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河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现状,分析人口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转移趋势。目前,河北省农村常住人口中未成年人和老人较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在逐渐减少,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很多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但是,与城市人口比,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不具备城市就业的比较优势。这一现状导致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留下妇女、老人在耕田,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流入城市的农民在城市处于边缘化,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都得不到市民待遇,履步维艰。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为解决"两难"境地的对策有:各级政府应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设计农村人口转移政策;必须加强农村人口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引导农村劳动力分层流动,适合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就留在农村,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适合到城市务工的人员,对其进行文化、技能培训,增强在城市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家庭农场内涵的研究一直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并明确提出要采取措施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为此,本文从家庭农场的定义、特征、性质三个层面阐述其内涵。基于职业农民和法人实体视角定义家庭农场;以家庭为经营主体、农业规模经营、以市场交易为目标、实行企业化管理、法人实体、农场主为职业农民等方面归纳家庭农场特征;家庭农场性质是业主制家庭农业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力军,其市民化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作重点,而农村职业教育在提升农民市民化能力中作用巨大。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基础上,对吉林省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和需求展开分析,得出吉林省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农村职业培训“强需求”与“弱供给”问题突出,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僵硬与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多样化不协调等问题,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吉林省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提出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多元投资办学体制;完善农村职业培训,培养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能力等对策,立足通过高效的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推动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蛟河市人社局进一步强化培训职能,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推动农民向农技工转型的有力抓手.并将精准扶贫融入其中,以培养新型农民工、农技工和农民向市民化、实现城镇化为目标,重点推出五项技能培训措施,为有就业愿望的农民和农村精准识别困难家庭成员,通过培训向农技工转型,实现与劳务输出、就业岗位和自主创业无缝对接,努力走出一条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民工转移就业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解决好农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成为战略发展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和背景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于加快河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河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科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三台县始终坚持"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使农民变工人、村民变市民、老乡变老板的指导思想,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2014年,全县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8亿元。三台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放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层面来规划和布局,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有效切入点、突破口;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相似文献   

7.
适应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服务工作需要.从1994年起,大多数劳务输出省份相继向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派出了劳务工作机构(以下简称“劳务工作派出机构”).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方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8.
2010年新年伊始.承载着亿万农民期待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出台了。新的一号文件突出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解决“三农”新问题的创新精神.提出了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社保水平等强有力的举措.为亿万农民带来了新的福祉。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巴中市巴州区按照“十大惠民行动”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就业促进行动,取得了显著成绩。1—7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26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307人,“4050”人员再就业691人,零就业家庭就业186户,失业率控制在4.4%;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350人,农村劳动力9327人,就业机构直接组织劳务输出1256人:为1030名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金牛区作为成都市的中心城区,提出了“三个全面接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总体思路,把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作为促进农民融人城市明,实现生产生活方式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的关键.在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绿色通道”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6,(7):F0002-F0002
在促进城乡充分就业中.作为“打工大县”的金堂县举全县之力.下定功夫.巧施妙招.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县委、县政府高度直视城乡充分就业.在全县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县劳动保障局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服务平台,夯实管理基础.破解就业难题。在优惠政策的鼓励扶持下,依托一系到行之有效的就业服务举措.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走上了就业岗位.一个个就业困难对象获得了及时援助,一户户“零就业”家庭由此摆脱贫困.广大村民从居住、就业到增收有了充分的保障.一批街道和乡镇迈进了“比较充分就业”的行列。今年5月.金堂县在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获得了由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等权威机构颁发的“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组织”大奖。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19日至2006年1月23日,我省启动了“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活动。为营造全社会关心就业困难群体的氛围,全省21个市州劳动保障部门深入基层、社区对“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失业农民,已就业尚未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未就业的“4050”人员,未实现就业的并轨人员进行逐一摸底调查,了解掌握其生活状况、就业愿望。在摸底调查中乐山市确定了3135人为援助对象,其中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666人,“4050”人员2428人;广元市确定2690位援助对象,其中“4050”人员1703人,失地失业农民495人“,零就业”家庭失…  相似文献   

13.
建立多种形式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中央提出的农业、农村、农民大“三农”问题,劳动保障工作领域也有一个“小三农”问题,即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和务农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省认定了40个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并对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近年来,我省狠抓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通过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创业农民培育等项目,已培养了一批适度规模生产经营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和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型人才,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我省新型职业农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崇州市在桤泉镇千功村、生建村、中和社区成立“农业劳务合作社”.探索解决农用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后的农村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增收新途径。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两村一社区”农民就业服务组织化、入社农民收益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6.
刘珺 《劳动世界》2016,(24):9-9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村大学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群题,尤其是在他们就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由面临就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不仅阻碍了农村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高校、家庭及学生角度探析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出发,提出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市化道路,客观上要求减少农民,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农民向城镇转移要具有在城镇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和就业收入能满足其在城镇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两个基本条件,制约和阻碍农民向城镇转移存在农村和城镇两方面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对土地的收益和补偿机制以及农民进入城镇后的保障机制等新机制,对于加快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在户籍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半市民化"的现象,即多数农民虽然转户,但是并没有放弃农村的土地,这些转户农民同时占据着农村土地保障和城镇社会福利,该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国户籍改革的负担,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河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重点研究了农村宅基地资本化与户籍制度改革间的关系,农村空闲宅基的有效利用能够推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实施,同时户籍制度的改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农村宅基地的有序退出,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能够更好的推进农村宅基地与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国土资源厅、省农劳办牵头制订的《四川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四川省促进城市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方案》、《四川省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方案》、《四川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20.
农民的劳动法律保护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昆 《中国劳动》2004,(6):19-23
一、农民的就业权《劳动法》第3条规定了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对农民而言,就业权应当意味着农民有权选择农业就业或非农业就业,在选择非农业就业时有权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就业待遇。(一)农民需要通过流动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原因在旧体制下,农民选择农业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决定的,而不是其自主选择。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过高,有限的土地无法吸纳全部农民在农业就业。于是,大量的农民通过非农业就业解决其就业问题,并表现出很强的流动性。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1)社会就业环境。改革前的几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