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12):61-65
奥克肖特认为,自由理性主义政治是新的统治者、新的统治阶级和新的政治社会无经验、无传统的政治;自由理性主义政治运用理性至上的思维方式来构建自由主义的永恒的政治原则;自由理性主义政治力图提供人类最理想的政府组织形式方案,自由理性主义政治深深地影响了17世纪以后的社会历史运动。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人类理性的崇高的事业,然而,我们的哲学对于理性与理性主义的探讨却是很不够的。传统教科书往往把理性范畴限定在狭义的认识论领域,只将之视作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加以探讨,由此忽视了理性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样,对于理性主义这一哲学立场或文化传统,人们也只是在它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和对比中加以把握,而未能充分展示理性主义的不同历史形态以及蕴含在这些形态中的人类理性的进步。实际上,在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并非存在绝然的、僵硬的对立。例如,古希腊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柏拉图理念论中的“善”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中作为万物运动“第一原因”的纯粹的形式,“不动的原动者”都开启了理性主义界向非理性主义神创论之路。在现代哲学中,人们习惯于  相似文献   

3.
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性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主义是现代性的最基本原则,由理性主义衍生出现代社会的基本架构,即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的分离;现代人内在的知识冲动和精神冲动,即对本真性的追求;社会实践中的政治冲动,即追求人类的解放、自由和平等.理性主义及其衍生出的这些内容在构建西方现代社会中造成了现代性的危机,最本质的表现为道德和文化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理性主义存在的三种状况是问题产生的最深层原因,这三种状况分别为理性的有限性、理性发展的偏差、理性的僭越.  相似文献   

4.
论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本期起,本刊增加页码,愿新的版面能为广大读者带来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新年之始,我们开始推出文化哲学研究栏目,邀集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学者从哲学、文学、科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大视角对人类精神做回顾与前瞻,做广义的文化哲学的透视,力图揭示世纪之交人类精神演化的新态势、新发展和新突破,以迎接人类精神和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5.
一、科学副作用的显露人类正在走向21世纪,新的时代浪潮奔涌而来,作为整体的人类文化开始多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裂变、改革和重组,一场新的文化运动在国际社会中蓬勃兴起。几百年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连同它的机械性和平面性,将被科学精神无情地冲垮。随之而来的则是新型的立体性的电信文化。处在转折时期的人类,它的文化和科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涨落。科学的高速发展与文化的落后状态,形成了巨大的时空反差.人们普遍认为,严重的社会变态和道德因境加速度地促使着传统文化的没落。科学正在使人类文化发生转换.然而,这只是人类社…  相似文献   

6.
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邹广文 《求是学刊》2001,28(3):19-26
进入 2 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转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将会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由此在价值和现实层面将产生一系列矛盾和价值冲突。这种冲突在文化价值层面主要表现为 :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 ;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 ;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冲突。而从文化现实层面考察 ,其冲突则表现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三种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追求的文化群体之间。它们既有矛盾冲突 ,又有融合借鉴。在这一表现过程中 ,中国文化亦将在新的价值层面开始新的整合 ,这也将是今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7.
郭景萍 《学术交流》2006,(2):131-135
曼海姆指出,现代西方社会危机根源于理性与非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失调,主要表现在:人类控制非理性能力发展的不均衡与分配的不平等;工业社会的功能理性导致实质理性的丧失;大众政治的非理性对现代民主的威胁;个人和社会处在一种“有组织的不安全”状态。曼海姆基于批判理性主义的立场,试图通过弘扬教育、实施民主、制定计划,来重建一种理性与情感协调的社会,以解决社会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申东辉 《探求》2000,(2):59-60
世纪之交,全球经济、政治、文化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将成为对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信息化浪潮正以其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也为新世纪的管理创新活动提供了原动力。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模式层出不穷,尤其在组织理论研究和管理手段发明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崇尚自然、重视环保、追求健康是人类社会发展新阶段体现“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原则的新时尚,这一切都标志着管理理论已进入了人境关系系统论的新阶段,关于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和非理性主义的文…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人类精神运动,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哲学运动存在激进的、批判的和建设性的三个维度,它们共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消解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对立的倾向,在思维方式上引发了一场“后/反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理论特征;最后着重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滥觞和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转向两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强调在发展中的中国进行深度文化启蒙,建构现代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0.
交往实践观研究:对话历程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平 《求是学刊》2000,(3):13-17
世纪之交,回顾20年来我国哲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展望21世纪的哲学走向,学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为什么“交往”和“交往实践观”研究浮出历史的地平线,成为哲学重要视界或主要趋向之一?作为这一研究的拓荒者之一,我曾经多次指出:其原因可以从全球与中国两者相关大变动所产生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来考察。这一相关性似构成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以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后工业文明为基础,全球正进入一个高度交往的社会(新全球化时代),多元共生主体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冲突将构成跨世纪的主题。作为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理论核心———交往实践观…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跨入本世纪的最后10年,伴随着20世纪帷幕的徐徐落下,人类将步入下一个世纪。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人类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和心态去创造未来和拥有未来?这也许是一个非常富有意义和魅力的话题。 寻求永恒的超越意识,这是人类的本性。这种超越意识无论是根源于人类“目的的未完成性”,还是根源于人类对自由的渴望,都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人作为历史的存在物,其创造意识和超越意识的形成,必然植根于其悠远的文化历史氛围之中,人作为主体其进步的标志与文化创造的历史进程是相互…  相似文献   

12.
鲁枢元 《阅江学刊》2010,(4):143-148
在空间上,桃花源是一个封闭自守、绝不与外交通的世界;在时间上,桃花源中的时间如果不说是停滞的,也该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桃花源正是由于守护了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才成了与外面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将莫尔、培根们的"乌托邦"对照陶渊明的"桃花源",莫尔、培根的社会理想尽管各有侧重,但都是建立在柏拉图的《理想国》的理性主义传统之中的;陶渊明的桃花源则是建立在老庄哲学的社会理想之中的,如果还要将其称为乌托邦,那么西方莫尔、培根的社会理想是一种"光明的"、"进取的"的乌托邦,东方陶渊明的桃花源则是一种"幽晦的"、"退隐的"古典的乌托邦。20世纪以来日渐强化的"反乌托邦"运动以挖苦、嘲弄、批判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启蒙主义乌托邦的"反拨",却有意无意地表达了对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深切关怀。陶渊明的古典乌托邦思想在当今地球人类面临的生态时代,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及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因果系列从比较一般的现象出发,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些从它们之中产生出来的逐渐复杂和特殊的现象。这就是在自然科学中一直进化发展的、发挥统一作用和非常富有成效的对世界的理解。人类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知识越来越表现出知识统一的趋势。这种同一性根源于包括智力活动在内的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这一事实,这一事实必然导致文化相对主义的破产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最终整合。  相似文献   

14.
以理性梳理为视角,卢卡奇思想经历了从对理性的非理性主义批判到对非理性主义的理性批判,表征了其理性历程的转变与飞跃.卢卡奇深刻意识到人类的进步必须以理性原则来指导,应捍卫与坚守人类的理性精神,这对于中国现代化极具启示意义.即实现经济秩序的理性化、公民政治的理性化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性化,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理念论哲学:自然法是法律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清德 《社科纵横》2002,17(3):46-47
对理性的功能性解释兆始于苏格拉底 ,认为理性有对真理的终极诉求 ,法的追求就在于实现法的自然或观念正义。它是古希腊哲学人文主义兴起的契机 ,是西方理性主义长盛不衰的源流。柏拉图则将理性超功能化理解 ,认为理性是一种先验的定在 ,一方面肯定了理性对人的绝对意义和法律有对本身价值的追求 ,有了自然法与实在法的明显划分 ;另一方面 ,对人类行为作出了逻辑目的推论 ,走向了法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6.
金懿 《生存》2020,(3):0156-0156
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相关学习理念,符合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语文新闻教学中,项目学习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整合,丰富了新闻的学习资源;二是将新闻知识的教学转化为新闻知识的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从传统的课堂走向多形式课堂,保证学生学习新闻;第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索的方式来展现课堂的多智能。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哲学理性观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当代西方哲学,正在发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其中根本变化之一是哲学理性观的重建,哲学理性观不是作为人们活动主观根据的理性本身,它是对理性的明示、表达和概括,每一时代的哲学理性观都启示、导引、疏理着那个时代的人类理性乃至全部人类精神。因此,值此世纪之交,揭示当代西方哲学理性观重建的理论表现、哲学史根据和跨世纪意义,对于了解未来世纪人类精神走向、社会实践发展趋势和哲学理论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当代西方哲学理性观重建的理论表现 翻开6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哲学流派的代表著作,我们可以发现,象黑…  相似文献   

18.
李瑞昌 《浙江学刊》2008,(1):116-120
人类社会历经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正走向一个新的社会阶段,安全问题始终相伴左右.随着风险观念引入到安全管理之中,安全问题包含安全和安全感的主、客观两个维度,人类获得安全方式因知识基础的差异先后经历了安全科技论、安全工具论、安全管理论、安全民主论以及安全政治论等几个认识阶段.随着人类认识能力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明白人只能生活在有限安全的价值与事实之中,而制约绝对安全获得的恰恰是不确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传统文学艺术观念与现代派文学艺术观念分别以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丈勾其思想特征。首先对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两个概念作了规定,以是否肯定普遍确定性的存在作为它们的区别。本文还区分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类的抽象理性主义与康德、黑格尔一类的具体理性主义的区别,认为前者与模式化的古典主义文艺相一致,而后者与欧洲现实主义文艺的辉煌成就相一致。接着从本体论、实体、因果观念、时空观念、伦理观念几方面讨论了从理性主义到非理性主义的转变,并探讨了这些转变与现代派文艺观念的兴起之间的关系。最后将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传统文艺与现代派文艺作了概括比较,指出了它们的长处与短处。  相似文献   

20.
曲径  黄磊 《学术交流》2004,(2):81-84
网络经济的原子化单位不再是形形色色的商品,而是以陈述这个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新事物为其核心概念。网络世界中充分体现了后现代哲学的精神主旨:中心与平面化。垄断与自由的冲突,知识与资本的竞争,经济与文化之中的交融形成的社会褶皱及以往的经典经济学的经典定律均告失败。它充分地体现了人类的生命权利而非政治权利,标志着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新型的权利模式———控制权利的诞生,这将把整个人类组织成一个具有内稳态生命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