研究,与“选学”之名很不相称。继《昭明文选译注》(第一册、第二册)之出版,今年八月,长春召开首届《昭明文选》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对《昭明文选》研究的许多重大问题,广泛交流了意见,回顾历史,分析现状,并展望未来。可以预期,《昭明文选》研究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的欧美“文选学”研究[美国]康达维虽然《文选》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西方汉学界却未受到重视。例如第一部以西方语言写成的中国文学史中,作者翟理斯(HerbertA.Giles,1845-1934)仅仅以两句话将《文选》带过。...  相似文献   

8.
曹宪是隋唐之际重要的《文选》学家,他和他所培育的弟子李善等人共同把《文选》学推向了高峰.由现存于日藏《文选集注》中的曹宪《文选音》条目,可以看出曹宪为《文选》注音喜好标新立异,而《文选音》佚失的原因在于注音依据的是扬州音而不是以《切韵》为代表的洛阳音,加上其注音本身多有谬误之处.  相似文献   

9.
孔琳 《国际公关》2009,(6):52-52
今年以来,不断有国际公关公司并购的消息传出.6月,凯旋公关与欧洲最大的策略传讯顾问公司Pleon的合并被称为全球公关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合并,9月,Grayling与姐妹公司Trimedia和MMD合并.组成为世界第三大独立公关顾问公司,  相似文献   

10.
在方回的诗学著述中,《文选·颜鲍谢诗评》(以下简称《诗评》)比其《瀛奎律髓》更为重要。但“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唯《永乐大典》载之,《四库全书》收之,向无单行本,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瀛奎律髓》选录唐、宋五、七言律诗二千九百九十二首(重出二十二首,未计算在内),按题材分为四十九类,每类以时代先后为次,编为四十九卷。是书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唐、五代至两宋时期律诗繁荣的盛况和演进的轨迹。清吴汝纶评《瀛奎律髓》说:其“网罗唐宋诗人至数百家之多,可谓巨观;每诗附以评骘,于诗家派别言之綦详,其著论亦有精语”(14)。日本山本信有也说:“俗士辈往往帝唐奴宋”,“方万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的文官铨选从机构、职权到具体运作都较前朝有显著变化,铨法也在不断因应社会现实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明初铨政呈现为由混沌向初步有序的演进。重视地域平衡,在复兴与完善学校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考试选官,是太祖留给后世的重要的政治遗产。永、宣以降,资格问题突出是制度化、规范化的产物,地域平衡的原则得到更合理的落实,考试逐渐普及到各个领域。中期以后,文选体制不断遭受侵蚀和破坏。上层铨政尚存法守,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对官僚金字塔向下越来越多的官职,吏部则越来越难以掌控,遂导致消极意义上的调停。随着内外压力的加剧,地域制衡因党争的复杂化而畸变,考试制度亦走向衰败,文选制度最终与明王朝一道解体。明代铨政的演化周期表明,特权社会之后的平民社会尚乏稳定发展的健全机制,尚未摆脱“法与人而俱敝”的历史宿命。  相似文献   

12.
8月15-18曰,由中囯文选学研究会主办,郑州大学文学院和郑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协办的文选学与汉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许逸民、顾问俞绍初、副会长胡大雷、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出席会议,来自海内外1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13.
鱼鳞册是明清土地管理的地籍清册,遗留至今的数量很少,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遗存尤为罕见。贵州清水江下游天柱县新发现的贵州清水江侗族鱼鳞册共4册,较为完整的记录了一个侗族村落在清代晚期的土地占有关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如以"稨""籽"为田地产量和面积的计量单位,丰富、生动而形象的田块形状描述词汇等,是研究侗族社会经济结构和赋税制度的重要史料。与徽州鱼鳞图册相比,侗族鱼鳞册在形式上较为简化,但在明晰土地产权、保证赋税征收方面,其功能与徽州鱼鳞图册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来,人们日益认识到并且愈益重视学习的原理在学校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不管人们认为教学应由教师、教科书编写者,还是应由课程编制专家来设计,他们对于在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中学习起关键作用这一点,看来认识一致的.倘若对研究学习所取得的各方面的成果加以考虑,就常常会发现与下述情况有关的教学问题.1、为使学生学得最有效.学习任务应如何呈现?2、当学生从事某项任务时,应当要求或鼓励学生本人进行什么样活动?3、必须向学生提供什么样才能确保任何可得的东西,且可用于今后的学习和解决问题?这样一些问题在教育中是一直存在的.今天作出的回答不完全等于昨天作出的回答,明天的回答又可能发生新的变化.之所以有这些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我们不断地加深了对人的  相似文献   

15.
清水豆腐     
《北方人》2007,(1)
坐在日本龙安寺的木屋里吃清水豆腐,洁白的豆腐在布满木纹的饭钵里颤动,饭钵下是黑色的漆盘,反衬出豆腐的质感。豆腐的味道在有无之间,表现出欲望的某种分寸感。日本人不大像中国人那样把烹饪视为一项技术,他们似乎更在乎饮食的心情,所以他们用精雅的漆器来盛载古老的食物,这几  相似文献   

16.
发显萧统使用南北朝时期"姬汉"固定用词与时代必然要求之关系情实,深度解读《文选·序》,并综合考察萧统主编《文选》时的身份条件、所持文化理念及与文化自身发展的关系等,可以论定:自觉服务于建构比肩甚且超迈周汉的大一统文化王朝的伟大政治理想,重视国家意识形态与文化审美高度的关系,主编《文选》以为一代国家文化大典,是萧统的重要编纂指导思想。以探讨萧统编纂理想为契机,也可借以反思当代"文选学"研究系统,展望并提出"文选学"未来研究新景:超越当代较为狭隘的"文学"观念,与古代"文学"观念对接,实事求是看待《文选》之"文",以编选问题为核心,重构"文选学"研究系统。  相似文献   

17.
传统训诂材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凝聚着历代学者的训诂经验和学术成果,体现了语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它不仅为打开古代文献之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而且对于古代汉语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应用价值。古代汉语教材文选中的注释植根于传统训诂材料,并有所改造和发展,因而在文选教学中有必要针对具体语言现象,运用训诂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代相关的各类训诂材料加以鉴别,比较古今训释的异同得失,从而发现问题,穷原竟委,揭示语言的事实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从青年到老年都很喜爱阅读《昭明文选》,又似乎特别喜爱其中的“赋”。他从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角度出发,对《昭明文选》中宋玉、贾谊、枚乘等辞赋家的作品,作了生动而深刻的评说,妙语连珠,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哈佛大学丹穆若什为代表的诸多学者重新阐释世界文学,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思潮——世界文学史新建构主义。一方面对歌德提出的传统世界文学观进行反思、检视和批判,另一方面又试图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结构版图,重构全球化、差异化、多元化的世界文学体系,诸如莫莱蒂"远程阅读"、斯皮瓦克"星球文学"等等。中国学者提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由于在"跨文明""异质性""变异性"等基本理念上与世界文学新建构思潮异曲同工,继而引起国际学界的高度共鸣,从"独唱"变为"合唱",比较文学中国话语逐渐得到更多世界认同。  相似文献   

20.
《文选》将赋按照题材设为十五类目,即京都、郊祀、耕藉、畋猎、纪行、游览、宫殿、江海、物色、鸟兽、志、哀伤、论文、音乐、情,其中每一类目的编排次序是固定的,这既反映出萧统明晰的辨体意识,更重要的亦是集中体现了他所持有的赋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