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个黄昏,春风和煦,温度宜人。她却提前入了夏,鼻尖上挂满汗珠,额角发际亦是湿漉漉一片。她的脚下,摆着几双鞋子,平跟的,高跟的,局促地挤在一起,像是以此来对抗孤独。鞋子可以相互依偎,而她,却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着。身边小贩的吆喝声,南腔北调,此起彼伏,浪潮一样拍打过来,而她,仿若一叶孤舟,飘摇,沉浮,觅不到停靠的岸。  相似文献   

2.
当夏勇用极诚恳的语调对我说道:“你能理解我吗?理解万岁。”每次我都这么回答他:“我能理解,但不赞成。”  相似文献   

3.
军军面对试卷,急得直摇脑袋。明明在后面看得一清二楚,知道好朋友遇到难题了,便想递个纸团给他。老师监得很严,明明眨巴眨巴眼睛,心生一计:“老师,第九道题我看不清楚,请写在黑板上。”趁老师转身的机会,明明飞快地递过了纸团!军军扭过头对明明笑了笑,却把纸团装进了口袋里。[编按]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07,(4):8-8
军军面对试卷,急得直摇脑袋。明明在后面看得一清二楚,知道好朋友遇到难题了,便想递个纸团给他。老师监得很严,明明眨巴眨巴眼睛,心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7,(5):34-35
小店阿姨院子里新开了一家小店,店主是位阿姨。店里商品琳(lín)琅(láng)满目,为居民提供了许多方便。有一次,小店失窃了,损失很大,但是阿姨依阅读下面的短文,扩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读过池莉《真实的日子》这本散文集的朋友都知道,作者“最怕一种人”,那就是“不通之人”。这种人与你的关系绝不是陌路,或同学,或同事,或邻里,或所谓的朋友。总之,你不把他当作外人。如此,你认为要相处好,就应该付出热情、真诚和信任。于是当这种人面有难色地开口向你借钱时,你毫不推托,倾己所有,慷慨解囊。但毕竟你也是凡夫俗子,心存“借债还钱”的希望。可是,事过时隔,这种人却只字不提还钱的事,看着他从从容容地与你擦肩而过,你反倒心里不塌实起来。这叫什么事儿?赶上你也急需用钱,就硬着头皮心慌脸臊地来个转弯抹角,可这种人要么天生记…  相似文献   

7.
陈洪娟 《社区》2008,(3):50-50
那天晚上我在医院值班。去盥洗室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正埋着头翻着垃圾桶。女孩长得很瘦弱,穿着的衣服虽然已洗得掉色,但是很干净,头发有些发黄,很随便地用根橡皮筋扎了个马尾辫,模样长得挺端正,只是脸上显得有些疲倦。  相似文献   

8.
在闽南,经商人家无论是开店铺的老板、办厂家的巨头、还是摆小摊的商贩,每逢农历初二、十六,都像过小节似的,晚餐总少不了比日常丰盛的菜肴,而徒工、雇员等,晚餐的膳食也好于平时。这一习俗即古代流行的“牙祭”民俗。虽然现在多数地区此风早断,但在闽南仍盛行。  相似文献   

9.
一 15岁之前,他有过一段锦衣玉食的日子。他的父母曾是小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伴随着他成长的当然尽是些夸奖恭维的话。直到有一天夜里,检察院的人敲开了他家的门。看见父母惨白的脸,他隐隐约约感觉到生活从此会变个方向行驶了。  相似文献   

10.
家书     
王欣 《社区》2005,(20):56-56
多年前,我在一所民族学院读书。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汉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少数民族,来自偏远贫困的山区。也许是家乡偏僻的缘故,他们几乎都很少与家人通电话,信件往来倒是很常见。作为班长,我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午休前站在讲台上发信。念到哪个同学的名字,那个同学就上来取回自己的信。我留意过,“王强”这个名字从我口中吐出的次数最多,每周必有。王强是布依族,来自贵州黔南自治州。那些信正是从黔南寄来的,估计就是家书了。那一日,我又在讲台上分发信件,王强听到名字后喜滋滋地上讲台来取信。大概是信封边沿破损了,我的手刚抬起,里面…  相似文献   

11.
秦采手捂着胸口接过电话。又是那个恐怖的声音:“采儿,还记得2月14日吗?”秦采说:“我知道你是罗北,你出来吧!”说完,她觉得身上无力极了,软软地倒了下去。  相似文献   

12.
王涛 《今日南国》2006,(7):41-41
每当听到解晓东唱起《中国娃》,每当“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呀”的歌声在耳畔响起,我的思绪就会和着泪水一起随爱飞舞。在朦胧的泪眼中,那幅永远定格在我童年岁月中的画面总会清晰地在眼前浮现——夜已深,静静的夜空里星星也眨巴着瞌睡的眼睛想要睡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7,(10):48-49
我的女人离开我的时候,给我留下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儿子出生的时候我正在吃包子,于是便取名为包子,后来军师给改为张苞。女儿就叫丫头,叫着倒也朗朗上口。(至于张绍是我手下一个偏将的儿子,偏将战死以后,我见他可怜,便收为义子。)  相似文献   

14.
老愚 《市民》2006,(4):94-95
依据知识和金钱划分阶级的标准已不再有效。怎么生活,为谁活着,成为走出生存压力人群的一个考题。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7,(10):7-7
从前,有一个人拜师学做油纸伞,出师之后回家自立门户也开始做伞。可是,他发现有一个环节总是出毛病。在伞顶端有一个木制的圆疙瘩,伞的骨架要插在它的周围,这是个关键部件,如果没有它,伞是不能撑开的,恰恰就是这个疙瘩总是开裂,伞也做不成了。没办法,只好再去请教师傅,他到了师傅家,看见师娘在前院忙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黄邦寨 《社区》2005,(14):59-59
我已经完全失去了曾经生活过的北京记忆,这是一件很心痛的事。我来讲一个故事陈述这个痛。我参与保护过一处四合院,是西城区梦端胡同45号。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四合院。之所以没有成为大杂院,是因为有高干家属住在里面,得以幸存。我本来不知道这个四合院,有一天,高干家属七转八弯找到我求救,说这个四合院要被拆了。漂亮的四合院里长有一株不知年代的丁香树,树身粗壮枝繁叶茂。这树生长极慢的,长到这么粗壮需要几百年。长了这么多年的丁香树都要毁掉,怎不心痛!我给市领导写了一封信,希望领导能够干预这件事情。领导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金融街开发…  相似文献   

17.
大嘴明星     
曾颖 《社区》2005,(20):56-57
民工王虎,因嘴和饭量皆大于常人,遂得绰号——王大嘴。除了以上两大特征之外,王大嘴便再无别的什么特色,穿一件灰扑扑的工作服往民工堆里一站,就如同土豆混进洋芋堆,绝对不起眼儿。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常得近乎平淡的民工,近一两年却成为报纸电视上的明星人物,频频上镜,与“征婚的磨刀师傅”、“假扮瘫痪患者的老乞丐”和“专等记者来才要跳楼的某怨妇”等人物一道,成为本市媒体曝光率较高的“平民明星”。和那几个精心策划炒作出来的“明星”不同,王大嘴从来没有刻意做个什么事,准确地说,他对摄像机的镜头还常怀敬畏和恐惧之心,像鸟儿对枪的感…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人活脸,树活皮”。这大概是说人活着就要活出个人样:堂堂正正,风风光光。“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可谓把人要活得有“面子”的价值取向推到了极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要活得有“面子”,往往要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煎熬。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为中国人争了“面子”,但他一家老小就得挨饿受冻。这就是说,讲“面子”往往要牺牲“里子”,两者不可兼得,何取何舍,就要看当事人的心境了。所谓“面子”,也就是人的尊严,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而“里子”是与利益相关的。为了这“面子”,有些人可以辞官归隐,有些人可以大义灭亲,有些人…  相似文献   

19.
心灯     
何竞 《社区》2005,(17):58-58
在一个寒冷的夜里,奶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是我国最困难的年月。在鄂西南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叫果子的少年由于极度饥饿而昏迷在家中,少年的母亲也饿得两眼发黑,一丝力气也没有。家里已经断粮十几天了,全家人以后山的野粟子和苦苦菜为食,苟延性命。果子不能吃这两样东西,吃下去就反胃,吐得昏天黑地。可是家里实在没别的东西好充饥了,果子的禁食意味着死亡。无奈之际,果子爹来到了后山坡,山坡上有一片南瓜地。南瓜蔓上连鸡蛋大的南瓜蛋都没了,甚至连瓜叶也被人采去吃了。果子爹顺着瓜蔓找到一个小坑坑里,用手扒开坑口的松针败叶,看到一只大南…  相似文献   

20.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大概是头脑正常的人都会津津乐道的。因为,把别人的好东西“拿来”为我所用,把传统的好东西“拿来”为今所用,我们就会快快地发展起来,就会少走弯路;同时也好对付来犯的“别人”。你不是搞原子弹、卫星吗?那咱也搞,搞出来后你就别吓唬我了!你要真玩咱就对着干。这个世界上谁怕谁呀!看来,你搞的市场经济还真有点活力,那咱也搞,搞好了国家的实力强大了,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何乐而不为!总之,只要对我的发展有好处,就不妨“拿来”,而且多多益善。对古代的好东西也是这样,老祖宗的宝贝一翻出来可值钱哩!然而,凡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