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中下旬,《韶关日报》以《革命老区千里行》的醒目栏目,连续刊载了该报记者魏生革、陈敏撰写的韶关市革命老区千里行散记11篇,比较全面地报道了该市革命老区5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老区人民的呼声。笔者近日在韶关市参加“三讲“教育督导组工作时,听到不少革命老战士和干部群众的赞扬声,认为这组系列报道充分反映了老区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改变老区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风貌,是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2.
《源流》2000,(2)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采取了对革命老区各种有效的扶持措施,加大了扶持革命老区力度,使革命老区的贫困面貌有了巨大的变化。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部分贡献大、牺牲大的革命老区村的生产条件仍然比较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五难“问题在个别革命老区行政村、自然村还相当突出。对于这些革命老区的贫困现象不能忽视,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源流》2015,(1):10-10
我就老区宣传工作讲三点意见。提高认识,认清新形势下老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是新中国的摇篮,是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石,是"中国梦"的源头和起点。革命先辈、革命老区人民为共和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老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老区工作,关怀老区人民,制定了一...  相似文献   

4.
邓刚 《源流》2009,(11)
在残酷的斗争中,遇到险情不知多少次,我们都是在老区群众的掩护下,化险为夷。有些同志问我,你为什么对老区建设那么热心,一干就是20年,我说,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右江激流滚滚,时而翻腾着晶莹的浪花,时而在淙淙地哼唱。她哺育壮乡老区人民刚毅、奋发、团结、战斗的革命之魂;也唱出了百色老区各族人民热爱共产党的心声。百色这块红土地,当年曾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的地方。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以广袤神州大地的老区为念,一直深情地关注着长期在百色老区团结战斗的壮、汉、瑶等各族人民的冷暖,曾先后两次亲临视察,在壮乡各族人民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广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以下简称广西老促会)有这样一批退而不休的老同志、老党员,多年以来,他们为了做好革命老区工作,为了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为了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俯首躬耕,以坚定的脚步,在革命老区的山道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足印。  相似文献   

7.
报载,革命圣地延安2006年的春节格外热闹,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到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走乡村、看企业、进营房,慰问老区干部群众,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书记牵挂老区人民,老区人民热爱总书记,雪后的延安涌动着融融的暖流。在村民康海发的家,胡锦涛来到灶间,亲自为大家炸起了年糕。围坐在团圆桌旁,同饮米酒,共尝年糕,胡锦涛说,看到你们的生活过得好,我们很高兴。读了这则报道,作为老区人民的儿子,如今又在省老促会工作的我,深为中央领导情倾老区、心挂老区人民的模范行动而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8.
刘傅海 《源流》2011,(9):20-37
经过七年的建设,到2009年底,广东省完成了含革命老区在内的4.8万公里(其中革命老区约3万公里)镇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目标任务。至此,革命老区人民翘首企盼、省老促会努力促进解决老区人民"行路难"的问题,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等领导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几万公里老区镇通行政村公路的建成,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特别是交通运输部门,与广大老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几万公里老区公路建设得到了许多社会贤达、民营企业家、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的关心和支持,也播撒了全省老促会老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9.
革命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和牺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老区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因此,应在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加强革命老区的政策性扶持等措施,努力推进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0.
《源流》2015,(1):19-19
韶关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朱德、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韶关老区留下了战斗足迹。老区人民在土地革命、二战、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国65年来,过着幸福美好生活的中青年一代,应当了解老区这段...  相似文献   

11.
曹晋杰 《中华魂》2011,(6):30-31
在那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宁愿牺牲自己,牺牲自己的亲人,也要救出共产党人的英勇行为,革命老区遍地皆有。这里记述的几个故事,便是我走访革命老区时采集的。  相似文献   

12.
刘芳  罗建平 《源流》2017,(2):38-40
高潭镇,位于惠东县东北部,地处东江腹地,东靠陆丰,南接海丰,北邻紫金,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惠州市委、市政府在2016年8月提出,将通过办好十件实事,并把高潭老区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党史教育基地、特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
川陕苏区曾被毛泽东誉为“第二大苏区”,历史地位显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川陕革命老区至今依然贫穷落后,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点扶持的贫困革命老区.在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川陕革命老区的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生态资源丰富是老区发展康养产业的后发优势,康养产业有望成为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4.
李志光  王健  彭少栓 《源流》2012,(19):35-37
汕尾市各级老区建设促进会自成立以来,深入老区调查研究,倾听老区人民群众的心声。为改变老区的落后面貌,帮助老区群众解决"五难"问题,老促会的老同志积极奔走,献计献策。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老区人民的好评。汕尾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多耕地少的地区,因为过去经济欠发达,不少革命老区镇、老区村的教育一直跟不上去。此外,老区群众住房难、行路难、看病难等问题突出。"2009年  相似文献   

15.
张杰 《源流》2012,(12):72-73
紫金是粤东北的山区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唤醒了紫金人民,他们为革命敢于率先举义旗,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20年冬,紫金人刘尔崧参加了广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1年春,共产党广东支部成立,刘尔崧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1923年8月,中共紫金县小组在天...  相似文献   

16.
东台是江苏省苏北地区著名革命老区。1989年东台市部分老领导、老同志发起成立了东台市老区开发促进会,至今已走过20个春秋。老促会本着促进老区加快发展经济,促进老区人民富裕的宗旨,经过摸索与实践,终于找到了一个群众性帮扶的好模式——“两带“,就是自己带头富,带动乡亲共同富。就这样,一个群众性的“两带“活动逐步在东台全市广泛展开。  相似文献   

17.
《源流》2000,(6)
湖北省是革命老区较多的省份。按照国务院1979年批准民政部和财政部关于划定革命老区的标准,湖北省有65个县(占总数的87%)、2700多个乡(镇)(占总数的57%)、3000多万人口(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属重点革命老区。而且我省多数老区都是山区贫困地区,大多数老区目前经济发展还相当滞后。正因如此,今年省委书记办公会1号纪要指出:“当前有些地方对老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些淡化,工作措施弱化,应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老区人民  相似文献   

18.
林涌浩  刘君 《源流》2012,(23):12-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提出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明确了老区科学发展的方向。在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看来,没有革命老区的小康就没有惠州的全面小康。因此,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快推进老区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惠州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手笔投入资金建设和发展革命老区,使老区人民的经济收入快速增长,老区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暮鼓晨钟,辞旧布新。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源流》全体同仁向革命老区的干部群众和广大读者致以最诚挚的祝福!作为广东革命宣传主阵地和老区人民的喉舌,《源流》具有老区舆论宣传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在促进现代老区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老区人民并肩奋斗,是《源流》人的光荣与骄傲。2012年,我们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辛勤耕耘十年整,培养医生数千人;老区人民受益深,继续奋斗立新功。”这是原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为山西老区医学院成立十周年所题写的贺词。题词中饱含的赞誉和期许,其实也是社会各界特别是老区人民的心声和希望。坐落在太原市小东流的山西老区医学院,是由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山西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的,经山西省教委批准,于1992年7月正式成立的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它是全国惟一的一所面向革命老区定向招生,为老区培养医务人才的摇篮。山西老区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