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义和团组织,流派复杂,源远流长。仅山东义和团组织就有大刀会、神拳、义和拳等秘密会社;而这些组织,都和历史上的白莲教的八卦教有关。历史上山东的秘密会社名目繁多,但大都是属于白莲教系统。白莲教在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在山东曾经发动过多次的起义,如:永乐年间山东鱼台唐赛儿的起义,明末山东巨野王好贤和徐鸿儒的起义等。清朝初年,白莲教在北方的一大支派——八卦教在山东逐  相似文献   

2.
关文发教授花费近八年的心血,潜心研究嘉庆,终于向世人推出近四十八万字的《嘉庆帝传》。该书诈为大型清史丛书《清帝列传》之一种,由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在清朝诸奋中,嘉庆带可以说是最不引人注目的皇帝之一,其先辈有康雍乾盛世三道耀眼的光环,吸引了学人与世人的注意。其后则是外国殖民者的炮火,轰开了古老中华帝国封闭的大门,沿朝由盛而衰,嘉庆帝则承上启下。于是这个生来就不大显眼的十五河哥,当了皇帝后也没有其先祖们的文治武功,而死后又被人忽视的嘉庆皇帝,只是当后人谈及白莲教起义和天理教起义,追究清朝中表…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发生剧烈动荡期间,寨堡成为川陕楚交边山区民众躲避战乱、自保身家之重要依托。明清时期,川陕楚交边山区的寨堡大概经历了明末清初、嘉庆白莲教战乱、咸同年间等三次修建利用高潮。尤其嘉庆白莲教起义期间,山区几乎"处处有之",许多州县"数以百计"。不仅覆盖地域广,而且作用显著。寨堡在川陕楚交边山区存在的名与实、多类型及避乱与御敌的功能差异显著;制度因素与环境因素、民间传统与官府的倡督等相互纠结,皆与寨堡兴衰有不同程度的关联,难以简单化定论。  相似文献   

4.
义和团运动期间,当时任清朝政府吴桥县令的劳乃宣,刊布了《义和拳教门源流考》一书,认为义和团的前身义和拳,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并直接出于一八一三年曾发动过起义的八卦教(天理教)中的离卦教。这个结论,此后为一般著作所接受。我认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义和拳不但不是白莲教的支派,而且两者之间是敌对的。从《金乡纪事》看义和拳与白莲教是两个敌对的组织《金乡纪事》三卷,阳湖吴增礼石录。所录是他在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年)在山东金乡县镇压八卦教起义的经过,以及有关的文告、禀帖、书信等。书中也涉及到了义和拳。《金乡纪事》所记关于义和拳的史料,共五条: (一) “兹据查,有贾家楼民人王普仁,的系卑县地方传教首犯。……拿获王普仁到案。讯据供认原籍城武,寄居卑县,并曾教拳,并不传教。”(二,《通禀》)  相似文献   

5.
王妍 《天府新论》2012,(1):140-144
清代巴县团练是伴随着白莲教起义,由官方督导在城乡社会兴起的以军事防御目的为主的基层组织。它并没有随着白莲教起义的平定而停办,而是从战时防范自卫的"异态"组织,转变为平时基层管理的"常态"组织,活跃于乡村生活的各个领域。清中期巴县团练的角色转变,正源于乡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即当地实际生活的需要、乡里关系的特点和乡民的主观意愿,展现了我国自古有之的"相保相受"、"相及相共"的乡里风貌。  相似文献   

6.
明末天启二年(1622)夏,山东爆发了徐鸿儒领导的闻香教(白莲教支派)起义。本文对这次起义的两点史实做一初步考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清嘉庆年间,四川的封建士大夫石香居士在《戡靖教匪述编》卷十一记载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军于嘉庆元年腊月攻占四川开县临江时,写道: “……(临江)市素饶裕,百货具备,且有优伶两部在焉。时福岁除,(王)三槐取伶人箱中通天冠并蟒玉服之,而令诸优串戏庆除夕。嗣徐天德、樊人杰诸逆大会于临江市,歌舞酣饮数昼夜……”这是一段有关清代中叶川剧与农民起义军关系的重要史料。嘉庆元年(一七九六年),爆发了蔓延五省(川、楚、陕、豫、甘)、转战九年的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大起义。饥民们用剑与火剥掉了统治者极为美化的“乾嘉盛世”的假象,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这次起义,发难于湖北,相持搏斗的主要战场则在四川,著名的起义军首领有王聪儿、徐天德、冉天元等。上面引用的史料,为我们探讨川剧历史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魏源所处的历史时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十九世纪的中国,内忧外患复杂多变。乾隆末年孕育的各种社会矛盾,在嘉庆一朝充分展露,相继爆发了白莲教、回民等规模大、影响深的民众起义。道光末年,洪秀全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几被推翻。外国资本主义看中了中国的广阔市场,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他必然会用尽办法敲开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从鸦片贸易白银大量外流到抵御侵略失败,直至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大厦风雨飘摇,侵略势力张牙舞爪,清朝统治面临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清朝中衰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以白莲教为主的农民起义与各种社会动乱交织一体。嘉庆年间浙闽粤沿海大股海盗的出现,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危机。在国内关于嘉庆时期海盗问题的研究中,闽浙方面的蔡牵匪股曾有人作过探讨,①但广东方面郑一、郑一嫂、张保仔等大股海盗的活动却被人...  相似文献   

10.
1926年12月爆发的顺沪起义,是四川地方党组织具体领导的、我党历史上最早的武装起义之一。顺沪起义的规模和影响虽不及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但它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四川地方军队中领导策动的一次军事暴动,是我党领导武装起义的次较早的尝试。作为四川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的吴玉章,自始至终支持和关注着起义的爆发和进行,尢其是起义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更是起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11.
纵观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农民起义,虽然轰轰烈烈,但大多最后总不免于失败。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起义领导人不能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知识分子。单纯的农民军由于缺乏大量的知识分子参加,往往形成武强文弱的局面。由于没有很好的参谋人员,政治上缺乏远见,不能解决当时社会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致使政治上、军事上屡犯  相似文献   

12.
江田祥 《江汉论坛》2007,6(6):106-110
本文以鄂西南来凤县为中心,探究清乾嘉之际客民、地方社会与白莲教空间扩散的关系.在清乾隆后期白莲教自鄂西南扩散至湘西、贵州地区的过程中, "流动性"的客民生计方式是白莲教得以超越地方、远距离向外扩散的重要原因,也是白莲教在数省间形成松散的宗教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明万历年间,山东爆发了以徐鸿儒为首的白莲教起义。徐鸿儒在郓城举起造反大旗,攻下巨野,乘胜挥戈东进,横渡运河,攻占邹县、滕县,队伍迅速发展到数万人。义军还占领了运河沿岸要津,威胁漕运。明王朝急忙调集天津、保定官兵,配合山东巡抚进行镇压。由于叛徒出卖,徐被捕牺牲。余部坚持到第二年。徐鸿儒起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中叶,爆发在黄淮平原上的“捻”义军起义,先后长达十数年,纵横十数省。太平天国失败后(一八六四年),这支义军仍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继续擎起抗清大旗,又苦战了四年,给清王朝沉重打击。 解放后,我国史学界对“捻”的研究,做出了不少成绩,但也仍存在一些悬而末决的问题。如“捻”和白莲教的关系问题,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捻党  相似文献   

15.
方诗铭先生在他的《义和拳(团)与白莲教是两个‘势同仇火’的组织》一文中,把义和团对白莲教的镇压当做其论据之一,认为“义和团在行动上,也公开与白莲教为敌”.笔者对此看法持异议.众所周知,白莲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秘密宗教,从元末到明末,不止一次地组织过农民起义.所以,早在顺治十三年就曾下令禁止“无为白莲闻香等教”.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则更是把白莲教视为洪水猛兽.这样,到义和团运动爆发前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白莲教便成了一切“邪教”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狄鸿旭 《理论界》2014,(4):125-127
嘉庆朝白莲教起事期间,湖北基层社会士绅率众登陴,积极堵剿白莲教军,担负起了地方社会的守望相助之责,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安定团结。在保卫乡里的过程中,士绅参与下的湖北基层社会地方防御系统初步完成,在这些过程中,士绅控制基层社会的权利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在身份上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向地方精英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洪秀全不仅是我国十九世纪中叶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革命领袖,而且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我们知道,洪秀全处于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中国社会内部已在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而西方资本主义已开始侵入我国的时代。当时洪秀全所居住的两广地区,又是在经济上最先进,并与西方资本主义接触最早、最广、所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同时,在当时社会内部已充满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汉族为首的各族人民不断起义反抗清朝的统治阶级,民族双重压迫,其中以白莲教起义和天理教起义对清朝统治  相似文献   

18.
姚莹的边疆史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 《兰州学刊》2000,(1):61-63
姚莹(1785年~1852年),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如。安徽桐城人。嘉庆进士。姚莹一生为官四十余年,初任平和、龙溪知县,后调台湾署海防,噶玛兰同知,累迁两淮监掣同知、护盐运使。道光十八年,擢台湾兵备道。道光二十一年秋,与台湾总兵达洪阿一起抵抗英军的侵犯,取得了很大胜利。鸦片战争议和成,姚莹被总督怡良诬以妄杀敌俘,逮问。后以同知直隶州发往四川效用。咸丰初,任广西按察使,命参大学士赛尚阿军事,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一、“喋血饮恨为此书,冀雪中国之耻”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使风雨飘摇的中…  相似文献   

19.
吴晗根据"明王出世"口号认为元末白莲教起义为明教起义;杨讷认为"明王"是净土宗之阿弥陀佛别号,与明教无关;王见川认为此口号来源于宋元时代佛教异端之金刚禅。以上观点皆有失当之处。"明王"及"明王出世"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不足为明教之证。相对于明教信仰,佛教密宗及孔雀明王信仰在汉地的传播以及在民间的渗透更为广泛,并在元代切实地渗入到白莲教中。藏密中阿弥陀佛形象与汉地之孔雀明王形象颇有类似之处,从其教理上言,孔雀明王可看作阿弥陀佛之化身示现。故"明王出世"实为密宗之孔雀明王出世,大明国号亦来源于此。且"大明"之号见于《易》与《诗》,同时朱明应祝融之瑞,故为新朝不二人选。  相似文献   

20.
五十年代,我曾参加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捻军调查组到皖北的涡阳、蒙城、毫县一带,作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查。回来以后,写了篇《捻军起义前的活动》(以下简称“前文”),谈到“捻”与白莲教的关系,对江地同志在《论捻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