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将《财政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
段林鹏 《劳动世界》2011,(12):61-6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较之前得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我国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问题也在逐渐显化,各种群体性事件频繁多发。与此同时,我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既得利益集团,即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等等。这些人中不乏社会的精英,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贫二代”、“蚁族”也成了社会中的热门词汇。我国社会是否会出现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富人的孩子永远是富人,穷人的子弟永远是穷人的现象呢?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种社会阶层良性流动受阻的板结化现象呢?本文试图从社会阶层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对社会基层流动作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为促进我国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以及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与此同时,在一些发达地区内部也出现了差距逐步拉大的问题,而且比上述差距还要大。由此引发了许多的社会矛盾,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在供电企业的经营发展中,用电营业管理是其最重要的管理环节。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供电企业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加强供电企业用电营业的管理工作和监管稽查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供电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供电企业用电营业管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季淑影 《劳动世界》2016,(17):41-4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腐败现象,高校廉政建设显得紧迫,本文以各路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回顾各路学者核心思想,进行总结、提炼,进一步研究高校腐败的表现、高校腐败的原因,进而提出高校腐败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大量离、退休人员使得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养老金占工资比重逐年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降低,社会保养老保险制度亟需整体改革。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重点是保证其可持续性,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延长退休年龄似乎成为了解决问题的焦点。本文就社会事实现状研究延长退休年龄的必然性与可行性,为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理论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其实,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的看到,因为食品质量过关,出现一些黑心食品的现象发生,最终导致人们事物中毒。那么如何将食品安全的质量,有所提高,是需要我国政府和社会的一起努力,以此提高食品安全的质量。然而,刑法最为我国社会和人们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具有一定强制性,能够对黑心食品的常见,给予一定程度上惩罚,这样不仅仅是对人们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我国刑法权利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用工需求的增加,劳动力流动速度的加快,劳动力派遣制度的出现迎合当前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劳动力派遣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较多,而且对于派遣员工来说其合法权益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如何完善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派遣制度成为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方向。通过从立法、执法等角度分析当前的劳动力派遣制度,分析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派遣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为我国劳动力派遣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之策。  相似文献   

9.
孙昊 《劳动世界》2013,(11):167-167
摘耍:我国是内陆面积较大的国家,相比于日本那些岛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交通运输设施。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系列问题,首先要保障其快速、健康、稳步的发展,因为铁路运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铁路运输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铁路的发展,两者互相依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铁路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带动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人们学会了要平衡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协调,做到可持续发展,为此,铁路的建设也迎来全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崔璨 《劳动世界》2011,(11):6-9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现阶段出现了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维护底线公平显得尤为重要。维护底线公平最好的方法就是构建基础性保障体系。这个体系由最低生活保障、全民医疗保障、最低住房保障和公共教育保障构成。目前这个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完善。本文以底线公平理论为依据,概括介绍我国基础性保障体系的构建状况,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曹金容 《劳动世界》2014,(2):171-172
随着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组织提出了具体需求,而传统农业组织却难以满足。全国性的农会组织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我国农会有悠久的历史,但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历史断层。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会必须总结历史经验,同时学习各国先进的农会组织形式,从制度和法律上进行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12.
群众利益无小事,医疗救助工作直接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眉山市医保局从为民办实事出发,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协调,在全市推行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就医难的问题,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得到了省、  相似文献   

13.
交强险制度自从在我国推出以来,一直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指摘,而且自2006年开始便一直困顿在亏损中难以自拔,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也源自人们对交强险的认识差异。交强险制度将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随着交通工具的广泛普及以及其强制性、公益性等特点,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完善我国的立法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对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十几年实施情况的部分总结和反思.其针对劳动法实施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了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有利于更好的调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吴应智 《劳动者》2006,(3):35-35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调整好社会成员问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而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需要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关系矛盾表现为劳资矛盾,这种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劳资矛盾却出现缓和的趋势,并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这一趋势的出现,是与资产阶级执政党在工人运动和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下,重视协调劳资矛盾分不开的,这对我们党长期执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的特定含义是指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事一定劳动且以此获得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农民工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有着十分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势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明显昭示出,农民工(劳务输出)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民工已成为东部发达地区不可或缺的战略生力军。  相似文献   

17.
地震之后常伴随出现一批震后残疾人,通常将该群体称为“因震致残人员”,是震后实施救援的主要对象之一。因震致残人员的震后再次就业,对于灾区恢复重建、个体实现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于我国现有的针对因震致残人员的就业帮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意见,旨在可以为今后因震致残人员实现再次就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郭新民 《劳动者》2005,(12):29-29
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养老保险在社会傈险制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实现“两个确保”以后,养老保险形成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关心养老保险,就是关心自己”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诵,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广大城镇劳动者和自由职业者参加养老保险积极性极高。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9.
杜建华 《劳动者》2004,(11):44-46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状况是社会收入差距日趋扩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于1988年、1995年、2002年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跟踪调查显示,我国社会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已进入世界收入差距最大国家之列。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跨地区就业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欣  朱胜 《中国劳动》2003,(1):10-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跨地区流动就业群体。尽管我国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仍存在着种种阻碍,然而在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流动人员已达1亿2千多万,其中农村人口有8000多万人,占全国农业人口的20%左右。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给我国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给现代社会城市管理带来新课题。正确认识劳动力跨地区就业行为,从而制定适应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与管理办法,对劳动力流动进行科学的调控与管理,对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