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四)霹雳一声暴动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一声霹雳,湘赣边界爆发了惊天动地的怒吼:“暴动!暴动!!暴动!!!”“暴动打倒唐生智、汪精卫!”“暴动打倒‘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2.
<正> 张学良在中国现代史上,以主张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而名震中外。但是,张学良原是奉系军阀领导集团的重要骨干,后又依附于蒋介石,成为南京国民党政府的重要成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一直是拥蒋“剿共”的。1935年底以后,他的思想开始发生了变化,由拥蒋“剿共”转变为联共抗日。本文就他的这一转变原因,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928年6月,张学良开始主政东北,12月,东北“易帜”,这是他走上拥蒋道路的第一步。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发动了中原大战,蒋介石和反蒋各派都极力拉拢张学  相似文献   

3.
唐继尧时期出现了第一次驻粤滇军的分裂,云南境内相继发生了顾品珍倒唐和唐继尧二次回滇事件,导致了滇军正式分裂为拥顾、拥唐两派,唐的权威地位遭到极大损害。到龙云、胡若愚倒唐事件后,滇军出现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上述各次分裂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从中体现出各个阶段不同政治军事力量之间的相互较量和消长。  相似文献   

4.
1938年12月18日,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公然叛国投敌,并发表媚日"艳电".汪精卫领导下的国民参政会和参政员对此采取怎样的态度,必然引起社会上的极大关注.截至目前,一些论著和相关论述认为国民参政会一届三次会议通电声讨了汪精卫等汉奸卖国贼.但事实上国民参政会和参政员们对汪精卫叛国投敌行径并未予立即声讨.究竟是何原因?实有澄清之必要.  相似文献   

5.
“倒蒋必以蒋确有不可挽回的不断的反革命行动为前提,而事实上从建立黄埔军校一直到三月二十日,都找不出蒋有一件反革命的行动,如此而欲倒蒋,……这是何等反革命!”这是陈独秀1926年6月4日写的《给蒋介石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长期以来,这段话被史学界作为陈独秀在“中山舰”牢件后向蒋介石“妥协退让”,为其“开脱罪责”和反对毛泽东等人主张反蒋的重要罪证,而加以引用。我认为,这样做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把这段话作为陈独秀反对毛泽东等人主张反蒋的重要罪证,是混淆了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倒蒋”含义。陈独秀的这封信是针对蒋介石在“中山舰”事件后的一篇训话而写的。蒋在其训话中诬陷共产党“阴谋倒蒋”,说“当三月二十曰事情未出以前,就有一派人想诬陷我,……就有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主党派都是在“抗日反蒋”、“联蒋抗日”、“反美倒蒋”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是阶级联盟性质不是单一阶级组成的党。一些党派在形成时属于旧民主主义政党的性质,经历了由旧民主主义政党向新民主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政党的转变,形成时组织分散、力量弱小、名称多变、组织混杂、布局失衡,是受迫害的在野党,其形成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部分政党在与中共的关系上经历了“排共”、“联共”到“拥共”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1937年南京保卫战的褒贬不一,对与战役的胜负有直接关系的最高指挥官唐生智,也难免议论种种。有人认为,唐生智在此役前曾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后来又“逃跑”到江北;他的“表示”“不过是空头支票罢了”,是言而无信。这般断言,我看这有悖于唐氏力主守南京的初衷和行动。对此,应作具体分析。 (一)唐氏“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蒋介石曾经吹嘘他在上海、南京、杭州之间布置的三道防线固若金汤,可媲比美于世界闻名的法国马其诺防线。想不到日寇竟很快突破防线,上海失陷后,日军乘胜西进,向南京包围过来。11月中旬,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他提出了守南京的问题;并问大家说:“守不守?”他又说:“南京一定要守。”接着,他问:“哪一个守呢?”当时,没有一个人作声,他说:“如果没人守,我自己守。”这时唐生智挺身出来,报名愿守南京。唐说:“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仅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他还主张以有力部队坚守南京,方能“掩护前方部队的休整和后方部队的集中,以阻止和延缓敌人的进攻。”蒋听到唐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风云变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有多少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转眼化为烟云,化为粪土;又有多少革命先躯虽死犹生、名垂史册。人们不能不感叹历史的无情,也不能不敬佩那些迎风击浪始终奋进的革命者。冯玉祥出身贪苦农民,曾长期处于封建军阀营垒。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从“拥曹倒曹”、“迎段驱段”、“联共反共”到“联蒋反蒋”,最后成为坚强的爱国民主战士。他不是一贯正确,但却不断奋进,追求真理,象在急流险滩中的一叶小舟,历尽曲折,却不断接近彼岸。他所走过的艰难的思想旅程,反映了中国近代革命艰巨性和复杂性,、其中有许多可贵的经验教训值得记取。  相似文献   

9.
1926年,中共中央制订并实行了“扬汪批蒋”政策。这个政策是中共中央在对蒋介石反革命势力的膨胀感到不安后,扶持另一个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汪精卫上台以抑制蒋介石,从而给大革命带来了一颗苦果,并成为大革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共产国际在中共制定并实行“扬汪批蒋”政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学良将军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1936年12月12日,他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发动了西安事变,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学良抗战思想的转变,从"拥蒋剿共"走到"逼蒋抗日"的过程,是诸多主观、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从东北军的兴旺、失去领土到最后将要损失殆尽也是促使张学良抗战思想的转变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以来,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迭起。它制约了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促使其重心由对内转向对外,同时也促进了中共“拥蒋抗日”政策的提出,最终导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相似文献   

12.
1926年,中共中央制订并实行了“扬汪批蒋”政策,这个政策是中共中央在对蒋介石反革命势力的膨胀感到不安的,扶持另一个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汪精卫上台以抑制蒋介石,从而给大革命带来了一颗苦果,并成为大革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共产国际在中共制定并实行“扬汪批蒋”政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二六年三月,唐生智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适应全省人民的要求,驱走赵恒惕,代行省长职权。但湘军第一师贺耀祖部和第二师刘铏溅部于五月中旬宣布反唐,另组所谓“护湘军”。  相似文献   

14.
十九路军由孙中山亲手创建之粤军第一师的一部发展而来,正式成立于1930年8月17日。该军原本是坚决拥蒋反共的,然1932年“1.28”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奋起痛击日寇,大振民族精神;1933年,十九路军更发动了抗日、反蒋、联共的“福建事变”,举国震动。这种转变看似突然,但却有其量的发展过程。本文拟就淞沪抗战前十九路军的历史进行探讨,并试分析其转变之根源。  相似文献   

15.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八一五”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十四年中,毛泽东对国民党政权最高领袖蒋介石的态度几经变化,从反蒋、逼蒋,到联蒋、拥蒋,直至后来的批蒋.毛泽东对蒋态度转变的原因就国际原因而言,主要取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升级,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共的关系以及美国对国共政策的影响等;就国内原因来说,是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国民党内部的分化与抗战派的联动.基于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生存、发展的考虑,毛泽东注重实际,重视客观现实,以及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张闻天等领导集体成员纵论时势的交流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再论西安事变的历史下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迹的愿望、“放蒋”后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蒋介石处理西北诸问题的政策三方面的史实证明;西安事变的历史下限应划在1937年2月9日,而非1936年12月25日的“送蒋返宁”。  相似文献   

17.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艳电”,响应日本第三次“近卫声明”,公开叛国投敌。作为中共中央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站在反对汪伪斗争的最前列,对汪精卫的卖国行径和南京傀儡政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敌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8.
1938年12月,以汪精卫为首的10多人,正式走上了卖国之路。此后,汪精卫集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日本政府一手操纵下,在南京成立了一个伪国民政府,自任主席,并响应日本侵略者的召唤,展开了一系列害国害民、出卖主权,卖国求荣的汉奸活动。1940年12月 30日,汪精卫又急急地与日本政府签订了卖国条约,  相似文献   

19.
高宗武对日交涉与汪精卫叛国投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年12月,正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时,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投降派,叛国投敌。高宗武是汪精卫集团与日本勾结,最后叛国投敌的始作俑者。汪精卫对抗战前途悲观失望,积极主张与日本“议和”,直到在沦陷区的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成为汉奸首要。高宗武受全国抗战形势的影响和国民党的暗中策反,以及迫于日本的怀疑和暗害,最后悬岩勒马,离汪投蒋。此段史实,一般学人知之甚少,本文用翔实的史料对此作了披露与论述。  相似文献   

20.
蒋湘南是晚清对期中南地区的回族大学者,一生著述颇丰。对他在学术上成就的研究,可以丰富回族史的内容。一蒋湘南,字子潇,河南省固始县蒋集附近的回族人。生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卒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父早逝,母教之诗书,抚育成人。幼聪慧颖悟,其叔甚喜爱之,延元代马祖常大文士后裔河南光州回族大儒马彭(字春圃)为师,马彭得英才而数育之,赞称蒋湘南为“天下奇才”。未弱冠,即考取了秀才。偌大一个固始县,而蒋集的回回中出了一位少年秀才,这是固始县回族中破天荒的大事,全县回、汉人民皆称蒋湘南为“蒋才子”。从此,蒋湘南名扬豫南。道光五年(1825年),蒋湘南考取拨贡,河南学使吴巢松深爱其才,收为弟子。蒋湘南拜吴学使递门生帖时,吴巢松赋诗称赞说:“一鞭初指仆公来,难得风檐有此才”。道光十四年(1834年),蒋湘南又得副贡,道光十五年(18(?)5年)中了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