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1999,(9)
十八、人造卫星上天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1998年12月19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共进行49次卫星发射,成功发射了53颗卫星。是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是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是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高技术的国家,是第五个用本国火箭发射同步卫星的国家。十九、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新中国成立后,她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却长期被剥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不断提高以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加入…  相似文献   

2.
“我每次都是站在离发射塔1公里远的地方看发射。火箭点火升空的那一刻,眼前是一团火海,耳边则是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连脚下的地面都会整个的震动起来,那种感受,不身临其境是很难想像的。”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人类梦想着飞天,然而地球的引力如同强大无比的磁铁一般,使人难以摆脱。19纪末,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有关宇宙航行的科学与理论。俄国著名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首先论证了利用喷气工具飞向宇宙的可能性,导出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导出了火箭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基础,他还画出了星际火箭示意图,对人类的载人航天科技至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流云 《当代老年》2008,(9):24-24
我们在迎接诸如“世博会”、“奥运会”等召开时,往往采用倒计时的方式告诉人们距会期还有多长时间,人们只要看到倒计时的数字,心里就非常明确。那么,“倒计时”是怎样来的呢?其实,“倒计时”来源于火箭倒数发射程序。  相似文献   

5.
国外资讯     
《金色年华》2013,(10):6-6
瑞士科学家将在未来五年内发射一颗拥有灵活触须的卫星,为外层空间大扫除。据估计,目前37万件卫星火箭残骸和卫星碎片正在以时速28万公里环绕地球轨道,这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名为“清洁太空一号”的打扫卫星的任务便是用触须抓住这些残片,把它们送回地球大气层烧毁。  相似文献   

6.
他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地对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他参加了多种型号的导弹核武器试验;他是我国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的负责人;在他的主持下,我国首次将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进行了全弹自动化测试;他参与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随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太空垃圾?太空垃圾(Debris),英文原意是指"碎片",一般是指人类在从事太空活动时所产生的废弃物及其衍生物,是人类向太空抛入的各类废弃物和碎片的总体,如报废的航天器、废弃的火箭箭体、航天器发射和空间运行过程中抛下的无用部件、卫星解体生成的残余物、固体火箭的排气、磨损掉的表面材料以及发生泄漏的核反应堆所产生酶微滴等等。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2013,(7):56
2004年,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送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18天在轨运行,返回舱安全着陆。"中科1号"太空灵芝被中国科学院选作卫星搭载物之一,在太空邀游了18天之后被遣回实验室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灵芝是生物抗肿瘤的首选品种之  相似文献   

10.
正她作为一名火箭零部件数控铣工,经常要加工要求精度比头发丝还要细的零件,而这些零件将被用于神舟飞船、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火箭发射平台上,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面对这份要求极高的工作,她百折不挠,滴水穿石,27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技术,如今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精通数控工艺、编程及操作的顶尖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和国家航天特级技师。她叫韩利萍。  相似文献   

11.
吕斌 《当代老年》2009,(7):38-39
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今年83岁。在30多年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过程中,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智慧和一种无坚不摧的爱国精神,书写出了一曲壮丽的中华民族核潜艇诗篇。从1958年开始,他便参与并领导我国核潜艇的研究设计,在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多次海上试验任务中,他作为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严格执行上级指示,处理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94年2月8日,中国最新研制的高轨道大运载能力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巍然屹立在发射架上,静静地等待着那腾空而起的时刻。与此同时,众多前来观看火箭发射的人们惊异地发现,运载火箭头部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有一块特殊的装饰物——中外合资企业华凌集团公  相似文献   

13.
朝鲜核试验虽然具有非常恶劣的影响,但它本身并不足以颠覆当前的核不扩散体系,将朝鲜核试验的危险简单归结于对核不扩散体系的破坏并不准确。朝鲜核试验的真正危险是对地区安全的冲击。近一段时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级。先是去年12月12日,朝鲜再次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成功发射了"光明星3号"火箭。接着今年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的卫星发射通过了第2087号决议,加以制裁。随后1月24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谴责联合国安理会涉朝决议,称将进行更高水平的核试验,为保护国家自主权展开"全面对决  相似文献   

14.
在国防科技大学,陈启智教授的名字是与火箭连在一起的。几十年里,他开拓进取,先后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多次起动双组元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和“织女一号”气象探空火箭,使我国的固体气象火箭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作为著名的火箭发动机专家,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全部心血献给了科技强军、科技强国的壮丽事业。白手起家闯新路1976年冬天,长沙冷雨飘飘,寒气袭人。然而,陈启智教授已经感受到了春光的明媚,上级把研制多次起动双组元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任务交给了由他负责的研究室。科学技术的发展,犹如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发射成功。12月15日夜,嫦娥三号探测器在精准发射、奔月飞行、绕月探测、月面软着陆、着陆器就位探测、玉兔月球车漫步虹湾、互拍成像后,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14,(1):6-6
"10、9、8、7、6、5、4、3、2、1,点火!起飞!"捆绑着四枚助推器的火箭喷出一股橘红色烈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拔地而起。巨大的火焰将导流槽内数百吨水瞬间化为气体……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担负中国第一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始奔月之旅。"嫦娥三号"也是继美国阿波  相似文献   

17.
强音 《职业》2013,(19):85-88
"5、4、3、2、1,点火!"随着倒计时发射口令,发射架下浓烟翻滚,火箭与发射架缓缓分离,腾空而起……从"神五"到"神十",我国系列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在全国上下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引发了一股"航天热",很多高中毕业生希望报考航天专业,将来从事航天事业,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奉献终生。  相似文献   

18.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958年——美国第一颗卫星“探索者”l号发射成功;1960年——一枚R—16火箭在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爆炸,造成91人死亡;1961年4月12日——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1961年5月5日——美国首次成功进行亚轨道飞行,宇航员是艾伦·谢泼德;1961年5月25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宣布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的目标;1962年——美国首次成功进行轨道飞行,宇航员是约翰·格伦;1967年1月——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模拟发射时,“阿波罗”1号飞船…  相似文献   

19.
加强船员在职培训是端正船员工作态度,提高船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航运公司保障船舶海上安全的必要措施,因此本文结合我局的在职培训,指出船员在职培训的重要性和在职培训的方式、方法,从而全面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海上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上犯罪猖獗。然而在高高的太空上,却有警惕的眼睛密切注视着海上的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