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锡锋 《决策探索》2009,(17):80-80
最初的读书兴趣源于好奇,因为书可以满足好奇心。而后来则更多了自觉的因素,因为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谆谆告诫,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列宁“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话,更进一步激发了读书的兴趣。于是,工作多年我读书不辍,书给我以营养,哺育着我成长。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我认为,作为学校管理的内涵,读书,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读书二三事     
从古至今,人们一说到读书,总是有很多的溢美之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书的好,数不胜数. 我不知道别人是为什么读书,是否是看中了书中的“金如意”,也不知道别人从书中获得了什么,有多少?我只知道我在书中获得最多的是快乐!说来我也算一个爱拿书的人吧,读书时常常如五柳先生般“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相似文献   

4.
“授之以鱼 ,还是授之以渔”说的是当一个人需要鱼的时候 ,是给他鱼呢 ,还是教他捕鱼的方法。显然 ,采用后一种方法才是明智的。同样的道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学员获得知识的方法远比单纯传授给学员知识来得高明。笔者认为 ,对学员读书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员独立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这方面的感受和体会。一、对学员读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朱熹说 :“为学之道 ,莫先于穷理 ;穷理之要 ,必先于读书。”这句话阐明了读书对做学问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系统性、逻辑…  相似文献   

5.
话说读书     
书是用文字记载人生和人类社会经验的载体,它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的老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人的一生,因为只能在有限的社会范围内经验生活,所以人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大部分是从书本上来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此功归于书也。 读书,是人类为了自身和社会的进步而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是对人的经验的继承,是人的一种高尚情趣。 有人说,读书有三种境界,是谓“为知、为己、为人”,十分精辟。 读书,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修炼人格的重要途径和保证。自然,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就成了人们关切的话题。 关于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作为教师应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让学生喜欢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以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马全明 《决策探索》2010,(10):65-66
学校文化渗透在校园每寸土地中,体现在师生们举手投足里。书虽无声,却有绵绵低语,袅袅清音,有“人籁”、“地籁”、“天籁”的独奏与交鸣:书虽无影,却有旷代知己,干种景观,万般风情:书虽无臭,却有春草芳菲,心香恬淡,有恰人、醉人的气息…近年来,“营造书香校园”已成为全国许多中小学乃至高校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最初的读书兴趣源于好奇,因为书可以满足好奇心。而后来则更多了自觉的因素,因为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谆谆告诫,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列宁"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  相似文献   

9.
时政     
说起文化大家都不陌生。大凡读过书的人都认为文化代表知识或品味.文化是思想、艺术或技术,文化是一种象征。“知识分子”是对文化人的概括,“文化人”则含有儒雅、谦谦君子之暗示。中国文化深厚如望不穿的地窖,有人说它醇香,有人叫它酸臭,也有人说它不香不臭。后者是中国的传统“中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10.
名牌能给一个国家及其国民带来自尊、自信、美誉和力量,是国家在世界大家庭中地位和影响的象征。名牌是一种文化现象,名牌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不带文化的名牌。纵观当今世界名牌,无一不是以其深蕴文化而光彩照人、多扬四海:“奔驰”汽车透出德国人的追求高档化、永久不衰的文化气质;法国“夏奈尔”香水透出的是法兰西人追求美、追求理想化的文化气质;日本的“松下”、‘索尼”则透出大和民族的严谨、精细及其心计;而美国“可口可乐”则透出美利坚人的追求卓越、超群优先的文化气质。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大的碳酸型饮料,素有“…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世界读书日”谈他的读书体会时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说:“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其实,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身边的工作人员中,  相似文献   

12.
“对人如读书”这句老话,从“读书如对人”中演绎而来。书是人写的,必然体现作者的人格、精神和气质,故所谓“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其实,领导也是一本“书”,“书”中记载着他们的德、能、勤、绩。这本“书”究竟如何,它的“读者”最清楚。  相似文献   

13.
讲学习,提高水平能力勤学理论和勇于实践,是提高水平能力的不二法则。勤学理论,就要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干事,不学理论不行。不学,思想不明确,行动就不自觉,好事也会干砸。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必须随时学习、终身学  相似文献   

14.
读书如登山     
深秋登黔灵山“瞰筑亭”,天高云淡,凉风习习,眼底尽收筑城美景,顿觉“山高人为峰”,慨叹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由是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岂不如登山?山脚、山腰、山顶风景各异,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登顶的毅力,饱览无限风光。
  读书之初,如登山上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上大学第一堂写作课,老师就出题:《书》。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到“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从“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到“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如意欲前往名山大川的激动,读书的理念深深刻在了脑海里,伴随着学习、工作和生活,凭兴趣读书转向了自觉读书。  相似文献   

15.
记忆中的香港是个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用比鳞次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公路铁路;以及伴着汽笛鸣响的晨暖和灯红酒绿的夜景,无不显示着这是一个浮华的繁盛之地。而这些从书报中得来的印象中最刺人眼自的就是那到处高悬的米字旗,哦!那是他人的国度。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最早拥人人们生活的也是香港:各式各样奇巧有趣的生活用品;各式各款卓尔不群的奇装异服;还有各种各样的电器玩具…··花花绿绿一股脑地挤将进来,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一个叫“H。冯树ng的洋名紧密相连。最时髦的恐怕还是一群被成为“港客”的东西;笔挺的西装、傲慢的…  相似文献   

16.
人过四十     
外国人说“生命从四十岁开始”。中国人说“四十而不惑”。人们用美好诗句描绘四十岁:“枝头繁茂缀硕果”,“秋水文章不染尘”。因此,童年时看四十岁如仰高山,神秘多姿;青年时代羡慕四十岁,功成名就,金碧辉煌;三十而未立时,把一切希望与幻想寄托到十年后,到那时“山高自有势,树大必有荫”。  相似文献   

17.
朱永新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学知识,而是促使儿童健康地成长;不是教会学生画像什么,而是儿童的心理需要。孩子用他们自己的眼睛看周围的一切,那种童真是极致可爱的,是成人无法触及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用心”去倾听、感受、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希望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将孩子那无拘无束思维和独特感受保持好,并指导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成就自己和孩子的“卓越”,  相似文献   

18.
文豪 《领导文萃》2010,(5):127-131
从毛泽东书盈四壁的中南海“菊香书屋”到西方出版界推崇的“总统书单”,人们一再被提醒:管理国家,可以在执政者的读书中寻找线索。  相似文献   

19.
寓意深刻的比喻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使人变得聪明睿智。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以书为伴,将书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他们酷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名人们对书的比喻给人以极大的启迪,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读书。  相似文献   

20.
寓意深刻的比喻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使人变得聪明睿智。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以书为伴,将书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他们酷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名人们对书的比喻给人以极大的启迪,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