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仆精神就是服务精神。焦裕禄是人民公仆的典型写照。焦裕禄公仆思想包含着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我们正确认识权力来源,正确行使权力,提高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的思想前提;勤俭节约、廉洁奉公作为焦裕禄公仆思想的原则,是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着力点;群众路线是焦裕禄公仆思想的实践依托,提醒广大党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尊重人民主体性地位,一切工作要为了人民并依靠人民。学习焦裕禄公仆思想,就是要让领导干部换思想、转作风,让权力从管治走向服务。  相似文献   

2.
公仆即社会和人民的公仆 ,在我国 ,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必须服务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科学完整地概括了新时期人民公仆的本质要求 ,是当代人民公仆的根本行为准则 ,是对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领导干部平民化的作风,需要摒弃封建传统伦理思想以及"官本位"思想的残余,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甘当公仆、公正无私、秉公办事的领导干部伦理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4.
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对此做出部署并提出:让全心全意甘当公仆、踏实肯干勇于创新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地位。  相似文献   

5.
运用领导组织行为学的观点,简述了高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对提高领导干部影响力的作用,着重论述了高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必须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增强党性意识、公仆意识和奉献意识.  相似文献   

6.
公仆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必要的权力意识和政治伦理意识。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 ,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是保障政治清廉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的首要的行政意识前提 ,是公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之一。公仆意识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要求 ,是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的行政权力主体意识 ,是社会主义政治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首先要教育公务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 ,公务权力和义务的关系 ,自觉抵制封建特权思想。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关键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一个合格公仆 ,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与公仆的关系。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 ,根本上还要靠民主法制的制度建设做保障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社会公仆的基本思想,既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有教育意义,也对党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的领导干部不但应是教育家 ,而且应成为政治家。高校领导干部应把深厚的理论素养 ,开阔的眼界 ,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公仆精神作为其必备的政治素养 ,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领导干部提高素质与能力。高校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责任意识和团结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与能力,以推动高等学校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原万荣县委书记吉炳南1997年退休至今,始终没有改变亲民、爱民、为民服务的本色,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贴心人"。17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他说:"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党员就是要做人民群众的公仆"。朴实、真挚的公仆情怀,是他最耀眼的光芒,更是他最鲜明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以民为主”,“主权在民”;“以官为仆”,破除官贵民贱的封建陈腐观念必仆应具有服务精神,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牺牲一己之利;要以“天下为公”,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等方面阐述了孙中山先生的公仆思想。进而分析了别、中山先生的公仆思想在当时社会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团,揭示了孙中山先生公仆思想所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特别强调指出了孙中山先生的公仆思想对于执政党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和献身精神仍具有启迪和惜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宗 《金陵瞭望》2007,(9):10-11
3月8日,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告诫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3.
李锐 《南都学坛》2009,29(6):136-137
一、基层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但一些基层干部口头上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高高凌驾于群众之上,“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基层干部特权思想严重,对群众态度冷淡,粗暴野蛮;一些基层干部衙门作风严重,推诿扯皮,既直接影响工作,又严重影响党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吉文 《山西老年》2011,(5):14-15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坚守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杨善洲同志不仅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而且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吴黎宏 《中华魂》2008,(10):40-41
按理说,在现今社会,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摆"官架子"这种旧社会的坏习气,不应再有市场。但总有那么一些人,就是舍不得放下"官架子":有的办公条件讲究奢华,旧车、前任坐过的车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仆实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加强人民公仆意识,永葆人民公仆本色,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永葆公仆本色在于必须摆正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必须不断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必须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8.
列宁关于社会公仆的本质理论可从三个方面去考察:苏维埃政权的实质是新型专政和民主的统一,为工农群众服务是社会公仆的本质要求,工农群众参与国家管理是实现社会公仆本质的具体步骤。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揭示了社会公仆的核心本质———人民当家做主。列宁关于社会公仆的本质理论对中国当代公仆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围绕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对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发展是硬道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的观念,必须强化"学习”、"阵地”、"素质”、"基层”的意识,必须做到要有"公仆本色”、"民主作风”、"富民责任”、"奉献精神”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围绕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对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发展是硬道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的观念,必须强化“学习”、“阵地”、“素质”、“基层”的意识,必须做到要有“公仆本色”、“民主作风”、“富民责任”、“奉献精神”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