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激活了沉睡的语言《城市生活》:您好,黄集伟老师,我们杂志在做一个关于"新词爆炸"的话题,探讨新词现象。我们认为近几年汉语的新词增加速度越来越快,并已经呈现爆炸现象,您觉得这个判断如何?黄集伟:对。你的这个判断挺对,现在新词的确呈膨胀式的增长。《城市生活》:你觉得这个是由网络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您正在家里做饭,却突然闻到厨房内弥漫着燃气的味道,这时您除了迅速检查燃气灶是否熄火外,是否意识到您的燃气灶属于不合格产品呢?超过6成的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的燃气灶是不合格产品,并不知道"燃气灶熄火保护装置"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读者朋友: 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识在"健康生殖家园"栏目,我是来自于兰大一院生殖医学中心的赵丽辉医师,从事生殖内分泌疾病、不孕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工作。作为这个温馨大家庭中的一员,有幸与您走进这个生命萌动的季节,走进这片我们用真爱浇灌的小小天地,与大家共同了解生命的最初,共同体验期待孕育新生命的痛苦和甜蜜,感触新生命带来的真切而柔软的感动,希望这里能够成为我们真诚沟通的桥梁。生殖是人类自身繁衍生息的本能,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中,不知您是否关注过您的生殖健康,不知是否因为这样的苦恼而困惑…  相似文献   

4.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刊请热爱家庭的读者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家庭暴力是不是家庭内部秘密?二、家庭暴力是不是一种犯罪行为?三、面对家庭暴力,你是否愿意将实施暴力的亲人交给警察或者投入监狱?如果您的回答除第一条全都否定的,那么请您与本刊记者一起到河北奇迹般地监狱去看一看,再做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文化宫     
《老年人》2012,(8):44-45,39
给儿女的忠告赵国明这个问题怎么看记者采访一位老人,问:"您对城市燃放鞭炮这个问题怎么看?"老人:"我还能怎么看?搬张椅子爬到窗户上看呗。"两骗子女儿让我看她小时候写的日记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家庭暴力是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刊请热爱家庭的读者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家庭暴力是不是家庭内部秘密?二、家庭暴力是不是一种犯罪行为?三、面对家庭暴力,你是否愿意将实施暴力的亲人交给警察或者投入监狱?如果您的回答除第一条全都否定的,那么请您与本刊记者一起到河北奇迹般地监狱去看一看,再做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刊请热爱家庭的读者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家庭暴力是不是家庭内部秘密?二、家庭暴力是不是一种犯罪行为?三、面对家庭暴力,你是否愿意将实施暴力的亲人交给警察或者投入监狱?如果您的回答除第一条全都否定的,那么请您与本刊记者一起到河北奇迹般地监狱去看一看,再做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职业标准两大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潇 《职业》2004,(7):16
记:能否谈一下您对"职业化"的理解? 陈:我们没有使用过"职业化"这个词.什么叫"职业化",我觉得不能随便给它下定义.  相似文献   

9.
来信熊掌和鱼都能吃到嘴吗?滴扶老师:您好。看到您在《爱》刊"人生信箱"栏目中,给困惑者解决了不少问题,现在我有一个困惑,自己解决不了,故写信请教于您,请您给我指点迷津。这是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最近电视剧《蜗居》里面讲的那个事。我,算是咱们这个大城市的"蜗牛族",且是个"无壳的  相似文献   

10.
来信我是否现在就投入精力找男朋友?滴扶老师:您好!我在你们今年3月号的《爱》刊"人生信箱"栏目中,看到您写的《大学男生应如何对待和掌握自己的学业与爱情?》这回信对大学各个年级的男生肯定有启发和帮助。因此,我想请您再写封信  相似文献   

11.
做好父母     
<正>"人前教子"好不好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前教子,背后教妻"。但我觉得,随着孩子长大,他越来越不吃这套。先是当着别人的面虚心接受我们的教育,回头还是依然故我。后来,等人家一走,儿子竟然教训起我来:"您非要在别人面前出我的丑吗?背后中国有说不就得了!"背后说吧,他更加无所谓。我觉得老话说得对,但这个"人前",是否该讲究些策略呢?  相似文献   

12.
正"打蜡"就像食品安全领域的禁忌词汇,很多消费者闻之必忧。但"蜡"是否真的存在于多种食品中,带蜡的食物是否真的不安全?我们请多名领域内专家为您一一解答。说法一:很多表面色泽光亮的水果都是被打过蜡的,吃了会伤胃,甚至致癌。真相:对于水果打蜡的问题,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中心副研究员王蒙曾进行过专项研究,并多次参与实地调研。她说,打蜡是一种国际  相似文献   

13.
身处大都市,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出门,十之八九是路上车堵车,车上人挤人。从今年第一期起,本刊的“公共讨论区”将开始关注发生在上下班途中的故事。狭小的公交车厢,能考验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素质:有没有人给老幼孕残让座?是不是经常为车厢里的拥挤摩擦发生争执?看看拥堵的道路,是否应该错开各单位的上下班时间,分流人群?私家车是不是太多,而出租车公交车是不是又不够?流行于白领间的“拼车”上下班现象是否值得推广?欢迎读者来稿讲讲您的经历,谈谈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婚家微信,关注让你更幸福!欢迎大家多多与我们互动,我们愿意做您心中的树洞,帮您分担解忧。小婚家说:在男男女女的感情世界里,比"一见钟情"还恐怖的字眼,恐怕就是要找个"灵魂伴侣"了。可是,这世上真的有"灵魂伴侣"吗?小婚家认为那些对"灵魂伴侣"深信且执著的人,实际上是对身边伴侣不满意以及对现有关系的逃避,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真正的灵魂伴侣。没有学会好好爱自己的人,没有看清楚自己灵魂的人,不可能被伴侣圆满。所以,真正的灵魂伴侣正是我们自己,上天入地,与自己的心同在,灵魂在何处都可以安然。各位亲,你认同小婚家的观点吗?你有过"灵魂伴侣"吗?你觉得在婚姻生活以外是否应该寻觅"灵魂伴侣"?  相似文献   

15.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刊请热爱家庭的读者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家庭暴力是不是家庭内部秘密?二、家庭暴力是不是一种犯罪行为?三、面对家庭暴力,你是否愿意将实施暴力的亲人交给警察或者投入监狱?如果您的回答除第一条全都否定的,那么请您与本刊记者一起到河北奇迹般地监狱去看一看,再做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揣摩文化 提及文化,我们总有一种很缥缈的感觉.现在不少人整日奔波于各种活动之间的"充实"生活中,很少真正感受周边的文化氛围,似乎文化离我们很是遥远.面对这种求之而不得的无奈,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否整日匆忙就是时代为我们提出的冠以"自强不息"文化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来信是不是我的命太好了,让我拿不定主意…滴扶老师:您好!我经常看您在"人生信箱"这个栏目中给男女老少解决困惑和难题。现在,我也有个拿不定主意的问题,说不上难,但自己左思右想解决不了,故写信给您,请您帮我指点迷津。是个什么问题呢?也就是我的命太好了,路走得太顺了。命好路顺有时也会让人迷瞪瞪,在十字路口徘徊。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将"城市"作为组织的场所会怎样?这个问题的提出,其隐含的意义也许解释了为何城市未能成为以卓越和专业为信条的组织研究领域的传统认知手段的一部分。分析学家们有可能在城市中迷失:对客体和主体、或者结构和代理的传统区分,在涉及城市的组织特性的术语时,往往会错乱。本评论文章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不再将城市作为组织理论家们在他们那些太过熟悉和沉溺的"组织研究与某某问题"("某某"可以是本文探讨的"城市")模式中的另一个关注目标。相反,我们希望思考城市和都市力量如何能够成为不断重新评估一种方式的场所,这种方式能让研究组织理论的学者可以通过社会和文化转型等问题参与其中。总而言之,这些文章反对我们将城市简单地视作追求秩序的一种意愿的结果以及由此产生的外部效应,而是呼吁我们对新的组织形式敞开怀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感悟和想象才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19.
预言家     
一大早就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一个警察和三个陌生男人。"我们找您谈谈。"那个警察说完,又问跟他同来的那三个人,"是他吗?""咱们有什么好谈的?我连你们为什么而来都不知道,"我回答说。这时,其中那个又矮又胖的男人开口了:"您昨天白天是不是去我们鞋店啦,就是拐角那家?您什么也没买,只是您临离  相似文献   

20.
路勇 《老人天地》2008,(10):18-18
我们小小的家有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火药桶,这个火药桶就是您——亲爱的父亲。在您行将"爆炸"之前,在这个静静的夜晚,我想用文字和您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