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为什么要研究哲学理解的个性? 心理学的个性通常是指:使这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生理性状的有机结合。因此正常人都是有个性的。但马克思却说:“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6页)这里的“个性”只能理解为哲学意义上的人的个性即“个体主体性”(下文将对这概念另作具体阐发)。按照这种理解,马克思的话是说: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以榨  相似文献   

2.
辩论比赛与辩论人格梁静所谓人格,是指“个人所独有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个性。”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关于“人格理论”条目下指出,人格一词“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思,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又指出:“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传统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性)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近年来,有些学者认为心理活动的结构,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三个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统一整体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是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心理状态”这一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 “文化与个性”是心理学、文化学、哲学共同关心的题目.如果说,精神文明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具有现代个性的新人的成长,那么,“文化与个性”也是精神文明学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试综合心理学、文化学和哲学的有关知识,就文化对个性的形成的作用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一 文化是影响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个性”(英文为personality)是一个多义词,不同学科或不同场合使用时涵义不尽相同.作为文艺界的术语,“个性”往往是指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这是个性的本义).作为辩证法的一般范畴,“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指具体事物的个别性、特殊性.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性”是指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侧重于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方面.  相似文献   

5.
人的个性问题,不仅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科学地说明人的个性及其发展的社会机制,是我们应作的工作。一、人的个性的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承认,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有生存和本质之间的区别。因此,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669页),是科学地说明人  相似文献   

6.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三种道德关系中,都离不开个体道德以及个体道德价值观念的选择。在形而上学猖厥时期,一讲到道德就把它同阶级联系起来,认为一切道德都有阶级性。从而强调集体道德,社会道德。而把个体道德同个人主义相提并论。批判“个性”,反对“个人突出”。在批判“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时候,否定了个体道德,例如,把“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等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使人不敢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样…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实践的需要,把人的个性问题置于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人们大多侧重实践对人的个性的呼唤上,忽略了有关基本理论的研究,其中之一就是个性的内涵问题.本文试图在评析目前有关个性的哲学定义的基础上,揭示个性的哲学内涵.一任何范畴的规定,都受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该范畴所属的学术领域,二是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人的个性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它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领域中有不同的规定;即使在同一学科中,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也有不同的内涵.根据  相似文献   

8.
一在迄今为止的社会科学文献中 ,社会化(socialization)概念的频繁使用和专门研究主要是和社会学、心理学及人类学相关的。这些性质各异的学科对社会化研究的视角尽管不同 ,重视人的个体心理、情感、意识、性格及行为的发展变化却是其共同之点。在此 ,“社会化”常包含有作为个体的人向着与社会需求契合一致方向变化的意义 ;社会化研究主要以这种变化的发生、条件、实现及其结果即以人类个体社会性的生成及其在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人主体性的建构为重点 ;其研究的目的除了个性生成及社会化过程的机理揭示外 ,主要在于发现或…  相似文献   

9.
<正> 一、什么是“生产社会化” 在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生产社会化”的:“指由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第429页)《辞海》中对“生产社会化”的解释是:“分散的个体生产转变为由社会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缩印本,第1731页)由此可见,生产社会化一般被理解为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共运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被列宁誉为“党的最可贵和最大的理论家”(《列宁全集》第36卷第617页)、“学识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列宁选集》第3卷第550页)的布哈林曾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进行过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尝试.布哈林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或工人阶级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所以他把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又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教材》(见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民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一卷,第480页)。冯特说:“自然科学史从各个方面使我们铭记在心的一个通则是:科学的发展是同研究方法上的进展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整个自然科学的起源都来自方法学上的革命,而在取得巨大结果的地方,我们可以确信,它们都是以先前方法上的改进或者新方法的发现为前奏的。”(《西方心理学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与社会矛盾的客观性。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说得好: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0、321页)社会离不开个人,是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因此,应当把个人的生存和活动看成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和确证。同样,个人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前提和条件,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制约。可见,个人与社会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它们之间具有现实的同一性。个人与社会之间,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存在差别性与对立性。个人与社会各自具有不同的质的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的影响及主体社会实践活动,在身心、才智、品性、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而教育学个性培养的定位"促使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使个体在身心、才智、品性、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特点总和,利于自身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个性培养,要实现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4.
个人的世界史与人类的世界史是两种不同形态的世界史,个人的世界史属于第三种历史范畴。第三种历史鲜明地强调了世界史的个性风格和个人价值,是一种更追求个性化的世界史。历史使人获得了最高的的生存意识,个人历史则使人类获得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意义空间。个人历史的可能性永远都是历史意义的总和形态和本质规定。第三种历史对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个“新史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 成是社会环境和青少年自身心理背景相互作用 的结果。体现个体心理对外界因素积极的、能 动的反映,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其行为常带 着情绪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因他们一般不具备 典型的反社会人格,因此,他们的犯罪心理不但 可以预防,也较容易在外界积极因素的影响下 实行良性转化。依据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分析, 本文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预 防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规范我刊引文注释样式 ,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统一采用篇末尾注形式 ,用①②③……编号。二、基本标注格式 :作者 ,书名 ,出版单位 ,版次 ,页码。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东方出版社 ,1990年版 ,第 5 7页。1.作者为三人及三人以下的 ,人名间用顿号 ,超过三人的标第一作者等 :张凯之、陈国庆 :《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 ,中华书局 ,2 0 0 0年版 ,第 15页。田继周等 :《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第 49页。2 .国外作者可在最前面用 []括注国名 :[美 ]弗兰克·戈布尔 :《第三思潮 :马斯洛心理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  相似文献   

17.
谈"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辞书误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华 《学术研究》2007,(5):158-158
关于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僵”,有的辞书注为“仆倒”(《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页);有的则释作“僵硬”(《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缩印本第94页)。究竟何解为确,我们先考察“僵”的词义演变过程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规范我刊引文注释样式 ,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统一采用篇末尾注形式 ,用①②③……编号。二、基本标注格式 :作者 ,书名 ,出版单位 ,版次 ,页码。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东方出版社 ,1 990年版 ,第 57页。1 .作者为三人及三人以下的 ,人名间用顿号 ,超过三人的标第一作者等 :张凯之、陈国庆 :《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 ,中华书局 ,2 0 0 0年版 ,第 1 5页。田继周等 :《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96年版 ,第 4 9页。2 .国外作者可在最前面用 []括注国名 :  [美 ]弗兰克·戈布尔 :《第三思潮 :马斯洛心理学》 ,上海译文出…  相似文献   

19.
人性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有一段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全集》卷3—5页)即是说,人性主要不是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问题,而主要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道德则是对人的某种规范,它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即是说,道德主要不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而主要是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岳飞究竟是什么时候追封鄂王 ?各家说法不一。张高宽等人主编《宋词大辞典》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第 70页 )唐圭璋等主编《唐宋词选注》认为 :“宁宗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北京出版社 1982年版 ,第 36 3页 )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凤凰出版社 2 0 0 3年 ,“词人”部分 ,第 5 0 5页 )唐圭璋编《全宋词》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中华书局 196 5年版 ,第 12 4 6页 )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全宋词》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