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了我国社会发展所涉及的各种重大问题,形成了由一系列发展理论所构成的系统、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把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 ,毛泽东基于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正确认识 ,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但是 ,建国以后 ,在新中国应不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问题上 ,党内却发生了分歧 ,由最初的肯定变为否定 ,并且在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阶段急于求成 ,盲目追求单一的公有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基于对近代以来整个中国国情的长期探索和正确认识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方面吸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来的全部积极成果 ,一方面纠正了企图超越历史阶段的“左”的错误 ,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康凤云 《江汉论坛》2004,2(3):40-44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体系、逻辑结构、主要特点和理论特色。在已有的研究中,对此虽然有所涉及,但是,并未进行专门的、重点的讨论,因而就不能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条件和思想来源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予以理论体系的定位,讨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其他重要的系列问题也就缺乏逻辑起点和厚重感。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提供了思想养料,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源头活水;邓小平科学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依此判断中国社会的现代走向和历史方位,这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折和当代世界发展的浪潮,紧扣时代主题解证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这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发展的道路、发展的战略、发展的动力、发展的保障等作出了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并形成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重任的科学理论,也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 《学术论坛》2005,2(3):1-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洞察世界发展,立足中国国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现代化目标进行立体架构与设计,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我们要坚持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理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在理论上是对社会主义特征论的超越 ,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江泽民先后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紧跟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既超越了西方发展观的偏差又突破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旗帜。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是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来实现的 ,其价值目标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发展论的建构中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这一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阶段 ,从而成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稳定观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稳定观包含一个重要的哲学原理,就是如何看待矛盾的统一、同一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作用。邓小平提出了一个观点: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才能前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任何矛盾的解决都必须服从安定团结的大局。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邓小平辩证稳定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从毛泽东首先提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到邓小平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江泽民提出各项事业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模式,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论实现了在发展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新的发展模式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支柱性命题.在这一政治哲学视野中,邓小平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的使命就是实现对政治解放的超越,尤其是追寻超越政治解放在当代中国的特殊路径.把握邓小平的这一政治主旨,首先要建树这样的观点在当代世界,政治解放并没有造就历史的终结,政治社会并没有在形式平等中"热寂".同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把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善于利用政治解放的文明成果积累超越政治解放的社会历史条件.这就使邓小平的政治理论在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史上开始了一次范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蒋传光 《江淮论坛》2011,(4):93-10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视宪法在争取人民民主权利中的作用,形成了丰富的宪政思想;邓小平在对毛泽东宪政思想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对当代中国宪政理论作出了贡献;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中共十六大以来,在全面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宪政思想的基础上,对我国宪政体制的各个方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新的探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思想更加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贡献熊述碧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兴衰安危的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一方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并取得了伟大成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民族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14.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 ,并把它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及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和重要保证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有关这方面的重要思想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作出的一个新的科学判断。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未来社会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等方面提出过许多富有卓识的思想 ,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他们都未能对这一问题作出集中的论述和全面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 ,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这就是必须坚持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稳定压倒一切 ,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和各种刑事犯罪 ,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具有理论的完整性、时代的真实性和现实的指导性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全面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 ,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贡献可分别概括为1、艰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确立;2、继承与超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全面拓展和完备;3、新的思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局势,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一江泽民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首先集中体现在对邓小平理论体系九个方面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上。(一)在发展道路问题上,以邓小平论述为基础,提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应运而生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各方面尽快发展与整体协调发展相统一,坚持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开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容和民族形式,实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突破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初定的模式,第一次深刻探索了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次新的拓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新的综合,第一次系统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本文从若干角度和方面对马克思晚年的设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比较分析,揭示了邓小平站在时代高度继承、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科学社会王义的巨大意义,论证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 ,但忽视了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刘少奇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内涵 ,但无法将其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邓小平在扬弃中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并将之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