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国的英语词典编纂史源远流长,其传统特色为在语音、拼写、语意和语法上比较正规和传统;语言学性较强;成语、习语、词组和固定用语搭配较丰富;编排紧凑;学习词典占主体.美国的英语词典主要是在19世纪上半叶发展起来的,其传统特色主要表现为在语音、拼写、语意和语法上简便易懂;百科性强;同义词与反义词对比性突出;用非国际性音标标注;合成词及动词词组被另立词条;图表丰富多彩;附加信息量大;大学词典为主导.  相似文献   

2.
从英语词汇学、语义学及语料库语言学等多种角度对2013年5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用法词典》进行评介,同时还就某些方面将其与国外相关著名英语词典相比较.结果显示,该词典是一部内容翔实、实用性强、例证丰富而真实、编纂特色鲜明、学术水准很高的英语学习工具书.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行为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所用词典数量、常用词典类别、词典使用目的、词典使用技能等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商务英语学习中英语词典参与度不够高,词典类别和使用目的比较单一,词典使用技能比较薄弱,英语词典的重要性和使用技能培训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詹姆斯·默里的《牛津英语词典》在英语词典编纂史起着重要作用,是按照历史主义原则编纂的。本文将探讨词典编纂的历史主义原则。历史主义原则的来源,《牛津英语词典》中体现出来的历史主义原则,并探讨这一原则对现代词典编纂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词典编纂历史、传统和现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历史溯源与分类描写的方法,本文对美国通用型语文词典的编纂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考察.从发展阶段看,美国语文词典编纂经历了奉英国编纂出版的英语词典为权威——自主研编本土化的美语词典——大学词典地位的确立以及对英语词典编纂世界的影响——外向型美语学习词典的初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英语词典就是汇集英语的词汇,并标注读音,介绍用法,且按一定顺序编排,以供检索之用的工具书。广义而言,英语词典应包括英国、美国,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南非等国的英语词典。所有这些词典除收录一般通用的英语词汇外,还汇集了一定数量的,当地特有的词汇和用法,便于读者阅读这些国家的英语读物。鉴于美国和英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及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全球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本文只论及英国和美国的英语词典之历史、种类、选择和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举例说明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用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变异理论、语言功能理论和语境理论,探析了《美国英语词典》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了某省3所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就其英语词典使用情况和英语学习的成绩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软件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者发现词典使用习惯、使用频率等情况与使用者的英语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各种关联。通过对学习效果较好的词典使用者的英语词典使用习惯进行分析,提出了语言学习中科学合理的英语词典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英语词典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词汇习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但在实际教学中,学习者普遍没有良好的使用英语词典的习惯,同时教师对于充分利用英语词典在培养英语学习策略中的作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词典使用研究开始受到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者的关注。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是词典使用研究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牛津英语词典》中汉语借词的数量,众说纷纭,莫衰一是.以国外学者Isabel de laCruz-Cabanillas和Helena Jurieová的研究为基础,结合自己检索的语料,对《牛津英语词典》中汉语借词的数量进行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官方“245说”,指的是严格意义上的汉源音译词;国内“1000说”,较为流行,但都是主观臆测,表达借词的概念也最为宽泛.遗憾的是,两者均未提供具体的借词词表.为便于今后研究,笔者整理翻译出一个“394说”词表,以补阙如.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