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
孔子“仁”学可以浓缩为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本质是爱人,核心是忠恕之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道观念,这反映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修养和教育思想的三个方面:用教育来塑造君子人格,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以更好地参与政治,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筑了孔子的社会理想.“仁”学思想因为其人道特质具有了超越时代的先进性,也因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李国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1):76-80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原始意义是指应该把人当人,首先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进一步要求则是统治者要尽量想到老百姓的利益,凡能缓解老百姓痛苦者,均被孔子许之以仁.由此引伸出来的另一个侧面则是"仁者"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以及"克己复礼为仁". 相似文献
3.
覃遵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正> 孔子的“仁”,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系统的学说.这不仅因为他把社会生活中不同层面,不同关系的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原则都一概纳于仁的统摄之下,更在于他把仁的精神灌注在他所建立起的有关社会和人生的各种理论体系之中.仁是孔子政治、伦理、道德、军事、法律、教育等思想学说赖以建立的基石.因此,孔子的仁学、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敦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4):88-95
本文在“轴心时代”的背景下,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如何对人类的共同目标和首先精神所做的贡献。他们之问的可比性表现在三个:德性的统一性,首先的知识性和德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5.
窦连荣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4)
本文拟就孔子“仁”说的内涵、阶级实质、产生背景和历史价值几个问题略陈管见,就教于同仁。 一 “仁”字在孔子之前即有人提及。春秋时期的许多古籍中均有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晋国骊姬曾引外人之言:“为人与为国不同,为人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国语·晋语》)“子产始知然明,问为政焉,对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虽然“仁”字在孔子之前即有人提及,但作为哲学概念和伦理范畴而系统论述“仁”者,当始于孔子。《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孔子贵仁”。据赵纪彬先生统计,“《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 相似文献
6.
何玉长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2)
孔子系中国儒学之首创者,“仁”学乃孔子哲学体系之核心,孔子草创“仁”学,实为2千多年中国哲学思想之发端。继孔子之后,“仁”学经历代思想家发展充实,形成了中国哲学思想长河的重要分支。研究孔子“仁”学,应具有历史的眼光,将“仁”学置于历史的视野之中。可以看出,“仁”学自孔子创立时起,就具有进步与保守的二重性,“仁”学伴随着中国历史进程而沿革,在历史进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进步与保守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7.
许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1)
根据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仁”字的形体主要有:(层、每、层、仁、仁、身、)(人心)、(千心).经过考察,中山王鼎“(启)”与包山楚简“(仁)”为一系,郭店楚简“(身心)”与“(人心)”、“恧”为另一系.其中,“(层)”与“(仁)”可能于南北不同地域同时存在,“(身心)”的出现当早于“(人心)”、“(千心)”;“(身心)”或与“扈”、“岁二”同时存在;“(层)”一系沿用至今,“(身心)”一系后被废弃.《说文》所收古文“(层)”、“(层)”当是“(层)”略有变形,云梦秦简“(仁)”则是受到包山楚简“(仁)”的影响.“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层)”系其形体再现了“尸祭”的场景,以对祖先、父母之爱,进而传递出“爱人”的思想;“(身心)”系中“(身心)”从身从心,反映了“修身”的理念.“爱人”与“修身”共同构成了孔子“仁”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儒家道德体系,以"仁"为中心衍生出来的诸多道德范畴,成为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使儒家道德思想更加丰富。孔子的"仁"之思想体现为多种维度,从"亲亲"到"爱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礼"、"忠"、"恕"等具有层次性和统一性的外在道德规范和要求,构成孔子孔子"仁"之思想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李渊庚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84-285
孔子,一个被尊为圣人的历史人物,他的“仁”思想在他的思想的重心。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每个人带来了机遇,让每个人都有能展现自己。个性的尊重也带来偏离主流价值观的现象。回首孔子的仁思想,让我们看到在今天仍有较高价值。本文从“仁”的内涵进行阐述,并结合当今社会来体现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如何成仁进行分析。虽然由于阶级意识的区别,我们不能完全的认同孔子思维框架下的“仁”,但在今天,仍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丙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97-100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仁是关于如何"做人"、"成人"的学说。仁是"仁者爱人",还必须按照人的本性的要求,热爱生命,努力奋斗,不断完善和成就自我,有益于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1.
刘云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6-9
孔子道德观的核心是“仁”,即“爱人”。“爱人”的基础是人与人在道德、人格上的平等。因此,孔子主张,在社会管理中执政者要“为政以德”,要爱民、惠民、养民、富民、教民,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这些主张反映了孔子浓厚的民本思想。孔子的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进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6,(4):33-37
孔子对于"命"与"天命"的说法,因其个人生命历程的感悟与对弟子的随机指点而呈现多元的意义,甚至引发墨子对儒家之"命"与"天命"说的批判。探究孔子对"命"与"天命"在概念上的意涵,及其为何如此诠解,正足以表征儒家之特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德使命感,与面对主客无法和谐之际、人我疏离之情境下的自处之道。 相似文献
13.
孔子“仁”论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燕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91-93
"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孔子"仁"论在确立人的主体意识和对主体性的追求和高扬中,对人自身、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识和实践反思,为人类历史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祚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6)
一、“仁”是孔子讲学的主要内容孔子从事教育事业的主要目的,是造就统治人材,希望弟子们在学成之后,能够把他的学说应用到实际施政中去。同时,他也要求把弟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君子”①。这个目的要求决定了他的讲学内容便是用“仁”、“礼”和“乐”去教育弟子。“仁”字在孔子以前皆作“亲”字解,为百善之一。只有孔子才赋予“仁”以新的涵 相似文献
15.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许多学者对"仁"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理解。每个时代对"仁"的定义也不同。现代的"仁"要求人们要推己及人,克己为人,害不加人,宽厚待人等,在工作生活中,存"仁"心,行"仁"事,从而心情愉悦,生活幸福。 相似文献
16.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及其儒家学派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孔子"仁"的伦理思想的分析,揭示"仁"的文化底蕴及实现"仁"的内涵的途径,指明"仁"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当代社会、尤其是在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形势下的人文环境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孟志芬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3-107
“和”作为传统思想的主要观念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以《论语》文本为基础,分析了“和”这一观念诞生的文化渊源及具体文化情境,通过分析《论语》中“和”的内涵,进而厘清“和”与“礼”“仁”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揭示孔子思想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8.
龚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37-39
孔子"仁"学思想体系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宇宙扩张论的深入研究,是揭示孔子"仁"学的理论本质及其法律思想的主要研究方法.孔子的"仁"学宇宙观被《周易》"象思维"所贯穿,是孔孟之道的理论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法律观的主要理论.它使中国法律思想和现实制度沿着"应然之善"的伦理实体与"以礼代法"的德主刑辅发展下去,成为整个中华法系的传统法律思想和现实制度的主要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9.
牛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3):53-56
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独特样态,是先秦诸子思想的深厚的历史背景。周代是礼乐文明的成熟期,它标志着人的理性意识的觉醒,礼由天人之际向人人之际转换。孔子在“礼崩乐坏”的乱世,承继并发展了礼乐文明,赋予礼以仁的精神向度,使其由对命运的关注转向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持守,从而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一种教化——仁教,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齐齐哈尔师院中文系七二级批林批孔第一战斗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Z1)
孔子是奴隶主阶级的反动思想家,他顽固地站在腐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一边,坚决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坚决反对奴隶的反抗,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大肆进行复辟活动,大造反革命舆论,充当了反动的奴隶制度的吹鼓手和卫道士。为了维护奴隶制的旧秩序,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反动政治主张和理论,形成了一个反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