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在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上存在严重缺位:理论上对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缺乏深入研究,立法上对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缺乏规范,实践上对利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缺乏投入,同时社会关注度也明显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体系的构想.首先,应确立刑事被害入社会救助的原则、内容;其次,制定我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指引〉,整合零散的社会资源;最后,建立刑事被害人融会救助机构全国网络系统,并对机构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进行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推动被害人社会支援体系的建立完善,有利于实现被害人保护的社会化,更好地保护刑事被害人的权益。本文结合国内外立法与实践的经验,对我国被害人社会支援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如何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大量出现的刑事被害人在受到犯罪行为侵害之后,其本人和其家属生活困难甚至无以为继的现象,浅析如何在我国科学合理地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以对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刑事和解制度对被害人救济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在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攻坚阶段,应该认识到要强化刑事和解制度对被害人的救济,并对被害人在经济上获得的赔偿或补偿给予保障,如此才能真正彰显刑事诉讼法保障人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渐渐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通过改革衔接配套各单项社会救助制度、发挥其整体效率,建立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济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已成为党和政府重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韩锦霞 《决策探索》2009,(24):48-49
一、被害人权利保护概述 (一)我国被害人的地位 被害人,一般来讲,指其合法权益遭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自然人或者单位因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而成为被害人。“有权利,必有救济”,国家必然要对其提供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财政支出的绝对量、相对量以及供需的视角,对国内社会救助的实际财政支出做分析,并结合与国外的比较结果,得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财政支出资金紧张、比重不合理,社会救助体系的财力增长机制缺失,财政制度安排的非规范性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并在运行实施中解决了诸多社会问题,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原有体制弊端的基础上又面临着新挑战,社会救助体系急需进一步完善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社会救助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及面临的新挑战,并从政治、社会、救助对象各个角度出发提出完善社会救助的建议,使社会救助制度在应对经济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出现了新的贫困现象和贫困群体,老年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失地农民陷入贫困、大量农民工处于救助的真空地带、单亲家庭及其儿童贫困日益严重;在职贫困凸显。这些新贫困现象及其新贫困群体的出现,使我国目前社会救助制度面临新的挑战,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积极应对新挑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与社会要求,为全体社会成员织好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10.
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学者和各级政府十分关注,本研究以丹江口库区移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丹江口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现状,评价了现有移民救助体系的经验和不足,提出了移民参与管理、特殊养老救助、司法救助和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融合等救助体系,以期为丹江口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弱势群体生存权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2.
刑事被害人问题成为近几年理论界研究的热点,确立刑事被害人在案件处理中的能地位,赋予其充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是改善刑事被害人不利现状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案(杀死同寝室4名学生)被害人家属最终因为加害者的家庭情况放弃赔偿要求;2006年12月28日当杀害11人的邱兴华被执行死刑时,这11个被害人家庭仍未获得任何赔偿,类似的案件不胜枚举,这些案件大都存在相同的特点,即犯罪行为人几乎都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被害人及其家属也因此得不到赔偿。从刑事诉讼角度关注被害人,关注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因犯罪行为而遭到直接的侵害,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关注。在诉讼中作为案件当事人理应与被告人一样受到同等的重视。随着犯罪被害人学的兴起和被害人要求刑事程序保护呼声的高涨,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才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认为:"今后应赋予被害人以平等的防御权,使过于向被告人倾斜的天平恢复平衡"本文通过对刑事被害人的含义,特点以及对我国被害人权利保护现状及改善的详细论述,对我国被害人制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的法制建设的完善,略尽薄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住房问题,我国对最低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采取了一些住房社会救助政策,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补贴。这些政策在全国各地都已得到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住房社会救助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周若蒙 《经营管理者》2011,(1X):259-259
<正>一、我国确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必要性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指,国家对因遭受犯罪侵害又未能从犯罪人或其他合理渠道获得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定程序在一定范围内给予经济补偿,使其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的制度。其有  相似文献   

16.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作为刑事诉权主体之一,其对公诉案件刑事部分的上诉权,诉讼参与权、知情权等诉权缺失,造成被害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本文从处理好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与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之间的关系角度阐述了如何对被害人诉权的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7.
刑事被害人是他人犯罪行为的承受者,然而,在刑事诉讼中,以公诉人和被告人作为具有对抗性的两造,法律和舆论往往把焦点放在被告人的权利保护上,而被害人的诉讼利益则容易被忽视,甚至成为附庸。公诉人代表国家行使刑事诉权是社会发展结果和司法实践的需要,然而,犯罪既是公共利益的"杀手",也是严重的私人侵权行为,被害人有私权请求权,在刑事诉讼中,应构建和完善被害人的刑事诉权,实现个案正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由于新疆地区的农村弱势群体数量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社会发展的机会有限,其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本文将通过目前新疆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从三方面提出新疆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建构的模式选择建议:以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和特困户救济补助为基础的城乡统筹农村社会救助综合体系;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流方向,兼顾个体贫困的发展型救助体系;以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为切入点,以提升生活质量改善为目的的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19.
建立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包头市为例,简述了包头市建设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作法、经验及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探析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救助制度是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调节收入分配、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主要内容和特点。提出适合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