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部崛起中的对外开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开放程度与各地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对外开放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我国中部地区总体对外开放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既面临着许多机遇,也存在不少压力。因此中部地区必须实施全方位的开放战略,发挥中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中部经济开放和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中部六省能源消耗差异及能源强度演变基础上,运用2005~2013年面板数据建立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和技术进步对中部六省降低能源强度起积极的作用.而工业化水平、经济外向型程度则对能源强度降低产生阻碍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中部地区应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合理安排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走集约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省域经济发展之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作为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一个多民族的内陆省份 ,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从纵向上看 ,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是 ,横向看 ,它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 ,反而呈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概括来讲 ,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人均GDP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人均消费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 ;四是经济增长的速度令人担忧 ;五是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欠发达 ;六是对外开放的度太低 :七是产业结构欠合理  相似文献   

4.
中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与沿海先进省市的差距愈来愈大.与沿海发达地区比,中部地区存在着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综合实力弱、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县域经济基础薄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迟缓等问题.只有正视这些差距和不足,加快奋起的步伐,自强不息,才能真正实现中部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内陆双向开放对中部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2002-2019年中部地区80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带有伴随变量的有限混合模型对其经济增长路径存在的异质性进行分析,测算相应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要素贡献度,可以发现:整体来看,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资本的贡献度最高,投资仍然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但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是影响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异质性的关键,研究期内,约有2/3城市增长路径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快的模式转换,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中部地区经济对物质资本的依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政府支出和金融深化存在显著的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熵权法测度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并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QAP回归等方法分析中国数字乡村的空间关联网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在空间上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特征,中部地区增速最快,东北地区增长缓慢。中国数字乡村空间关联网络联通性较好且不存在等级结构,空间关联的紧密度和稳定性不断增强。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省份处于空间关联网络的中心位置,而山西、陕西、辽宁和吉林等省份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且网络中存在“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中国数字乡村空间关联网络分为四大板块:“净溢出”板块位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净受益”板块位于东部地区;“双向溢出”板块位于中部地区;“经纪人”板块则零散分布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水平的地区差异会增加省份间数字乡村发展的联系强度,而地理距离增加对数字乡村空间关联程度的提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1995—2021年30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反应函数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全国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两两之间均为因果关系;(2)东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显著关系,中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对二氧化碳排放正向显著关系,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正向显著关系;(3)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分析均表明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冲击较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与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重点培育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出台相关制度与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使用1992—2011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制度约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禀赋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资源诅咒"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我们还发现自然资源的垄断会导致权力寻租,最终削弱制度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8,(10):82-91
运用重心理论,实证研究我国中部地区6省80个地级市1994—2015年间的财政收入重心、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及其相关关系,分析中部地区财税收入时空变迁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财政收入重心与几何中心存在偏离,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中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变迁波动幅度较大,而且呈现出不规则的弧形变动趋势;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的变迁相对较小,不过同样存在区域差距;中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变迁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人口规模的作用有限,且存在一定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11年江西100强企业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合2011年全国500强企业和中部地区其他省份100强企业作比较分析,并对江西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2011年江西100强企业总体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企业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提高,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有所改善,但企业之间发展悬殊较大,与中国500强企业及中部地区其他省份100强企业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1978—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已引起广泛关注。1978—2007年的30年间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城乡收入差距对全国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这一指标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收入差距。造成及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第一产业收入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保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农业政策供给稀缺、城乡人力资本存量存在差距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明显等严重失衡现象,有可能危及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为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推进改革,保证改革措施的配套与完善;兼顾各阶层的利益,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加速作用.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因素对于解释区域差距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呈现出日渐扩大的趋势,通过实证检验,从要素贡献率来看,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高于西部地区;而无差别的劳动力投入对东部地区的贡献明显小于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大于西部地区,这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规模较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制约我国西部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为了减小中西部经济增长的差异,应该采取对西部新的投资理念,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深度开发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等一系列新的政策,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尽快消除东西部经济增长差距.  相似文献   

14.
李云霞 《河北学刊》2005,25(5):186-189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其经济发展所呈现的主要优势为:经济增长速度快、制造业闻名世界;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利用外资成绩明显。而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势为: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私人企业和知名品牌;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其经济增长极;有运转良好的金融体制和较完善的法律体系等。因此,加强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关注、借鉴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翀 《学术月刊》2012,(1):70-78
经济发展方式包括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取向和高强度投入的对内经济发展方式,与注重加工贸易和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借入外国债务为辅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作用,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只是脱贫之路,而不是富强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弱点逐渐表现出来。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内实行自主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对外实行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型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调整结构为主线的质量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战略和以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以成功地完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6.
湘中地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中地区为湖南省的能源基地,在湖南省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湘中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过分依赖能源、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不舍理、城市之间协作能力有待加强、城市规划缺乏统筹安排等问题。为此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拓宽开放领域,增加外资和技术引进,加强地区间的横向经济协作与联合,使湘中地区成为湖南省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是了解东北三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方法是采用协整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和结果是吉林、黑龙江两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原因可能是两省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来自其他方面而不是以高等教育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辽宁省的高等教育虽然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要使得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还需要加强该省高等教育的改革,特别是能够按照经济发展需求,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  相似文献   

18.
经20余年努力,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跨入由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实证分析显示:计划经济时期属于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后进入要素-技术驱动并向技术驱动持续转变,"十一五"时期已取得阶段性突破。其动力机制分解说明,对外开放、科技投入、基础设施改善、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但转型的基础仍不牢固,应采取措施,保持经济转型的持续动力,巩固经济转型的成果,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迅速 ,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居民储蓄存款的迅速增长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相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外资的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目前过高的储蓄率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指出经济增长是制度创新的结果 ,中部开发的根本动力是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