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是美国所有产业中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之一 ,农业的激烈竞争主要是由进入“门槛”低所致。在 1981到 1990年期间 ,美国联邦政府花在农业上的补贴超过 2 50 0亿美元。价格补贴是美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基础 ,成本补贴又使因价格补贴导致的市场过剩更加严重。对农民采取直接收入补贴政策的好处在于 :该政策能在不引起市场价格和农业产出扭曲的情况下 ,保证农民收入能达到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农产品产量排名世界第一.对即将出台的美国2013年农场法案内容进行梳理,有助于了解其农业政策走向,同时警惕其中违反WTO 规则的内容.研究发现,2014一2018年间美国将会取消农业直接补贴,削减弱势群体营养补贴,但是会增加对乳品、水稻、花生以及特色农作物的支付力度,更加重视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保险、农业信贷、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新入农民培训和收入保障等项目支出.在削减预算的约束前提下,美国农业的国内支持力度不降反升.最后,提出了美国农业政策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供暖体制改革后,很多城市针对困难群体的采暖需求实施了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负担的采暖补贴政策。长春、哈尔滨、太原和天津四个试点城市的采暖补贴政策表明,政府的采暖补贴只覆盖了低保户中的极端贫困者,而企业的补贴则明显地倾向于收入较高的群体。大多数低保户以及处于贫困边缘的低收入家庭既不符合享受政府补贴的资格,其工作单位也往往由于经营困难而无法分担其采暖费用。因此,供暖改革不仅明显地加剧了当前贫困家庭的经济困境,也使相当一部分处于贫困边缘的群体由于生活费用的增加而陷入了新的贫困。供暖改革对贫困及低收入群体的负面影响反映了我国现行社会政策在公平和效率方面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政府需要对社会政策的积极作用以及缺少社会政策的经济和社会代价有充分的认识,制定积极的政策帮助社会成员增强其适应经济和社会变化的能力,从而减少或避免使他们陷入贫困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粮食支持政策,其中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构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政策体系。国内外对综合性收入补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目标、政策效果、实施中突出问题、专项补贴与综合性收入补贴关系等方面。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这些焦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引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种粮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种粮积极性不高,我国出现了粮食生产连年下滑、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4年开始,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把原来对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6.
基于甘肃、宁夏和湖南三地首轮退耕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A F双界限方法测度退耕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在此基础上借助精确断点回归设计,实证检验退耕还林补贴到期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补贴到期农户各维度及其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均高于未到期农户;第二,补贴到期对相对收入、充分就业、生活水平、主观感知维度及多维相对贫困的局部平均处理效应均显著为正;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补贴到期对老年和低收入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正向影响效应相对更强。鉴于此,从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建立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以及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补贴政策与农民收入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末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农业发展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转折期,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也由提高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民收入,围绕这一政策目标,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良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政策措施,以期提高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但这些政策措施是否真如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那样会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不同的政策措施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了提高补贴政策和公共支出的效率,使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试图重新构建一个分析框架,探讨不同的补贴政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以期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收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之一,这项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但目前仍缺乏对不同区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收效应有针对性的定量分析,说服力略显单薄。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借助SPSS16.0分别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财政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小,而对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政府应适当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在加速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的同时还可以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粮食补贴政策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从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粮食供求形势入手,依据WTO规则并借鉴国际粮食补贴经验,提出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重点、兼顾特定目标群体即种粮农民的收入,应该是现阶段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目标的理性选择,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以构建直接补贴为核心的粮食补贴机制,并提出确立以中央政府为粮食安全调控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粮食风险基金的筹集办法、强化向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倾斜的政策强度等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都减少或取消了支持价格政策,转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关键就在于直接补贴相对于价格支持政策来说,补贴的效率较高。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的优点,粮食直接补贴运行中对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两个方面并不如预期那样有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粮食直接补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801-1814年是美国建国初期对外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外交事件,不仅对华盛顿提出的中立外交政策提出新的挑战,而且使美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重点逐渐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取,此后,美国逐渐走上了向外扩张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美国《信息公开法》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1966年通过的<信息公开法>(FOIA)[1]急剧地扩大了公众获得由联邦政府掌控的文件和信息的权利.该法是由其他制成法、规章和行政命令所构筑的复杂网络的一部分.其基本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公开政府信息:除了九种例外情况以外,所有"机构"都要保证"任何人"都可利用所有"文档",而此前,信息公开一般都属于相关机构的自由裁量权.在执行方面,该法极为倚重司法系统,由法官就是否公开信息的争议作出最终裁决."9·11"事件的爆发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来自美国国土安全的压力对该法的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第一国际总委员会迁到美国后 ,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 ,纯洁自己的组织 ,支持巴黎公社 ,领导美国工人运动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战后美国对华反共政策逐步升级,是服从于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需要。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对华政策总体上是以扶蒋反共为核心和基调的,美国反华政策不断升级,是新中国决定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共“一边倒”的战略,是根据当时的国际格局和中国历史的现状作出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5.
从比较法的角度,美国司法实践处理违反许可约款纠纷的相关做法和观点对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为合理处理此类纠纷,在诉讼法律关系的释明及责任确定上,第一步区分许可的独占与非独占类型。若系独占许可,则释明为违约之诉,判令承担违约责任;若为非独占许可,则区分违反对象系"条件"抑或"承诺"。"条件"、"承诺"的判断根据其约定的权利是否为知识产权排他性权利及其是否为知识产权立法精神、公共政策赋予许可人的其他合法权益进行。违反"条件",释明为侵权之诉抑或侵权与违约竞合,由原告选择,进而确定相应的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违反"承诺",则释明仅为违约之诉,责令承担违约责任,作为补充,对实质性违反承诺导致许可被撤销时,仅判令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analyzes sex differences in high school seniors' propensity to enlist in the military, differences between military preferences and expectations, sex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pensity and actual service, effects of background and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st-high school activities of men and women who do not serve. Using data from the Monitoring the Future surveys, we find that young women's propensity to serve is lower than men's, but more women desire than expect to 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pensity and service is weaker for women than men and has not increased over time.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d plans are less predictive of women's propensity and enlistment than men's, with the exception of higher race and ethnicity effects among women. Having children has a small negative effect on high propensity women's enlistment, but an even stronger positive effect on low propensity men's enlistment. More women desire and expect to serve than the military is enlisting. Mady Wechsler Segal is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nd Distinguished Scholar-Teacher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s well as a faculty affiliate of the Women's Studies Program and Associat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Military Organization. Her recent research focuses on military personnel issue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military women and military families. His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enlistment propensity, diversity in military forces, and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His most recent book is Smoking, Drinking, and Drug Use in Young Adulthood: The Impacts He has co-authored, with David R. Segal and Jeral G. Bachman, several forthcoming articles on military propensity and enlistment. His publications deal with alcohol, tobacco, and illicit drug use and related attitudes and beliefs.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美国对外援助作为实现其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为服务美国国家利益和维持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2019年,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相继在"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印太"战略的驱动下,在资金规模、地缘分布、援助领域、执行机构等方面加强对外援助的"工具化"效用。随着美国亚太政策的调整,太平洋岛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显著提升。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不仅是维护其地区安全利益、推进外交政策的工具,更是在重要的地缘战略节点与中国进行"大国博弈"、制衡"一带一路"的抓手。深入研究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的规模与内容、特征与趋势,不但为把握美国亚太政策的动向提供直观而丰富的视角,也为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木马病毒的特点、传播及植入特点,叙述了密西木马病毒的手工检测及杀除方法.  相似文献   

19.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缅甸实行"务实接触"外交,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同缅甸加强联系和接触,推动缅甸的民主化进程。在此过程中,援助是美国使用的重要政策性手段之一。美国一方面向缅甸提供民主援助,通过选举援助、政党援助、培育公民社会等方式直接介入缅甸的政治、社会变革;一方面提供各种专项经济援助和投资,帮助缅甸发展经济,为政治改革的继续提供动力。然而,扩大对缅援助并不意味着放弃制裁,在未来可预期的一段时期内,援助和制裁交替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将是美国影响缅甸政治走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6 0年代中期 ,美国对华政策有所调整。与此同时 ,美国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的态度也有所松动。学术界对研究委员会决议在中国进入联合国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尚缺乏研究。建立研究委员会是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率先提出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美国同意并支持提案 ,这表明了美国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态度有所松动 ,同时美国以此采取拖延的战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阻止并延缓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