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夏语动词的形态,包括体、态、式、趋向、人称和数等范畴,它们多是通过缀接在动词前面或后面的附加成分来表现的。此外,有的学者认为西夏语动词还具有时间范畴。本文不拟系统地叙述西夏语动词的形态,只想就时间范畴的有无谈谈自己的管见。 前苏联的西夏学学者苏敏博士在其巨著《西夏语语法》中提出,西夏语动词有现在时将来时,远过去时和过去时,其表现方式是  相似文献   

2.
前言 达斡尔语属于粘着类型语言。由于达斡尔语中既和蒙古语族诸语言,特别是蒙古语有许多相同的语言成分和特征,又和满——通古斯语族诸语言有某些同源成分或语词借用,因此,关于达斡尔语的系属问题,过去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达斡尔语是蒙古语族的一种语言或蒙古语方言,也有人主张达斡尔语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经过几十年来的中外学者不断研究,尤其是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国语言学工作者对于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英语中,虚拟语气是一种特殊的动词形式,用来表示说话人所表示的愿望、请求、建议、命令,或对事实的推测、假设、想象。有的语法学家把这种语气称为带有推测意义的想象语气。在直陈语气中,动词的时态形式和其所指时间并非都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虚拟语气中动词的时态形式的特殊用法更为明显。这对于中国学生确实是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尤其是that从句中,虚拟动词形式和主句中直陈语气动词形式之间关系更加不容易理解,许多英语语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蒙古语诸方言和书面语中存在着等复合形式的动词,这是无可置疑的。一九六○年清格尔泰教授在《蒙古语动词》中最先把它称为名动词~2.一九六五年笔者在《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上曾发表过《蒙古语名动词》一文.当时还不知道蒙古语西部方言中是否有名动词.一九七四年到西北民族学院工作以后,西部方言中经常使用的名动词又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于是重审了《蒙古语名动词》.现试图再论蒙古语名动词,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一、什么叫名动词?按照现行蒙古语教材和蒙汉词典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在教授英语零起点的蒙古族大学生时,英语与蒙古语的分析对比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性。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之间根据两种语言的同异会产生学习的正负迁移现象。这样教学的意义在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利用逻辑推理的能力学习目的语。英语与蒙古语时态对比的结果显示:蒙古语共有三个时态,用英语来表达需要用十几个时态。而且没有一致的对应关系。蒙古语与英语在时态运用方面不同点多于相同点。因此两种语言的对比在蒙古族大学生学习、理解及运用英语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英语情态动词过去时形式是否有“时”的标记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通过反驳无时态论观点从而论证过去情态动词具有过去时态,并通过语义分析、示例用法,进一步阐述了情态动词在形与义都具有时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记叙文口语语篇为研究语料,分析动词情状体对学习者一般过去时时体变异的影响,可以发现学习者主要使用了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形式。学习者在使用一般过去时形式时更高频率地使用了达成动词和完结动词,其次是状态动词和活动动词;在四种情状体类型中使用一般过去时形式的正确率呈现出了从高到低即达成动词、完结动词、活动动词到状态动词的顺序。研究结果从共时层面支持了情状体优先假设中第一点内容的成立。  相似文献   

8.
英语谓语动词有多种时态变化,这些时态除了具有相对固定的用法外,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同时也具有一些变通替代的用法,它们使得语言更加简洁,精炼,在以过去时,现在对,完成时等时态替代将来时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和书面语记叙文,本文考察了时间状语与一般过去时标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虽然口语中一般过去时的标记比例明显低于书面语,但是不管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使用时间状语时限定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标记比例均高于没有使用时间状语时限定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标记比例,说明时间状语的使用对学习者标记一般过去时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使用位置型时间状语和次序型时间状语对一般过去时标记具有促进作用,而使用定量型时间状语对一般过去时标记具有阻碍作用.以上结果说明不同的语域会影响一般过去时的使用,但是不会影响时间状语的使用对一般过去时标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蒙汉语使动句句义结构都由使役+施事+受事+谓词四个成分构成。但它的句法结构形式有差异:蒙古语使动句只有一个动词谓语为核心构成,而汉语兼语式使动句由双动核结构构成;蒙古语使动态语缀是使动句的形式标志,是强制性的,而汉语与此对应施事者前出现"让、使、派、叫、请"等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此外,还有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后加上一些动态助词带上宾语表示致使意义。汉语语序手段决定兼语型使动句式的构成,而蒙古语的附加成分法决定带施事宾语的使动句的构成。在汉语中表示致使意义的句式繁杂,分布于兼语句、"把"字句、连动句等不同句法框架内,然而在蒙古语表达中这一切统统都可以用带使动态标志的使动句对应表达。  相似文献   

11.
英语常用时态的意义和区别可以通过图示直观表示。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体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时间参照点,而现在完成体和过去完成体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存在不同的时间参照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当代东裕固语和现代蒙古语基本核心词之比较”、“现、当代东裕固语的语音存古性及与《蒙古秘史》之互证”两方面,辨析现代东裕固语和当代东裕固语的历时音变过程,并与现代蒙古语进行语音对应比较,从中排列它们之间音变的先后顺序,得出了现代蒙古语是蒙古语族中音变最快、音节缩略最严重的语言,而当代东裕固语是既存古又创新的语言等结论,从而为阿尔泰语系构拟和蒙古语族史研究提供参照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8,(7):68-75
一、认识高考1、考纲要求掌握动词的基本形式:现在时、过去时、过去分词、现在分词;行为动词的及物性和不及物性;连系动词;助动词;动词的八种时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常用动词的词义和动词短语。2、重点提示动词时态中的进行时和完成时,特别是特定语境中的时态和语态;近义动词及近义动词短语的辨析。  相似文献   

14.
蒙古语多义动词各义类均包括较大的词汇量;动词中的常用词最容易分化成多义词;动词义在相同、相近义类内易于分化成多义词;动词远距离义类之间不易产生分化;蒙古语多义动词的意义分化具有独立性,意义分化一般不会跨词类。  相似文献   

15.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不可缺一的条件。作为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任何语言都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但不同语言在时空性特质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些语言偏重于时间性表达,而有些则侧重于空间性表达。本文借用与汉语、英语的对比和比较,揭示祖鲁语侧重于时间性表达。首先,在祖鲁语中动词是构词和构句的基础和中心,动词性词根是基础,大量名词由动词派生而来,构句时各种语法意义均附着于动词,形成动词核心体。其次,时态是祖鲁语中非常重要的语法范畴,不但种类丰富,而且具有强制性。再次,祖鲁语中存在一类表示事件之间时间关系的助动词。这些语法特征都说明祖鲁语更侧重于时间性表达。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5本食品科技类SCI高影响因子期刊中随机抽取75篇论文摘要,对其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在语篇结构方面,食品科技语篇摘要的语步依其基本顺序逐一呈现;所有摘要都包含结果语步,其次为方法、结论、目的和背景语步。在语言特点方面,情态动词、被动语态、动词时态和人称代词的语步分布有所不同,并在使用频率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本论文通过对食品科技语篇摘要的描述性分析,力求发掘食品科技语篇的建构方法,也为解释科技语篇的建构模式提供理据性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时态不仅是语法范畴的研究范围,而且也是语用学中指示用法的一种表现,在没有具体时阎标记的情况下,时态的选用实际上是反映了说话人对该时间事件的心理距离。现在时拉近说话者对动词表示事件的心理距离,过去时则扩大这种距离。  相似文献   

18.
祈使句中包含了一个衰变的时态和限定特征,它指称的是一个类似于非限定性的将来时态。过去时态和情态动词无法出现在祈使句当中是由于其内在的语义制约。祈使句中主语的主格特征和时态特征没有必然关联。祈使旬的语义和语用制约使得其[+Tense]和[+Finite]特征无法得到凸显,并逐渐演变为无任何时态和限定标示语的衰变特征。  相似文献   

19.
撒拉语祈使式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如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一人称复数排除式以及第三人称单、复数形式没有差别。第一人称复数有排除式(我们)与包括式(咱们)之分。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动词祈使式的来源直接相关:撒拉语保留着远古突厥语的一些形态,如撒拉语动词祈使式没有表人称的词缀。撒拉语身处多种语言接触环境,受非亲属语言的影响,吸收了蒙古语、汉语的一些成分。撒拉语还保存了同属乌古斯语组语言的土库曼语、土耳其语的某些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0.
汉语和维语既不是同语系,也不是同语族,它们的动词比较起来是困难的。从语法学的观点来看,汉语的动词没有象维语动词那样时态的变化,但这并不等于说,汉语就无法表示动作的“时”和“态”。那么,汉语是怎样表示的呢?与维语动词的时态有什么相应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内容。我们试图用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例来说明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