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罗马帝国城市化过程中,奥古斯都在“分而治之,因地制宜”的总原则指导下,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从而促进了罗马帝国城市化的繁荣,实现了罗马帝国的平稳过渡,罗马帝国的安定局面一直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2.
奥古斯都时期古罗马城市化的推进与繁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罗马帝国城市化过程中,奥古斯都在“分而治之,因地制宜”的总原则指导下,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从而促进了罗马帝国城市化的繁荣,实现了罗马帝国的平稳过渡,罗马帝国的安定局面一直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3.
奥古斯都时期古罗马的城市化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规划与建筑方面更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欧洲城市的兴起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马人把道德看作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道德也因此成为历史学家诠释罗马历史的重要因素。道德史观的形成首先是罗马人在希腊文化冲击面前所作的内省和回应,同时表现了政治上占据优势的罗马,希望在文化或者民族特质方面确立自己地位的需求。最后,罗马历史在历史学家的笔下成为道德教诲的场所和塑造民族精神及特性的源泉,这是罗马史学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5.
就文字而言,英语国家使用的文字都是拉丁字母,而在古罗马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的罗马神话更是孕育了西方文化,并已深深地融汇于西方各国语言中,甚至在现代作品中古罗马神话也常被引用。英语中直接取自罗马神话或与之相关的词汇更是俯拾皆是。本文仅从语言的角度对希腊神话中源自奥要波斯山十二位主神的词汇做了概括与探讨。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这些词的来源并能灵活用之。  相似文献   

6.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对行省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各行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本文主要从奥古斯都对行省总督的管理与监督,创设行省议会,加强行省法制,建设道路和传递信息系统,建立军人金库和实施裁军政策等几个方面,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奥古斯都的行省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7.
李维(Livy)的《建城以来史》(Aburbecondita)是保留至今唯一的一部出自罗马人之手详细记载罗马早期历史的著作。作为罗马历史的重构者之一,李维把罗马传统道德作为重构的主线,把罗马过去胜利和强大归因于罗马传统的美德。他的重构与奥古斯都试图论证他的统治是建立在罗马内在的传统之上这一统治理念相一致,从这点来看,李维的写作自觉地配合了奥古斯都的统治,为罗马对世界的统治构建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旅馆是罗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罗马的旅馆遍布罗马全境,大多数的条件都很简陋,旅馆生活也很糟糕。旅馆在罗马社会中的地位极其低下,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社会评价都竭力限制它的发展。尽管罗马旅馆地位的低下,但它却也是自视高贵的罗马上层社会精英们乐此不疲光顾的地方,而正是这些精英们在旅馆中的龌龊表现,更加剧了旅馆的恶劣名声。  相似文献   

9.
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帝国城市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是对希腊化时期以来古代世界城市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与奥古斯都在位时期所推行的各项改革政策有关。因此,它是历史继承性和客观条件成熟双重作用的结果,它不仅为罗马帝国,而且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创造并且传播了文明。  相似文献   

10.
古罗马物权法历来为世人视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物权法,即个别性物权法,但在个别性的法律物权之下,其深层的、实践的物权则是充满关系性因素,实际上是社会的、关系性的物权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女性创作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曾有过一场婚恋伦理道德探讨,它与半个多世纪后新时期女性创作的婚恋伦理道德讨论内容近似、性质相同,都发生于一场思想启蒙与解放后爱情婚姻家庭震荡变动之时,历史惊人地在做着某种复述。但尚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发生的探讨对正在演变中的现实婚恋更多取批判之态,婚姻家庭改造的愿望与尝试之表述更为强烈激进,这些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后女性现实生活仍充满问题,某些方面更其尖锐,也说明经历了“五四”洗礼,科学民主、平等解放等启蒙意识深入人心,依然新颖。  相似文献   

12.
深化人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军队专业技术院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新尝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革新人文课程教学理念,实行两个转变;二、从人文课程特点出发,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三、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实行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公德严重失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道德不能对应有的市场经济道德体系补位也是重要原因。非但如此,传统道德重私德轻公德的特点还加重了公德缺失的现象。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道德是强调整体主义的,为什么会最终导致私德的泛滥?这可从儒家的重要典籍《论语》对私德和公德论述中寻找其源流。通过在澄清私德和公德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论语》中私德和公德的内容、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待孔子思想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公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德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是全体公民都必须共同遵守的,以此保证每个公民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充分认识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和形成过程,对社会公德在社会学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群体的划分,都有着积极意义,并对追溯当前社会公德下滑的内在机理,以及对社会良好公德的重新塑造,都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文学史上作家并称的现象作了宏观的审视,试图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并论述其作用与特点,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在文艺复兴时代,罗马教会深陷道德罪孽之中,其主要表现是西门主义和尼古拉主义盛行。表面看来,教会失却道德的原因在于神职人员受到时代的诱惑和局限,实际上,时代的更替使基督教会的历史角色发生了变化:基督教会由原来伦理道德的唯一维护者变成维护者之一;社会的全部机构共同承担起社会的道德责任。随着文艺复兴时代的结束,基督教会决定性地影响社会道德观念的时代也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7.
廉德作为从政道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中国古代廉德理论与实践存在局限性,文 章尝试从经济、政治和制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家创作风格呈现前后期之不同,其外在表现因人而异,但总的趋向是前期慷慨陈辞,直面苍生,而后期创作风格趋于深沉平淡,艺术性上大多较前期更臻完善精美。造成前后期风格不同的直接原因当属社会巨变及仕宦荣辱升迁,而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观、人生观、生活道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保持社会稳定,法律和道德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规范,权力道德更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加强权力道德建设,要进行权力道德教育,使各级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界定社会主义权力道德规范,"永做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