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盛行饮茶,《茶经》的问世与茶道的形成,大为强化了原有茶文化的品位,不仅与茶本身相关的种茶、采茶、煮茶、饮茶、品茶具有技术、文化韵味,而且与茶间接相关的茶具,诸如茶瓯、茶托、茶釜、茶水等等也沾上了文化色彩,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并以跻身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林而著称于世.那么唐代茶文化的内涵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相似文献   

2.
(一) 唐宋时期是我国茶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那时候,饮茶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制茶业和茶的贸易也很发达,茶叶的生产和流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市贸易,宋比唐更为发达,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有茶的互市。茶的输出国外也比唐代有所增加。北宋李觏曾说:“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也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足见用茶之普遍。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茶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用茶、饮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根据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茶即茶也,说明大约在4600年前的神农就已经开始利用茶以解毒了,足见我国用茶历史之悠久。根据唐代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也足见我国饮茶历史之悠久。我国不仅用茶、饮茶历史悠久,而且饮茶区域之辽阔,饮茶人数之众多,饮茶文化之丰富,均可称为世界之最。尤其是绿茶,由于保留了大量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贸易交往中,茶马互市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商人视为利薮,竞相趋之。封建政府出于政治羁糜、稳固边防和搜括财税诸方面的意图,也极力垄断茶利,推行禁榷专卖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排斥,压制商人资本势力,至明代而登峰造极。朱元璋曾直言不讳地说:“夫物有至薄而用之则重者,茶是也。始于唐而盛于宋,至宋而其利博矣。前代非以此为专利,盖制戎狄之道,当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耳。我国榷茶,本资易马,以备国用。”明代“产茶之地,江南最多,皆无榷法,独于川陕,禁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落笔中国茶文化,进而对海南黎族地区茶之溯踪、茶之种类和茶业发展等加以论析。  相似文献   

6.
普陀山佛茶,又称普陀山云雾茶,产自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佛茶"香清可散净心中妄念,至味能悟得佛法妙谛",是普陀山千年文化的沉淀,是圣山禅门智慧的升华.茶随佛而来,伴佛而生,为参禅之辅,礼佛之备,也是世人品评的佳品."茶佛一味"、"茶禅一味".本文从普陀山佛茶与佛教的历史联系对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契丹人与茶     
契丹人与茶冯继钦茶是我国各族人民喜爱的饮料,相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茶的国家。早在汉宣帝时王褒《僮约》赋中就已谈到“烹茶尽具”,当时茶不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已成为流通的商品。至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以中国茶圣之称的陆羽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丰富经验,在公元...  相似文献   

8.
《全宋诗》册一二卷六八六页八○一八沈括诗句“黄金碾畔绿尘飞 ,碧玉瓯中翠涛起。”(《尝茶》、《学林新编》卷八 )。按 :此非沈括诗句 ,而为范仲淹诗中之句。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九 :“范文正《采茶歌》为天下传诵 ,蔡君谟暇日与希文聚话 ,君谟谓公曰 :‘公《采茶歌》脍炙士人之口久矣 ,有少意未完 ,盖公方气豪俊 ,失于思虑耳。’希文曰 :‘何以言之 ?’君谟曰 :‘公之句云 :黄金碾畔绿尘飞 ,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之绝品 ,其色甚白 ,翠绿乃茶之下者耳。’希文笑谢曰 :‘君善知茶者也 ,此中吾诗病也 ,君意何如 ?’君谟曰 :‘欲革公诗…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戏曲历史发展长河中,江西采茶戏充其量是个年青资浅的地方小戏剧种。但它隶属于茶文化范畴,形成于原始的“采茶劳作”和古朴的“茶灯歌舞”,从而使其具有深厚而邈远的文化底蕴。它和客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受着苏区文化的锤炼与薰陶。这一特殊的历史经历,造就了江西采茶戏与时俱进的当代品格,并促使其演剧结构发生质的新变。  相似文献   

10.
魏静 《兰州学刊》2013,(9):45-52
清初的茶马之制是清代茶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茶马之制主要实行于甘青之地,首先缘于军事需要,其次是增加地方税收.随着清初以来,军事战争的逐渐减少,茶马制度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如采取各种措施变销陈茶.太平天国运动后,甘肃的茶务因各种因素导致废弛,左宗棠是首先对甘肃茶务进行变革的地方总督,其改革的主要措施就是“以票代引”、“先课后引”等,随着茶务改革的不断推进,后任者针对存在的不足,又进行相应的完善,这些改革对恢复和振兴茶务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辛人 《家庭科技》2006,(7):34-35
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云:茶为万病之药。《神农本草》亦云:“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茶能祛病健身, 古人早已知晓。他们以茶叶为原料,制成各种茶菜,并视为珍品。早在春秋时期,就曾有过将茶叶制成菜肴来招待客人的记载,且被当时的上层人士所看重。唐宋以来,各种以茶为原料的茶点、茶菜更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2.
在花红柳绿的山乡,最动听的是采茶女那宛转的情歌?在苗青水亮的田野,最悦耳的是牧童那悠扬的笛声?不,是铜管乐,是那雄壮粗犷的管乐之声,激动你的心,扇起你的情,将你牢牢  相似文献   

13.
清代茶法研究历经百年,但其重要复杂内涵仍需开掘。清代茶法基本文献之一《清史稿·食货志·茶法》,对相关研究影响较大,但学界对其论述价值的认识尚不充分。利用前人少有关注的清国史馆《食货志·茶马》系列档案,可深入讨论清代国史对茶法的书写问题。《清史稿·食货志·茶法》承袭国史馆《茶马》档案而成,但重新定位了清代茶法。清国史馆《茶马》档案将茶马之政定位为安定边疆、充实战备的国计要政。《清史稿·食货志·茶法》的纂修处在茶叶成为商品,但民初华茶衰落的背景下,有史学经世之志的纂修官姚永朴,转而强调振兴茶业的民族商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陆羽《茶经》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羽既是唐代“吴中诗派”的重要成员 ,又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茶圣”。他的《茶经》既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巨著 ,也是在中国茶学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将茶学精神与美学精神相结合的重要历史文献 ,具有开创性、转折性和示范性的意义 ,在茶文化的研究中极具价值。陆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首先明确地将食用茶转变为饮用茶 ,从而也将食茶的实用性转变为品茶的审美性 ,并进而从审美角度论述了品茶过程中色、香、味、形等方面的具体形态 ;他在煮茶之水、饮茶之度、烹茶之火等方面又较突出地体现出了传统的“中和之美”的观念。毫无疑问 ,这一切都与他诗人与茶学家的双重身份有关。  相似文献   

15.
茶的基本属性茶性总的来说,茶性是偏寒凉的,但不同的茶,其性味是不一样的。不发酵的绿茶是寒凉的,发酵的红茶是温性的,而乌龙茶与普洱茶介于两者之间。功效提神、清目、利尿、清热消暑、解酒、消食、生津止渴、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体质按中医的说法,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寒性体质的人怕冷,热性体质的人怕热。女性、老人寒性体质的较多,青壮年热性体质的较多。  相似文献   

16.
今天“文化”、“文学”字样滥用已极,如酒文化,使酒可称文化,则以酒亡国之商纣,岂不可称为文化哲人,“酒诰”为妄作矣。茶可称茶文化,实则陆羽“茶经”,亦仅为文人韵事之一,何文化之有?东瀛有“茶道”与“书道”并列,  相似文献   

17.
清中叶以来,徽州各县及其毗邻浙赣两省交界区域所产茶叶,大部在屯溪集散。茶季的屯溪街,茶号、茶庄、茶行林立,茶叶加工精制与运销贸易均盛极一时,“屯绿”名茶亦应运而生,饮誉海内外。至清末民初,为“屯绿”外销之鼎盛时期.屯溪也因茶业兴盛而赢得“茶城”之誉。  相似文献   

18.
神宗熙宁七年,北宋政府为了便于"买茶博马",开始禁榷川茶,在川陕地区设置茶事机构和茶事官,并逐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茶事官考核制度.无论是茶场司的提举官及其属官、诸买卖茶场的专职监当官及产茶州县的兼职之官,还是搬运茶货的押纲官,针对他们各自岗位特点,都制定了标准、内容各不相同的考核条令.这一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对川陕地区茶马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促使一些茶事官贪功急利,为了邀功请赏,往往加重对广大茶园户的苛剥.  相似文献   

19.
正震泽古镇位于江苏苏州吴江西南,毗邻浙江,素有吴江"西大门"之称,古时此地被唤作"吴头越尾"。去震泽,可以吃上一道别出心裁的地方特色——震泽四碗茶,这是土生土长的震泽人招待贵宾必喝的一道茶。震泽的四碗茶,分别盛在4个瓷碗里,看着像4道精致的点心,连喝茶也讲究严格的次序:第一道是水潽鸡蛋茶。以前专门用来招待刚上门的"毛脚女婿"或"毛脚媳妇",选两个土鸡蛋,含"成双成对"之  相似文献   

20.
唐宋茶道,萌芽于魏晋六朝,成于唐中叶,盛于宋代。在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方面,唐宋时期逐渐形成和建立了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唐宋时期,茶道大行,究其原因,社会经济条件是其物质基础,茶之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发现及养生理念促进了茶道嬗变,唐宋文人的品格特征引导茶道发展,饮食文化的贵族化特征使茶道趋于精致。在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的影响下,唐宋大行茶道的出现绝非历史的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